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最近被炒的火熱,從最近幾年IT技術發展來看,也很少有一種技術能夠像云計算這樣,在短短的兩年間就產生巨大的影響力。Google、亞馬遜、IBM和微軟等IT巨頭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推動云計算和產品的普及,一些學術活動迅速將云計算提上日程。而數碼視訊作為廣電行業最大的系統供應商,也同樣在云計算領域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和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即將推出云計算在廣電系統進行應用的產品和設備,特別是媒體資產管理存儲系統是云技術在廣電行業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技術。
一.“云計算”與媒資系統的關系
云計算這個名詞是借用了量子物理中的“電子云”(Electron Cloud),強調說明計算的彌漫性、無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會性特征。量子物理上有“電子云(electron cloud)”,在原子核周圍運動的電子不是一個經驗世界的軌道例如像天體一樣的運行軌道,而是彌漫空間的、云狀的存在,描述電子的運動不是牛頓經典力學而是一個概率分布的密度函數,用薛定諤波動方程來描述,特定的時間內粒子位于某個位置的概率有多大,這跟經典力學的提法完全不同。
電子云有概然性、彌漫性、同時性等特性,云計算可能的確是來自電子云的概念,因此,云技術應用于媒體資產管理是科技發展進步的產物,媒體資產管理是電視臺資源的存儲和運用,節目材料資源和節目資源是電視臺的寶貴財富和資源,是電視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財富。如何應用云技術來有效儲存、管理、利用這些媒體資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就是建立素材和節目資料庫,實現素材和節目資源的長期有效保存、科學管理、方便檢索與調用。云技術全面實現了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功能。
媒體資產管理功能大體可分為:建模中心、采集中心、編目中心、審查歸檔中心、數據處理中心、檢索下載中心和DTV擴展等,一套功能強大的媒體資產存儲管理系統包括節目的采集、制作、播出、儲存、管理、數字電視等多種業務,它的精確儲存和快速檢索與技術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二.廣電部門利用云技術的意義
在我國,云計算發展同樣非常迅猛,我國企業率先提出的“云安全”概念,在國際云計算領域獨樹一幟,開創了云安全解決方案的先河。但整體而言,我國的云計算發展,與國外成熟的云平臺相比,規模還很小,運作還不成熟,尚需國內企業進一步的探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廣電行業應用云計算平臺?
云計算可實現前端統一管理,其超強的計算能力、超大的存儲空間這些突出的優點,對于廣電行業數字電視業務的推進,具有重要的意義:
1.數據的高度可管、可控性
云計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數據管理中心,所有數據統一存儲在前端云服務器中。廣電運營商只需安排專業的服務器維護人員進行更新和保護,即可在前端實現所有數字電視業務的管理。在媒體資產管理中實現了節目的全方位和全功能的業務增值價值。
2.云技術設備投入成本最小化
在數字電視目前的運作方式中,不同地域、不同品牌的終端設備之間不具有良好的互通性,繁冗的系統集成及升級工作增加了運營維護的成本。使得廣電業務的推進需要付出超常的人力物力成本。這種情況下,云計算是廣電行業最好的選擇,云計算的超強計算能力可將終端設備的部分功能前移,從而可以將終端的設備要求降至最低。
3.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資源
云技術的應用可以減輕廣電行業在儲存、檢索節目素材等這些方面的繁重工作對人力資源的浪費,使儲存和管理工作始終在低成本中運行。
三.廣電部門如何使用“云技術”
“云計算”平臺可以有多種部署方式,對于廣電媒體而言,最常見的是“私有云”和“公有云”兩種方式,“私有云”即廣電媒體自行建設和擁有的“云計算”平臺,用戶使用臺內的局域網即可訪問,而“公有云”則是由相關廠商提供的“云計算”服務,通常需要通過廣域網訪問。
廣電媒體可以在臺內建立“私有云”,對現有IT系統進行整合,這是目前最值得關注和切實可行的方案,也可以租用“公有云”作為IT資源的補充:針對境外或者異地的分支機構,電視的租用“公有云”可能比購買實際設備更加方便經濟。
一方面,不論使用“公有云”還是“私有云”,我們都需要通過虛擬化技術將應用部署在“云”中,這也是其他行業使用“云計算”技術的通用做法,但另一方面,廣電行業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業務系統需要大量處理視音頻文件,而且廣電媒體擁有許多特殊硬件和專用設備,并不是所有的業務都適合被虛擬化,針對這一問題,我們簡單分析如下:
1.可以部署在“云”中的應用主要包括:
⑴高密度的數據計算應用,如轉碼、流媒體服務等;
⑵高頻度信息處理應用,如數據庫、應用服務器等;
⑶海量數據存儲應用,如基于“云架構”的存儲;
⑷普通工作站應用,如辦公、編目檢索、新聞稿件、簡單音視頻剪輯等。
2.需要傳統設備處理的業務主要包括:
⑴利用基帶信號進行處理的業務,如上載采集、演播室播出等;
⑵必須利用GPU處理的業務,如特技、字幕、圖文包裝、GPU轉碼等;
⑶數據吞吐量過高的業務,如多層高清編輯;
⑷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業務。

