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你手捧這期油墨噴香的雜志時,桌上的日歷已翻到了2006年。我們在憧憬新的一年同時,習慣上要對過去的一年做一個大致的梳理。為此,本刊對2005年電視臺所上的項目進行了大搜索,來一個“年終總結”,為2006年電視臺上新項目提供一些參考信息。
電視臺2005年項目主要集中在演播室、轉播車、制作網、硬盤播出、數字電視平臺、數字電視付費頻道、數字電視移動頻道、微波通訊、無線發射等。綜觀電視臺所上的項目,主要同以下幾個因素相關:
·新頻道的開播。(1)少兒頻道。為了積極響應廣電總局《關于開辦少兒頻道的通知》的指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電視臺逐步開設了少兒頻道,包括一些市級臺也相繼都開辦了少兒頻道。從廣電總局總編室獲悉,2005年開播的少兒頻道有十幾個。其中包括江西、大連、寧波、濟南等電視臺。(2)付費頻道。“十五”期間,廣電總局共批準了130套數字付費節目(付費電視112套、付費廣播18套),已開播了108套(付費電視95套、付費廣播13套),從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了解到,2005年共增加付費頻道20多個,其中,央視開設的有《高清影視》、《青年學院》、《法律服務》、《視覺效果》等;遼寧電視臺開設了5個付費頻道;廣東電視臺與三家民營企業合作發展,開播了《歐洲足球》、《高爾夫》、《英語輔導》和《真人秀》四個付費頻道;湖北臺開播了《職業指南》和《碟市》付費頻道。(3)移動頻道。據悉,2005年全國共開播和試播移動電視頻道約20個,遼寧、河北、陜西、江西、吉林、山東、云南、天津、廣州、廈門、貴陽、鄭州、無錫、蕪湖、沈陽、成都等城市都相繼開通了移動電視業務。此外,還有湖南《購物頻道》、河北《農民頻道》等新頻道。這些新頻道的開播,電視臺從前期采集到后期制作和播出都要投入一定量的設備。
·新廣電大樓的啟用。北京電視臺新大樓已竣工,設備采購計劃正在全面展開。陜西臺新大樓的二期建設、成都臺新大樓包括全臺網、高清項目等等,還有一些臺也會在2-3年內建新的廣電大樓,如中央、天津、福建、四川、武漢、杭州等電視臺。
·西新工程的投入。從廣電總局得知,“十五”期間,實施了建國以來對廣電系統投入最大的西新工程,國家累計投資49億多元?!拔餍鹿こ獭钡膶嵤?,已成為邊遠民族省區廣播電視建設有史以來工程量最大、效果最好、能力最強的基礎性建設。
除以上原因外,還有一部分屬于電視臺數字化改造計劃項目。
《高清影視》頻道開先河 帶動高清演播室建設
2005年電視臺演播室數字化項目有70多個,其中,新聞直播室占三成;面積最小的有150平方米,最大的有1200平方米;3訊道以下的演播室主要用于訪談和專題類節目,3訊道以上的演播室主要用于綜藝類節目。西安電視臺2005年投入1個億進行數字化改造,共新建了8個數字演播室。繼青島和天津電視臺建成高清演播室后,2005年新增高清演播室6個,央視專門為今年1月1日正式播出的《高清影視》頻道打造了一個800平方米7訊道的高清演播室,每天制作2小時綜藝類高清節目。這是央視自2002年建成第一個400平方米高清演播室后的第二個高清演播室,《高清影視》頻道已在上海、杭州、大連等17個城市落地,目前頻道已儲備了上千小時的高清節目;北京電視臺800平方米6訊道高清演播室的設計特點是高標清兩套系統共用同一個切換面板,避免了寬高比的影響,高清下變換可作為應急備份;浙江廣電集團也是800平方米高清演播室;山東電視臺建有國內最大的1200平方米高清演播室,他們認為這樣才能將鏡頭拉開;作為華西地區第一個高清演播室項目,成都電視臺3訊道400平方米高清演播室也考慮了標清向高清平穩過渡的問題;還有深圳電視臺400平方米高清演播室,試播高清節目。調研中我們了解到,高清演播室大都在800平方米以上,以錄制大型綜藝節目為主,攝像機選用HDC-950、HDC-930、HDC-910、HDC-900、AK980、AK930、LDK6000、HDK-79EX等,切換臺選用MVS-8000、KALYPSO、KAHUNA等。一些電視臺表示2006年要上高清演播室項目。
與BOB爭相簽約 高清轉播車成為焦點
