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BIRTV 2013,又整理了一些IBC 2013的展前報道,覺得第二屏(或稱為伴侶屏)及其它屏的興起是當前廣電業最值得重視的現象之一。

像本月即將舉行的IBC上,許多公司將提供適應多屏環境的各種編碼解決方案,包括采用新的HEVC編解碼,而觀眾密切留意的是在這個新環境中創新的工作方式,尋找增強主屏觀看體驗,而不是降低/分散它的第二屏解決方案。
當前,一大重點是電視臺如何創建一種真正的跨媒體節目創作制作和分配方式,像BIRTV上大洋、新奧特和世紀睿科等公司展示的適應多平臺、多屏應用的全媒體采集、全媒體處理和全媒體播出等的概念,還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電視臺和廣告客戶是否應重視基于社交媒體的收視率調查。
本不想再啰嗦4K vs 3D,但要談現在和未來,這種關系還實在繞不過去。去年的IBC上,《阿凡達》導演卡梅隆曾預測3D和超高清之間的短兵相接,“我們有帶寬瓶頸,而如果我們開始轉向更高空間分辨率,則要以犧牲3D為代價。因此現在我聞到一絲火藥味。”時過一年,勝負已見分曉。3D服務或被取消(ESPN)或被擱置(BBC),而4K超高清正流行起來
在BIRTV上,本人采訪的公司都表示對4K已有技術儲備。雖然他們沒有詳述產品計劃,但從IBC報道知如EVS Sport將有4K版XT3制作服務器、草谷將對其Edius 7非編增加多層4K,而Gefen將推出不少4K連接產品等等。
IBC 2013有一場研討會“高質量辯論:我們確需超高清嗎?”可能引起熱烈反響。與此同時,有望2016年試播的日本NHK的Super Hi-Vision(8K超高清)也要再次在IBC演示,但對大部分電視臺和觀眾來說那是更遠的將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