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注定是中國云計算市場最熱鬧的一季。全球最大的云服務提供商亞馬遜的AWS公有云服務正式落地中國,打響了國內公有云市場的爭奪戰。
其實筆者認為,亞馬遜AWS進入中國只是云計算市場爆發的一個導火索,“十二五規劃”時我國政府已經將云計算納入重要地位,隨著政府公務云的落地,已經在帶動國內公有云進入化云為雨切實應用的階段。

雖然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公有云的應用市場以及服務水平都處于起步階段,但是我國公有云服務現有市場規模卻以7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而國內國際云服務巨頭的搶占市場份額,更加速了中國公有云的實際落地。
2013年確實是中國公有云市場取得突破的一年,那么2013年國內公有云服務的業務現狀到底怎樣,各方又是如何評判的呢?

微軟公有云服務現狀
微軟Windows Azure公有云平臺及服務于2013年6月在中國落地。微軟Windows Azure由世紀互聯運營,目標是為國內用戶提供國際級的公有云服務。
微軟將Windows Azure公有云平臺提供給世紀互聯,由世紀互聯運營Windows Azure平臺,并向用戶提供包括計算、存儲、數據庫、整合、網絡等服務,并支持開源軟件。
微軟Windows Azure公有云可承擔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應用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件即服務)以及客戶服務在內的端到端、高質量的公有云運營支持工作。

微軟的云計算業務目前包括三種方式,分別為自己的直接客戶與合作伙伴提供三種不同的云計算運營模式:
第一種是微軟運營:微軟自己構建及運營公有云,同時向個人消費者和企業客戶提供云服務,比如微軟提供的Bing 搜索、Windows Azure和 Office 365等服務。
第二種是伙伴運營:合作伙伴(比如服務提供商、托管商和運營商)可以選擇微軟的云計算解決方案構建云計算平臺并提供類似微軟的云計算服務,比如軟件開發商(ISV)和系統集成商(SI)等各種合作伙伴可基于Windows Azure平臺開發各種云計算應用,并在Windows Azure 平臺上為最終使用者提供服務。
第三種是客戶運營:客戶(尤其是大企業和政府)也可以采用微軟的私有云計算解決方案,來構建和運維自己的云計算平臺以支撐內部的服務和應用。
另外,與Windows 8的設備、Surface平板電腦、Windows Phone8手機等微軟用戶端設備配合,微軟將實行多屏一云的戰略。>>
了解更多網絡設備資訊,想分享想吐槽,登陸我們的論壇:http://itbbs.pconline.com.cn/network
熱門產品:三星ES8000創維E700S夏普LX640A海信XT770惠普2520hc佳能MP288TP-Link TL-WR847NJCG JHR-N835R華為T8950HTC One SC神舟精盾K790神舟精盾Q480
亞馬遜公有云服務現狀
亞馬遜公有云服務AWS2013年 12月在中國正式落地。亞馬遜選擇的是與寬帶資本合作,并與北京、寧夏兩地政府簽署備忘錄,在寧夏建立數據中心,運營中心放在北京,實行前店后廠模式。
中國區將成為亞馬遜AWS在全球范圍內的第10個區域,同時也是在亞太地區的第4站。現在,企業客戶及軟件開發者就可以在相關網站上申請參加AWS中國地區有限預覽。據悉,中國地區有限預覽將于2014年初開始,第一批中國用戶和在華運營的跨國企業客戶將被邀請開始使用AWS中國區域的服務,在AWS的云服務平臺上開發和運營他們的應用。

目前中國客戶可以享用服務有 AWS云計算功能,基于AWS十多年的軟件技術創新,包括: 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 Amazon Elastic Block Store (Amazon EBS), 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Amazon S3), Amazon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 (Amazon RDS), Amazon DynamoDB, Amazon ElastiCache, Amazon Elastic MapReduce (Amazon EMR), Amazon Virtual Private Cloud (Amazon VPC), Amazon CloudWatch, AWS CloudFormation, AWS Storage Gateway,和Access Management (IAM), AWS 管理控制臺,和AWS 技術支持等。現在已經使用AWS其他區域的服務的中國企業有幾千家。
阿里云公有云服務現狀
2009年成立的阿里云,主要專注于打造云計算的基礎服務平臺。注重為中小企業提供大規模、低成本的云計算應用及服務。飛天是由阿里云自主研發的云計算平臺。云OS是融云數據存儲、云計算服務和云操作系統為一體的云智能移動操作系統。

在亞馬遜進入之前,阿里云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運行著幾十萬家客戶的電商網站,ERP,游戲,移動App等各類應用和數據。而隨著2013年底云計算市場競爭加劇,阿里云最近推出了開發者服務平臺及大規模市場優惠等一系列策略來應對競爭。
據最新消息稱,阿里云聯合銀杏谷資本、真格基金等風險投資機構,近日已經推出了國內首個云計算數據化創投服務平臺。通過運作流程、誠信體系、平臺運營、數據轉化,為云上創業者提供云計算獨有的數據化創投服務。
此外阿里云還計劃將在海外設立云數據中心,向部署海外業務的中國企業以及海外本土企業輸出云計算服務能力。
從以上幾個國內公有云廠商現狀來看,國外廠商力圖用本土化、積極與合作伙伴創建生態圈等策略來打開突破口,國內廠商則通過從細化用戶、拓展海外業務等方式來彌補自己的短板??梢钥闯稣麄€國內公有云服務商們都有著堅實的基礎,并積極的發展的態勢。>>
政府解讀國內云計算 重建設輕服務亟待轉變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劉多在近日的“2013國際云計算大會”表示:“我國國內云計算市場雖然一直在高速增長,但增速已經放緩。同時,我國云計算發展也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工信部專家認為,中國云計算市場雖然一直在高速增長,但增速已經放緩。根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研究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規模預計約達到47.6億人民幣,增速雖較2012年有所放緩,但仍達到36%。
從產業特點來看,目前國內呈現出IaaS“群雄并起”、PaaS“逐步成長”、SaaS“仍無巨頭”的局面。同時,云計算已經成為我國互聯網創新創業的基礎平臺,云計算彈性支撐能力在電子商務中大顯身手,并向垂直行業滲透,我國多地政府已開始試水云計算。

劉多分析稱,目前我國云計算發展的關鍵問題包括:云服務企業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服務商的平臺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在服務可靠性、服務易用性、數據遷移能力、資源調配能力、計量準確性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不足,一些服務在評估過程中出現中斷現象安全能力暴露眾多問題,甚至用戶的網絡隔離存在問題。
相比較之下,我國IT市場結構仍以硬件采購為主,與國際IT市場現狀差距較大。重建設,輕服務的IT采購習慣亟待轉變。集成商作為IT采購中的核心環節不利于轉變IT采購的市場結構。集成商、設備商與用戶間的利益格局難打破,并且集成商本身缺乏改變目前采購格局的動力。

總結
2013年早在開年之初就被定義為中國的公有云元年,現在看來這一定義已經被實踐完畢。全球排名前兩位的公有云服務商都在這一年進入了中國,而國內不斷成長起來的公有云廠商也在這一年讓業界看到了成長與誠意。雖然各家在中國云計算市場的腳跟并未站穩,未來也有很多挑戰和不確定因素,但是我們已經從跨年的競爭硝煙中看到了一個新興市場剛剛崛起的希望。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些云計算廠商在2014年繼續為中國云計算市場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