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9日
各位專家、委員:
廣電總局科技委七屆三次會議今天開幕了。這次會議是在全國廣電系統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形勢下召開的,是一次總結“十五”廣播影視科技工作、部署“十一五”廣播影視科技發展的非常重要的會議。我代表廣電總局黨組向各位顧問、各位委員多年來對廣電科技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做出的突出貢獻表示衷心感謝!并通過你們,向長年戰斗在第一線的廣電科技工作者表示親切的慰問!
我到總局工作一年了。一年來,我深深體會到科技工作在廣播影視宣傳、安全播出、傳輸覆蓋、事業、產業發展等工作中的極端重要性。我多次講過,廣播影視工作在新形勢下要做到七個“適應”:一要適應全黨、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求;二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要求;三要適應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要求;四要適應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要求;五要適應國內相關行業和國際同類行業激烈競爭的要求;六要適應抵制西方敵對勢力對我西化、分化和滲透,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要求;七要適應廣播影視自身發展客觀規律的要求。要做到這七個適應,都離不開科技工作的支撐與保障。這說明,科技工作在廣播影視工作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會上,海濤同志將代表總局黨組對“十五”廣播影視科技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對“十一五”廣播影視科技發展規劃進行說明,對明年工作進行部署。下面,我講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尤其是數字技術發展給廣播影視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廣播影視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科學技術是廣播影視發展的強大動力。當前,數字化作為信息時代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正以銳不可擋之勢,給廣播影視行業帶來巨大而深刻的變革。數字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聲音和圖像的質量,極大地增加廣播電視頻率頻道資源,拓展廣播電視的信息服務功能,使廣播電視不僅可以提供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節目服務,而且還可以提供電子政務、教育、金融、生活資訊等各種信息服務;不僅為宣傳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陣地,而且還極大地推動了傳媒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帶動文化產業和信息產業發展;不僅可以充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而且能夠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信息化建設。數字技術是廣播影視自誕生以來面臨的最大一次技術革命,給廣播影視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數字技術也給廣播影視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使廣播影視既面臨國外同類強勢媒體的競爭,又面臨國內相關行業的競爭。國際上,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紛紛搶占科技制高點,抓緊數字技術和標準的研發,加快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并憑借其資金和技術優勢與我們爭奪陣地、爭奪群眾。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這直接對我廣播影視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對我國文化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國內,作為國家信息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電信業已實現了模擬向數字轉換,具備了提供視音頻業務的網絡基礎和技術條件,如電話線入戶開展電視業務、移動通信開展手機電視業務、互聯網運營廣播電視業務等在技術上都已經實現,具備了把信息和娛樂服務作為創新增值業務的條件。同時,各種新型數字媒體業務還在不斷出現,信息行業的其他相關產業也處于快速發展期。
面對數字技術給廣播影視帶來的發展機遇和嚴峻挑戰,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和存在的差距。當前,我們廣電系統還處在模擬技術時代,還沒有充分發揮我們的資源優勢,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和資訊信息的新需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按照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的總體要求,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把堅持發展和依靠科技進步緊密結合起來,把數字化作為推動廣播影視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工作的重中之重,搶占陣地、拓展業務,拓寬領域、增強實力,力爭在“十一五”時期廣播影視科技有一個大的跨越式發展,推動廣播影視升級換代,盡快實現廣播影視從傳統媒體向現代媒體的轉變,促進事業產業的快速發展,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為人民的生產生活服務,為國家信息化建設服務。
二、加快科技創新與應用,為廣播影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科學技術的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建議》還就此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很多直接涉及廣播影視科技工作。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強廣播影視科技工作,就要緊緊跟蹤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應用,為廣播影視的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要加強廣播影視科技的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研究,特別是在涉及廣播影視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上,要發揮好科學技術的先導和引領作用,從技術層面提出決策性意見。要重視研發一些關鍵技術、核心技術以及重要技術標準,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占廣播影視科技的制高點。要積極推動科技成果的應用,使之在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安全播出、傳輸覆蓋等各領域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廣播影視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形成新的增長點。
結合當前廣播影視工作的重點任務,科技工作要著力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要確保廣播影視播出安全。廣播影視的中心工作是宣傳,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而能否做到這一點,首要的就是要確保安全播出。確保安全播出,必須依靠科技手段。近年來,我們在與“法輪功”邪教組織的斗爭過程中,初步建立了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保障體系,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斗爭經驗,具備了一定的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法輪功”邪教組織對我廣播電視的攻擊與破壞一刻也沒有停止,并且技術手段不斷升級。同時,西方敵對勢力、民族分裂勢力也不斷通過廣播電視對我進行西化、分化和滲透,安全播出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因此,對廣播影視技術部門來講,做好安全播出工作,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不僅要在思想上重視、組織上落實、制度上完善,而且更要在技術上不斷提高,才能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出問題。這既是當前重要而緊迫的工作,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常抓不懈,不能有絲毫放松。
二要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廣播影視科技工作必須圍繞這個重大歷史任務,加大為“三農”服務的力度,大力推進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并且不斷增加科技含量,提升科技水平,努力構建高科技基礎上的農村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使廣大農民群眾享受到技術先進、優質高效、豐富多樣的廣播影視服務,努力解決廣大農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看電影難的問題。要通過新技術的使用,不斷增加農村廣播電視可接收的頻道頻率,保證農民群眾至少能夠看到8套電視節目和聽到3至4套廣播節目,同時努力構建廣播電視村村通的長效機制,做到戶戶通、長期通。要大力推進農村電影放映特別是數字化放映工作,到2010年,基本保證每村每月放一場電影。科技部門一定要做好規劃,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制訂切實有效的技術方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和保障,確保這一目標的實現。
三要提升廣播影視現代化管理水平。廣播影視科技含量高、系統龐大、環節多的特點,給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隨著時代和形勢的發展變化,廣播影視管理的內容、對象、范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管理更加復雜,必須適應高新技術發展的趨勢,重視研究和運用高新技術手段來改善和加強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對于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的監管、廣播電視覆蓋的監測和管理、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的管理、廣播影視內容資源的管理等等,都不能再囿于傳統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都需要科技工作提供先進的技術手段。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作。
四要推動廣播影視事業、產業發展。廣播影視是高科技裝備起來的行業,事業、產業的發展同樣要以高科技為基礎。明年的事業產業發展,我們提出這樣幾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以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為重點,大力加強農村廣播影視事業建設;以城市有線電視數字化和數字內容信息服務為重點,繼續大力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以電影電視劇和影視動畫為重點,繼續大力推進廣播影視產業發展;以走出去工程、東南工程為重點,進一步擴大廣播影視對外、對臺的覆蓋和影響。這些工作都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科技工作者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一方面,要積極參與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的實施,做好相關規劃,制訂切實有效的技術方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全行業以數字技術為主線的技術變革,為建立完善數字技術新體系加緊工作,包括直接參與技術規劃、技術標準和技術政策的制訂或提供決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