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交響樂團開幕之日起至9月12日,已陸續獻演了3臺開幕音樂會。這也意味著,上海交響樂團歷史上第一個“團廳合一”年度音樂季的正式啟動。盼了那么多年,如今圓夢,這一場場音樂會,更像是一場場儀式,讓百年上交與上海觀眾一起見證這歷史的時刻。
每一個都是“黃金座位”
上交音樂廳共分為1200座的大音樂廳和400座的小音樂廳,均位于地下。兩個音樂廳的觀眾席各具特色:大音樂廳采用葡萄園式結構,觀眾席環繞舞臺圍成一圈;小音樂廳雖然僅400座,但只有93個座位是固定席位,當音樂會需要較大的舞臺空間時,其余300多個座位就可以隱入固定觀眾席下的空間內。

對樂迷來說,最幸福的事就是,莫過于無論坐在觀眾席上哪個座位,都能聽到同樣飽滿明亮的“黃金聲音”。為了做到這一點,上海交響樂團的建筑及用料,大到墻體、地板、天花板和反射板,小到一把椅子甚至是椅子上的幾片銅條,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反復修改,力求讓聲音達到極致。
聲效可列世界前三
作為本季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季的駐團藝術家,郎朗已經在音樂廳與上海交響樂團排練多日。談起新廳,郎朗不吝溢美之詞:“絕對國際一流。”他說,新廳有著夢幻般的聲學效果,最特別之處在于能彈出任何聲音,彈弱的時候,會有種“像水面浮上來的感覺”。在他看來,臻于完美的音效可使其在世界新音樂廳中位列前三。

世界最好的音樂廳之一
俄羅斯小提琴翹楚文格洛夫這幾天本應在南美洲進行演出,但幾個月前,當他接到出席新廳開幕音樂會的邀請時,便毫不猶豫取消了既定演出。來到音樂廳試聲后,他顯得更加激動:“即便是‘世界級音樂廳’亦不足以表達其質量之高,它絕對是世界最好的音樂廳之一。”文格洛夫于9月6日表示,希望自己有機會告訴他的曾孫,自己曾經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參加了這場打開這座美妙音樂廳的演出。

隨著音樂季的來臨,受業內萬眾矚目、由“四維音樂工程設計”為上海交響樂團打造的3D四維全息聲后期制作棚也將正式投入使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余隆表示,希望憑借著新廳所運用頂尖的技術和設備,讓其能成為世界作品走進中國的第一個舞臺,更是中國作品走向世界的第一個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