從英斯泰克、北京載通、北電科林等幾家做轉播車的廠商處了解到,2005年共有轉播車項目近50輛,包括高清/標清轉播車、新聞車、衛星車、音頻車、轉播車改造等項目。2004年高清轉播車只有天津和江蘇電視臺2家,而05年增加到5家,這5輛高清車都是8訊道以上,央視的高清車是10+4訊道,北京、山西和江西臺高清車都是8+2訊道;浙江廣電集團的高清車更是多達16個訊道。我們了解到,在體育賽事轉播中,機位的擺設很有講究,尤其是轉播類似足球的比賽,更是要求有10個以上的機位。中央、浙江、山西的高清車均采用了拖掛式,他們認為拖掛式車體大,能完成奧運轉播的要求,調換車頭也靈活方便;而北京臺采用了直掛式,他們認為,轉播車除了考慮大型賽事轉播外,還要考慮滿足臺里的日常轉播需求。有些用戶認為,應該先考慮上高清轉播車項目,高清演播室的節目完全可以用高清轉播車錄制。據某轉播車系統集成商預測,2006年的高清轉播車項目應該在30輛左右,調研中不少電視臺,甚至包括市級電視臺都表示要上高清轉播車。
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轉播有限公司(BOB)將邀請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廣東電視臺、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遼寧電視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天津電視臺、浙江電視臺等8家中國廣播電視機構負責制作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乒乓球、羽毛球、現代五項、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等7個項目的電視轉播國際信號,這是BOB確定的第一批北京奧運會電視轉播團隊。
除了高清車,新聞直播車也是05年的熱點,以前的新聞直播車主要采用數字衛星信號傳送,而沈陽、長春電視臺的新聞直播車選用了微波傳送方式;吉林臺與上海交大合作,新聞車采用了地面數字電視ADTBT技術傳輸方式。他們認為,衛星轉播成本高,尋星時間對準需要十多分鐘,而微波和U段靈活,U段盲點比微波少,且不需要向無委會申請頻率,發射幾十公里信號沒有問題,很多臺對這種傳輸技術用于新聞直播車表示關注。
多網互聯互通 高清制作網凸顯
2005年共有制作網項目100多個,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規模也在向大而全的方向發展。網絡的互聯互通成為熱點,其中,廣州臺的“七網合一”集新聞、節目、播出、媒資、收錄、廣告、綜合于一網,解決了“網絡信息孤島”難題。D-Power II是基于IP-SAN技術、針對中小電視臺用戶的制播一體化網絡,在以太網結構上實現SAN的性能,為用戶提供了最佳的性價比解決方案,青海、甘肅、河北、湖北、杭州、廈門、鄭州、西安新聞網等都采用了這種網絡架構;E-Net2作為一種小型制播一體化網絡,引起用戶的廣泛關注,它采用了PC平臺+軟件編解碼的核心技術,憑借千兆網絡和NAS存儲優勢,已有幾十家電視臺使用E-Net網絡系統進行日常的節目制作和播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的新聞共享平臺系統選用了剛剛發布的Avid Unity ISIS系統,最顯著特點是冗余數據的快速重建和自我康復,多達88個視頻工作站和200個文稿工作站,該項目包括文稿系統、制播系統和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全球首例采用Xsan中央存儲網絡系統的高清制作網落戶中央電視臺,通過FC + Ethernet雙網架構,建立協同工作的新模式,用于高清頻道的節目制作;央視制作中心還建有一套高端Avid Unity后期制作網,共有42個工作站,支持高標清節目制作。
譯制配音網也是2005年電視臺網絡中的一個亮點。新疆電視臺譯制中心承擔著為全區少數民族觀眾提供民族語言節目的譯制任務,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