廣電業務部分云架構
因此,廣電媒體現有業務系統通過“云計算”平臺進行整合時,采用“部分云化”的架構是必然的選擇,具體來說,轉碼、網絡傳輸、媒資編目、流媒體分發等業務可以在“云”上實現,但傳統的上載采集、復雜編輯、圖文包裝、播出系統、演播室系統、信號監看等業務系統仍需采用獨立的工作站設備。對于部署在“云”中的媒資編目等應用,用戶可以使用計算機、手持移動設備等云通用終端設備隨時隨地進行訪問,獲得和本地工作站一樣的使用體驗。
四.利用云技術搭建廣電媒資系統-云媒資
“云媒資”即把云計算應用于廣播電視臺的媒資系統。云媒資具有傳統媒資所不具備的諸多優點,是媒資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1.云媒資的優勢[page]
圖1形象的展示了云媒資的優勢,可見,云媒資更容易構建各種媒資、更容易以“服務”的形態來提供媒資、更容易管理分配媒資系統資源、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在傳統的媒資系統之中,轉碼系統、編目系統等需要各自的專用硬件平臺,但在私有云擴展方式之下,在云媒資系統中,則可充分共享硬件平臺。另外,云媒資系統也可以提供無限的訪問:比如遠程無差異化訪問、用1個終端即可訪問各種應用。而且,“虛擬資源池”的特點使得云媒資系統可以快速部署。云媒資也可以提供可度量的服務,比如可以按照計算能力、存儲空間、網絡性能、租用時間來選擇虛擬資源。所以,總的說來媒資是比較適合采用云計算技術的廣電業務系統。

圖1 云媒資的優勢
2.云媒資的形態
分為“計算云”(私有云媒資)和“服務云”(媒資托管服務)兩種形態。
3.云媒資的建設模式
如圖2所示。云媒資的模塊是建立在以太網的基礎上來實現各個系統的傳輸與拓撲的。
目前而言,云媒資共有3種建設模式:面向廣電媒體的私有云媒資、面向集團應用的云媒資、面向公眾與企業的云媒資。面向廣電媒體的私有云媒資架構。

圖2 云媒資的拓撲
我們臺已經正在利用內部網搭建屬于自己的私有媒資,將自己錄制的節目與購買的節目上載到媒資系統,便于新聞工作者對素材進行檢索、調用、制作,以進一步提高新聞節目、自編節目的制作、播出水平。這只是利用云技術的冰山一角,隨著廣電私有云媒資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將在這基礎上建立公有廣電云媒資。
結束語:云技術和媒體資產管理系統不僅僅要解決媒體資產的儲存和利用問題,而且要在功能上和先進性、擴展性、科學性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媒體資產管理、儲存系統作為電視臺的一種資產,還必須要起到保值和增值作用,它不僅為電視臺提供了一個多媒體資料管理、儲存平臺,同時為多業務的開展提供了支持和發展空間,它可以云技術的支持和應用中,輕松實現媒體資源的共享、交互、再利用,并且實現電視臺的整體形象,提高各個電視臺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為廣電事業的發展與探索中做出重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期刊論文 云計算在廣電行業的應用簡述 - 廣播電視信息 - 2011(3)
2、期刊論文 "云計算"落地廣電 - 電視技術 - 2011, 35(8)
3、期刊論文 云計算在廈門廣電的探索及運用 - 廣播與電視技術 - 2011,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