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無戰事》是由“白玉蘭獎”最佳導演孔笙(代表作品:《闖關東》、《生死線》、《鋼鐵年代》、《溫州一家人》、《父母愛情》) 與攝影師孫墨龍(代表作品:《闖關東》、《生死線》、《鋼鐵年代》)再度合作的一部以1948年的北平為布景的電視劇。該片演員陣容同樣強大,由劉燁、陳寶國、廖凡、李晨、沈佳妮等全實力派明星陣型大力加盟。這部電視劇使用ALEXA攝影機、ALURA 45-250變焦鏡頭及Master Prime,Ultra Prime定焦鏡頭拍攝。最近,該電視劇在各大電視臺熱播。ARRI也在之前采訪了該片的主創團隊,及器材提供商北京星光影美影視器材公司總經理藺文杰,請他們分享了選擇及使用ALEXA拍攝這部電視劇的心得。

ARRI:首先問導演一個問題,您選擇ALEXA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慮呢?
孔笙:我們團隊拍的電視劇一般都是選擇比較厚重的歷史題材。可能因為我是攝影出身,在制作上一直有比較高的追求。早期我曾用16毫米拍過一個6集的電視劇,就是基于我對制作水準的一種基本要求;這次選擇ALEXA也是因為這種情結。我認為電視劇市場里需要這種高水準的制作,需要一個標桿。
ARRI:當初您在選攝影機時,覺得ALEXA的畫質符合咱們的題材么?
孔:開拍之前我們也曾做過測試,測試結果使我堅信ALEXA的綜合素質更高一些。記得第一次使用(其他品牌)數字機拍攝,尤其是當拍攝運動鏡頭時,畫質很難達到我們的要求。并且那臺機子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寬容度不夠。一般我們拍攝電視劇時,燈光不像電影給的那么足。這樣畫面暗部及亮部的細節就無法同時保證,并且這個問題在當時的拍攝時經常出現。而ALEXA在這方面就解決的非常好,通過這次的拍攝,我也覺得選擇ALEXA是真的選對了。
ARRI:想請問一下藺總,孫老師(注:攝影指導孫墨龍)當時找您來試用ALEXA的時候,您這邊的感受可以跟我們分享下么?
藺文杰:我覺得終于來了王者了!我從業12年,從來沒見過像孫老師他們這樣的團隊,開拍前15天就到公司,每天像打靶的戰士一樣,也不需要我們公司的人搬魔術腿,到收工的時候再完完整整的把設備還原,每天如一。以前只看過孔導的作品,但不知道怎么出來的,現在知道了,通過了解也很佩服孫老師。

ARRI:請問這部電視劇主要用了哪幾款鏡頭?定焦和變焦的配比是怎樣的?孔導您剛才也提到比較喜歡用自然光來拍,您感覺ALEXA的寬容度與感光度方面對您的創作有什么影響?
孔: 拍這部戲主要是用的是ALURA 45-250,MP,UP定焦頭,以及幾顆大光孔老蔡司。考慮到我們比較追求自然光的效果,覺得電視劇使用大光孔方便些。打光的時候也是希望畫面能自然一些,如果光加多了就會有影子。而ALEXA的優勢之一就在于感光調節空間非常大。其實所謂自然光,也只是追求的自然光,我們也有打燈,燈光量也相當大。畢竟搭的景太大了(大概3000平的棚),棚里搭的那個主場景特別大,因此對燈光要求很高。如果是拍電影的話,燈光肯定遠遠不夠。
ARRI:您拍的時候感光度一般是如何設定的?
孔:我們把感光設定在800,偶爾夜景的時候會往上調,調到1000,目前來看效果都沒什么問題。個別情況下包括特寫,我們會用50格拍,感光調到1280也沒問題。我覺得拍電視劇足夠用了。
ARRI:您對ALEXA的穩定性有什么看法呢?
孔:ALEXA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的穩定性特別好,從未因為過熱出現死機問題。做為導演,出了問題在現場只能干著急,所以穩定性對劇組非常重要。我們不允許磁帶錄彩 條的時間,不允許開機太長的時間,不允許死機的時間。比如演員拍激情戲的時候,當情緒已經到了,可是拍攝那邊還在喊,“別著急,等幾分鐘。”等那邊準備好 了,演員的感覺早就沒了。

