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ER面向“金帆獎”舉行技術研討會
一年一度的“金帆獎”為提高節目技術質量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技術人員充分發揮他們對設備、儀器比較熟悉的特長,在參與節目制作過程中努力配合編導,為保證圖像技術質量默默地工作著。
廣電總局為了表彰這些“孺子牛”、鼓勵各臺領導重視技術質量,特意設立了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獎——金帆獎。
 |
LEADER是一個具有50年歷史的儀器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圖像質量的工作。是日本高清晰度電視研發、播出的骨干力量,曾參與過歷屆奧運會的高清晰度電視轉播工作。是目前日本、美國好萊塢等數字電影制作公司的首選合作伙伴,他們研發的高清晰度電視測量儀器已經是日本各大電視臺、各種系統中的關鍵設備之一。他們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理念:提高圖像質量要從源頭做起。為此他們積極參與“金帆獎”的活動,特意從日本派來三位專家和調來了常駐美國的LEADER技術顧問,在京舉行了面向金帆獎的技術研討會。為了多方面與中國的專家、技術骨干們近距離地接觸,會議分別(包括前往CCTV和北京電視臺)進行了四天。大家紛紛就如何提高圖像技術質量問題展開了充分的交流,來自美國的John Ineno先[v1]生曾經在CBS電視臺工作多年,他不僅介紹了美國情況,還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暢談了如何在拍攝時怎樣把好關的方方面面。他強調,攝像機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細調整。不僅是調白平衡、黑平衡,更重要的是伽瑪校正,要以人的膚色為準(具體做法是:在例行調整之后,再請一位膚色較好的小姐坐在攝像機前,進一步矯正、微調伽瑪)。他認為:越是先進的設備越要重視手動細調,調后的一段時間內可以使用幾次自動,但不能作為長久之計(如,ENG設備外出時因需搶新聞允許用自動白平衡)。我國的技術人員則認為:長期以來都是使用自動白平衡、伽瑪也很少去動。大部分攝像機都有出廠值存儲在里面,沒有必要再瞎調。來自日本的三位專家,特別是研發部主任 今村先生則強調:出廠值是“大路貨”,不是按照各國本土膚色進行特征值存儲的。很多攝像機菜單里都可以找到供本國自行調整的區域,仔細調整之后將其數據存儲在里面,那才是真正屬于本國的標準數據。到會的同行都覺得很受啟發,以前持“數字化后的圖像質量已經很好了、沒有再提高的余地了”觀點的同仁,也覺得“并非如此”了。會上還提到:高清晰度電視的拍攝更是“嬌氣”,不注意的話,連聚焦都不實。更不用說布景、道具要求都非常之高。而燈光的要求更是十分講究,否則畫面很難“出層次”達不到最佳效果。北京電視臺技術中心的王鵬高級工程師從自己拍攝高清的實踐出發頗為感慨,他認為:前期準備和仔細調整太重要了。如果LEADER能夠開發出一種調整聚焦的儀器來的話,他會第一個買。LEADER的工程師立即給他演示了運用現有儀器就能客觀地找到聚焦最佳點的方法,并從原理上做了解釋:拿一張多波群卡(見圖1)用攝像機拍它,從示波器上看波形,當聚焦不好時不僅波形不夠清晰,而且高端波形(5、6MHz)幅度也小。聚焦實了以后,高端幅度就上去了。因此,可以通過波形幅度的大小變化來確定聚焦虛實。這樣的調整原理從根本上解決了在平面上用肉眼分辨細節主觀因素太大,而改為由波形幅度高低來確定最佳值的方法就顯得輕而易舉了(反復調整聚焦環,取幅度最高時的位置)。