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許多廣電設備供應商都在大力鼓動和推進未來無SDI協議系統的視頻制作和分發架構。由于通過千兆以太網,在5/6類線上傳輸信號具有經濟、與格式無關和雙向的固有優點,在不久的將來視頻分發基礎設施基于IP連接的可能性極大。一般認為以IT為中心的軟件定義架構是通向全IP未來的途徑,但實際上實現這樣的全IP可能尚需數年。
今年的NAB展覽會標志著向全IT媒體設施轉換的一個轉折點。業界如Sony、Avid、草谷、哈雷、Quantel/Snell、艾崧等傳統上支持SDI的公司在NAB 2014上都不約而同推出了各種軟件應用。這些平臺大量地利用IP和云傳遞信號,便利節目制作和新頻道開播。

SDI無法適應當前多平臺分發的迅猛發展,而IP網絡能夠快速部署新功能,軟件定義的視頻網絡可以共享資源(采集、播出、歸檔等),非常高效地向任何方向傳輸信號,發送信號到臺內外任何目的地。因此可以根據個別的商業模式和工作流程,以不同方式靈活配置網絡。IP還很容易使制作和分發過程自動化。
視頻服務論壇(VSF)和SMPTE正在制定封裝于包內的視頻傳輸規范,增加前向糾錯以確保信號完整性及萬兆以太網上分發的可靠性。一旦標準化,將為基于IP的設施、制作公司和現場制作提供通性方式。

當然指望電視臺一夜間全部更換現有的SDI設備不現實。事實上,許多廠商有IP/SDI混合網關及其它類型的讓客戶慢慢轉換的產品。思科和Arista網絡公司在NAB上演示了同一網絡內無損IP視頻流傳輸混合快速文件傳輸,證明文件和音視頻流能夠順利地共存于同一交換架構內。
如此多的公司在推進IP技術表明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它取得了很大進展。曾幾何時IP還被認為對關鍵的視頻分發應用太不穩定,但現在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消費者的角度,他們希望不管是用SDI還是IP,視頻質量和觀看體驗必須一樣好。SDI還會存在一段時間,但電視臺擁抱IP勢不可擋。本月世界杯轉播,就將大量使用IP技術和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