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CBN2015展會上聯想集團的廣電全媒體云平臺解決方案大放異彩,其自身全面的云計算服務能力和對廣電行業的深入了解相結合,讓與會者切身體驗到了云計算技術為廣電行業帶來的大不同。當年“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么樣”這句廣告詞風靡全球時,聯想的PC市場份額首屈一指,如今,聯想進入廣電圈,廣電遇到聯想,將會怎樣?為了進一步了解聯想集團服務廣電行業的業務策略,本刊采訪了聯想集團中國區大客戶事業部郵電行業總監崔建斌,與大家分享聯想對廣電的新“IT”化征程。

云計算老兵新進入廣電圈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聯想并沒有對外推廣大數據,但這并不妨礙我們稱它為一位云計算的老兵。我們了解到,聯想專門有一個云服務集團在做大數據服務支持并已經取得顯著成果。在云服務集團的背后,聯想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聯想研究院在持續研究云計算和大數據。
“聯想集團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企業,經過一個漫長的準備,去年9月22日我們正式對外推出騰云計劃,并完成了IBM x86服務器業務的收購,成為云基礎架構的領導者。騰云計劃是聯想給用戶提供的真正在IT層面的解決方案,對于廣電來說,聯想廣電全媒體云平臺整個方案就是在這個平臺架構上搭建的。”崔建斌介紹說。
聯想進入廣電,會推動廣電系統的“融合”。而要完成廣電系統的“融合”,則需要以信息化技術來構建統一的內容平臺,聯想為廣電行業鋪開了一條以云計算為根基的“融合之路”。在廣電的工作站、服務器和存儲方面,聯想帶著堅實的技術后盾強勢進入,依托全面的云計算咨詢、設計、建設和運維能力,融合廣電行業的專業應用系統,為用戶打造了基于云平臺的端對端整體解決方案,可在無縫整合舊有系統的基礎上完成新系統平臺的搭建。
廣電新“IT”化大勢所趨
廣電云計算似乎已經到了逢會必談的地步,崔建斌認為云計算對廣電業務高速增長趨勢的影響是必然的,甚至用戶在倒逼廣電新IT化升級。綜觀現在全球比較熱的IT名詞,皆來源于大數據、移動互聯、社交、云計算,不管是移動互聯還是大數據和社交,這些都屬于應用范疇,而這些應用所帶來的需求都需要IT系統作為技術支撐來滿足。隨著電臺實現雙向全媒體,媒體編輯的內容越來越多,采集通道越來越廣,播放范圍越來越大,原有的IT構架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業務支撐,所以廣電系統必然會經過一輪全新的“IT”化升級,而這一部分,恰恰是聯想所擅長的。
近兩年隨著廣電對IT領域的投入,IT已經由業務支撐的角色轉變為業務的創造者,成為業務體系和業務流程重新構建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專業優勢帶來安全保障
目前市面上做云服務的公司有很多,不但有IT公司,還有互聯網公司和一些傳統的廣電ISV系統集成公司。那么聯想有何優勢呢?“原本廣電領域里所使用的專業的系統并不是簡單通過IT技術就可以實現提升的,要達到安全穩定的IT升級,聯想需要把底層IT系統做好,在做好的基礎之上對現有的廣電領域的ISV系統做好對接、調優,保證客戶從現有系統往云計算平臺上實現順暢、安全的遷移,這是聯想最大的優勢。”崔建斌如此解答。創新和變革是要付出代價的,會面臨更多的風險。對于廣電業務,聯想既要考慮到技術創新以便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又要更加關注整個廣電系統的安全轉移化問題,這就需要保持聯想IT部分的專業性。
“IT管家”助力全國廣電云計劃
鑒于中國地方電視臺數量眾多,資源分配不均勻的特殊情況,聯想提出“IT管家”的想法。
崔建斌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聯想在縣級電視臺推出縣級廣播電臺的制錄播一體化解決方案,縣級電視臺利用較小的支出,就可以享受到省級技術資源,花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服務。
廣電云不僅要實現池化,還要使用起來更加便捷靈活,聯想的廣電云平臺不但能夠承載與業界頂級ISV的系統無縫整合,同時還能實現與現有公有云的完美對接。聯想更專業的整合方案,令客戶輕松轉型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