當現場沒有“卡”可依時,特別是遠景調焦,就要找遠處景物的細節(如避雷針等),通過示波器取其(避雷針波形)幅度最高時的聚焦環位置即可。所以,若是研發“聚焦”儀器的話,恐怕在原理上是離不開它的。顯然,便攜式示波器的“基礎”也不可少了。“那么你們的便攜式示波器(LV5750)也會銷售的更好了”有人說道。大家哄堂而笑,現場始終洋溢著歡樂的氣氛、發言也總是那么的熱烈……直至四天之后,LEADER北京辦事處的首席代表松林先生率[v4]領技術人員又應廣西電視臺的邀請帶著儀器(LT 443D、LV 5750等)前往南寧參加了他們舉辦的“提高節目技術質量研討會”。
數字通道指標已不再影響圖像質量
數字時代提高圖像質量要從源頭做起的第二個理由是:數字通道指標已不再直接影響圖像質量。
過去,特別是模擬通道及其錄像帶大量使用的時期,視頻通道的指標對圖像質量的影響極大。為此,專門制訂了《電視視頻通道測試方法》和《電視中心播控系統維護規程》等國家及行業標準,對運行中的視頻通道指標進行限制。因為,模擬電視信號的質量與視頻通道的指標息息相關。測量了通道指標就等于得到了信號失真程度,圖像質量好壞一目了然。
如今,數字通道以及數字錄像帶上的信號已經全部數字化,檢測數字信號的唯一手段就是“眼圖”,而眼圖的幅度與A/D變換前的模擬信號幅度毫無關系(包括傳輸過程中眼圖的幅度變小)。從理論上講,只要數字信號不出現誤碼,通過D/A變換后的模擬信號不會出現任何失真(除非D/A變換器本身質量低劣)。因此,用傳統的方法比較信號質量是沒有意義的。即使是幅度,也因量化過程全都變成固定的編碼,所出現的幅度失真也全然不是由傳輸或錄制所造成。所以,數字時代并不強調信號質量,而是直接看圖像質量。那么,推宿上去就只有找信號的產生源頭——攝像機或字幕、特技以及三維動畫等信號源或發生器等在處理過程中如何使信號變壞的。
有關攝像機的正確使用前面已經有過討論,這里只有從字幕機、特技信號發生器等部位“找毛病”。
事實證明,字幕信號是使圖像信號產生色彩失真的幽靈之一。這還要從字幕信號產生原理說起:字幕信號來源于計算機字庫,作為鍵信號加到視頻信號中去。先進行摳像,將背景信號摳出黑底來,然后再將字(如果帶有顏色,圖例中為黃)作為字信號填充到背景的黑底中去。就在此時,如果不進行波形幅度監測的話,很可能就會出現非法信號,輕者造成顏色失真,重則使信號嚴重超幅,形成翻白過調幅。
關于非法信號的出現,主要是在色差(Y、R-Y、B-Y)分量信號轉成R、G、B時造成,如圖2所示。
這里有兩個概念:
(1)合法(legal)是指:規定該方式的電壓幅度極限值(如:R、G、B為700mv;或Y為700mv、R-Y和B-Y均為±350mv),不超過者為合法。Y超過或低于700mv屬于非法。
(2)有效(valid)是指:只要信號能夠正確重現色域內的各個色點均視為有效。有效信號在所有分量方式中都是合法的,反之合法信號不一定在所有分量方式中都有效。例如,圖2中(a)色差系里,(R-Y)的黃條(虛線)雖然合法(未超限),但是是無效的(轉到R、G、B系就不合法了,超限也出色域了)。(b)R、G、B系里,黃條在R信號上已超限,不合法也無效。
包括三維動畫制作在內,從計算機屏幕上看制作出來的畫面顏色很好看,但是用視頻輸出后加到顯像管監視器上去看時,總覺不對勁兒。這時,往往都是由于從色差信號轉到RGB(顯像管只接受RGB)系去時出現了非法信號所造成的。解決辦法就是用示波器,如LV5750及其Five Bar(五條)功能,實時監看條(部分變紅)的告警波形。這也是美國好萊塢制作大片時總結出來的教訓。卻成為了本次交流會上得到的眾多收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