ISC定義:
以每個像素發光次數為基礎,確認亮度降低的程度(即灼傷)后,通過在相應像素單位的輸出信號上調整gain(即增益)值,把已長期使用弱化掉的畫質再修補一致的系統。(與歐麗安的防蝕傷技術相比,多了修補功能,因此ISC功能畫像與原來畫像效果基本一致)
屏體內部存儲器自動記憶每個像素發光次數及損耗情況,當開啟ISC功能時,系統會根據各像素點情況進行修補灼傷的像素點,把灼傷像素點修復到未灼傷時的狀態。

備注:ISC是針對已使用了最少1000小時以上,建議2000小時以上的灼傷圖案上使用。
ISM定義:
為防止產生灼傷現象,在一段時間(5-6分鐘)以上顯示不動(固定)的畫面時,采用亮度自動下降的方式,能夠防止產生灼傷。
現象:在一段時間輸入的顯示畫面沒有變化時,顯示的畫面會慢慢地變暗。這就是在運行ISM功能。
如果不需要使用此功能,通過I2C通訊,可把該功能關掉。
APL定義:
即平均圖像位準,整體屏幕亮度一致。
當執行APL通信協議后,各單元屏幕會自動調整其亮度值使拼接整屏亮度達到一致。連接方式采用“0”形環接,最長距離不超過5米,最佳距離為2.7米內。檢查APL正常工作的方法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