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咨詢公司IHS近期的一份報告稱,2015年全球OTT機頂盒出貨量,包括Apple TV、Chromecast和Roku機頂盒,將超過IPTV機頂盒出貨量。在2015年,OTT機頂盒零售量將達3100萬,而IPTV機頂盒零售量為3000萬。
IHS互聯(lián)家庭研究部門主管丹尼爾·西蒙斯稱,人們最初將OTT機頂盒看做是在電視上播放OTT視頻內(nèi)容的臨時措施,認為智能電視、藍光播放器和游戲機將最終取代機頂盒。然而,在消費者更多使用智能設備的同時,OTT機頂盒仍然保持蓬勃發(fā)展。
IHS的《機頂盒市場觀察》報告稱,OTT機頂盒的成功可歸因于供應商的內(nèi)容策略。蘋果、谷歌、Roku等公司不斷在機頂盒中添加自己的內(nèi)容和應用。西蒙斯說:“購買OTT機頂盒的用戶能在電視上享用OTT增值服務,而不僅僅是觀看原有的電視內(nèi)容。”
同時,付費電視運營商也紛紛擁抱OTT,全面部署自己的機頂盒及OTT服務,與OTT視頻提供商競爭。在追熱播劇、VOD點播、節(jié)目搜索和其他內(nèi)容服務方面,付費電視運營商越來越依賴他們機頂盒上的OTT功能。而Belgacom、Dish Network、Virgin Media以及其他付費電視運營商甚至已經(jīng)開始為用戶提供訪問Netflix視頻和其他OTT視頻供應商的服務。
付費電視機頂盒(包括IPTV機頂盒、有線電視機頂盒和DTT衛(wèi)星機頂盒)的總零售出貨量遠遠超過OTT機頂盒。預計到2018年,付費電視機頂盒零售出貨量將達到1.69億臺,而OTT機頂盒零售出貨量預計為3800萬臺。
隨著全球付費電視市場趨向于飽和,在2014年至2018年,付費電視機頂盒總出貨量將會下降5%。西蒙斯認為:“付費電視運營商正在將傳統(tǒng)的STB功能與OTT服務整合,因而與智能電視相比,付費電視機頂盒更可能成為OTT零售市場的競爭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