ARRI:這次錄的是什么格式?您覺得整個流程怎么樣?
孫墨龍: 這次拍攝用的是ProRes 4444。因為這次肯定要做調色,所以完全照著電影的規格來做。“流程”在過去確實是個問題,因為它所占的硬盤量特別大。但是現在已經不是個問題了,因為不需要轉碼,FINAL CUT PRO就可以直接剪了。從這方面看,ALEXA確實是最方便的攝影機。其他攝影機中間可能還需要個轉碼的過程 。
ARRI:你在拍攝的過程中,聽您談對情節的把控,感覺這次拍攝有點偏電影那種感覺了,您覺得跟您以往的創作有什么不同么?
孔:應該這么說,這些年來,我們拍電視劇,都是想往電影這方面靠。我覺得應該有這樣的東西存在,它的收視率不一定最高,但是它的品質要爭取更高——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追求。
ARRI: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視劇使用ALEXA拍攝,您對這個趨勢有什么看法?
孔:我覺得這個行業會被用ALEXA拍電視劇這個趨勢帶起來。
藺:我覺得孔導說的很對,中國人有個帶動性,比如說孔導這部電視劇拍的好,也會有其他的導演想要用ALEXA拍電視劇。另外,ALEXA的定位是高端影視劇,所以首先導演和投資方要有高水準的需求。這樣會進一步拉動對影視劇拍攝質量的追求。

ARRI:據我們了解,國外拍電視劇可能更偏向于使用變焦頭,他們覺得這樣比較快。那您在定焦變焦的配給上是偏定焦一些,還是偏變焦一些?
孫:我現在是偏定焦多一些,但我也在逐步向變焦過渡。通常電視劇的景別變化比較多,在同一條里,好演員更喜歡一條往下過。以后可能就ALURA 15.5 - 45加一顆長變焦頭吧。
ARRI:上面您提到的15.5-45這顆小變焦,您覺得怎么樣?
孫:我覺得某些場景還是要用變焦,如果是三機拍攝的話,至少得有一個機位配變焦頭。我覺得小變焦的景別都會在屋里,像您說的,定焦變焦還是得平衡一下,小變焦有時候是非常有用的。使用變焦,會讓一些鏡頭的運用更豐富些,尤其是使用熟練了以后,是非常方便的。
ARRI:你覺得色彩怎么樣,在您以后的創作中有沒有可能直接就拍這種不怎么需要調色的。
孔:我倒覺得調色不是太復雜,不是很在意調色這個事情,多花點錢,我覺得也可以接受。有時候現場確實會因為某些原因會趕進度,可能確實存在些問題,所以后期肯定是會去調色的。尤其是多機拍攝,也要做一遍整個色調的統一,既然要做一遍,就不太在意這個事情。如果是出去拍個數字電影的話,我覺得倒是可以考慮。所以把前面 能做好的就盡量做好,尤其是多機拍攝的話,后面調色這個過程肯定還是要過一遍。
ARRI:我想聽聽各位老師覺得ALEXA有哪里需要改進的地方,對阿萊產品未來的期待,任何方面都可以談談,我們也反饋給德國那邊,爭取出下一代的時候放進去。
孔:我覺得在低端機器的里加內置ND濾色片可能會很有必要,我們搞到ND的途徑不一,雖然是一個廠家出的,但是有時候一個發藍,一個發綠。

ARRI:我們的ALEXA XT攝影機,在前方有一個槽,可以放置我們的標準ND,就不需要外置ND了,但是這個濾色片是加在鏡頭和CMOS中間的,跟原來攝影機加灰片差不多,但是我們這個是個鐵環,帶吸鐵石的,直接吸在那。
孔:現在的很多ND都不準,雖然廠家一樣,但是幾片ND一加,效果就有區別了。即便是膠片,也不能保證每一片都一樣,只能靠后期來平衡。
ARRI:您以后還會選擇ALEXA拍電視劇么?
孔:如果有條件的話,我還是會選擇ALEXA,我覺得ALEXA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