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無錫廣播電視臺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在原有電視移動演播車的基礎上,在不破壞原車體結構,不改變原系統構架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潛力,整合現有資源,進行創新性的改造設計。通過增添新設備、改裝原有設備,實現以下目標功能:移動演播室功能、視音頻流動直播功能、數字微波傳輸功能、網絡編碼推送功能、音頻3G傳輸功能。以最小的代價,打造了一輛實用、高效、高性價比的全媒體直播車。
【關鍵詞】 全媒體 多功能 多渠道發布
引言
近幾年來,網絡媒體、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蓬勃發展。傳統媒體受到嚴重生存挑戰,傳統的傳輸和播出方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為了應對危機,大家紛紛以積極的姿態參與新媒體,融入新媒體,做到新老媒體優勢互補。無錫廣電全媒體直播車正是在行業內全媒體融合的環境下誕生的。同時,由于條件的限制,以往無錫廣播的外出轉播傳輸方式一直是采用電話傳輸器和電話耦合器為組合的方式。此種方式不但傳輸質量差,而且受制于轉播地點電話線布點和程控交換機是否支持的限制。并且,宣傳部門也不斷進行節目創新,需要有更好、更便捷的內容發布手段。如今,在無錫廣電全媒體發展的精神指導下,我們開展了無錫廣電全媒體直播車的建設工作,以求解決以上問題。
一、總體規劃和設計思想
“全媒體”是基于IT技術的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以及迅猛發展的數據通信業務的全方位融合、全面互動、全面互補,其覆蓋面更廣、技術手段更豐富、媒介載體更多樣、受眾傳播面更全面。因此,我們希望這輛直播車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的功能也是最全面、最有效的。
本著充分利用無錫廣電現有技術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原則,我們的全媒體直播車利用了原考斯特車身的電視移動演播車進行了改裝和升級。在不破壞原車體結構,不改變原系統構架的前提下,我們充分挖掘潛力,整合現有資源,進行了創新性的改造設計。通過反復的布局調整,確定了最佳設計方案,然后進行相應的改造和施工,使之成為更加符合廣播電視使用要求的全媒體直播車。通過增添新設備、改裝原有設備,全媒體直播車主要實現以下目標功能:移動演播室功能、視音頻流動直播功能、數字微波傳輸功能、網絡編碼推送功能、音頻3G傳輸功能。以下詳細介紹一下電源空調、視音頻、信號傳輸等各分系統。
二、電源和空調系統
1、電源系統設計:
電源改裝的要求是:在不改變原車電路(主要是車輛啟動和信號燈)的前提下,保證所有車載設備(包括燈光、空調等強電設備)在行駛、不熄火臨時停車、熄火長時間停車等各種狀態下都能正常使用。供電系統方案如下:
整車設備和燈光的功耗約1000W,由1臺3KVA的機架式UPS供電。
UPS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充電:長時間停車工作時,外接市電為UPS充電;行車途中,用取力發電機為UPS充電。
如果UPS故障,系統可由市電直接供電,也可以由取力發電機直接供電;如果取力發電機故障,系統由UPS供電(實測后備時間3小時以上),或由市電供電。
2、空調系統:
空調系統的設計要解決的難題是,車輛原裝空調在發動機熄火情況下無法使用,同時車廂前后部被隔斷后要解決回風問題。因此,我們針對行駛和停車兩種工況,分別設計了兩套空調系統。
在停車狀態下,安裝1臺2匹大金空調,選用超薄型風道式室內機,安裝在設備機柜上方,向演播區出風,從導播區回風。
在行駛狀態下,使用車輛原裝空調,出風口在機柜上方(風道式室內機出風口的兩側)。
為減小回風阻力,在機柜后門和隔斷門上都留出了回風通道。
三、視音頻系統
1、視頻系統:
車載視頻系統以DFS-700P數字視頻切換臺和8X8模擬矩陣為核心。矩陣既作為應急備份切換,又作為背景屏、車尾端子板輸出等多路信號的輸出選擇。
車內基本信號源有6路,分別是:攝像機2臺,1臺為廣播級的P2攝錄一體機,配備SDI輸出接口,用于拍攝演播區內的主持人和嘉賓;1臺為便攜式的P2攝錄機,安裝在車頭擋風玻璃后,用于拍攝沿途路況。松下P2 1500錄像機1臺,用于采集、現場編輯、播放各類插片;無線數字電視機頂盒1臺,用于接收本車發送的信號,也可以接收本市的移動電視信號;VGA-SDI轉換1路,可以通過手提電腦輸入PPT、圖片、文檔等信號;DVD碟片機1臺。
車尾端子板提供2路外接SDI和模擬視頻輸入信號,用于外來信號的輸入。

圖1、視頻系統圖
2、音頻系統:
考慮到擔負流動直播任務時的操作模式,車載音頻系統采取兩級調音的模式,以2臺調音臺為核心。其中1臺YAMAHA調音臺位于直播間內,接主持人話筒,筆記本電腦作為放音音源,由主持人或調音師直接操作。而導播區的1臺百靈達機架式調音臺作為二級調音,接入了YAMAHA調音臺送過來的PGM信號以及導播區的放像機、機頂盒、DVD碟片機等音源。
為了盡量減少行進過程中汽車發動機、取力電機產生的噪音影響,主持人話筒采用靈敏度低的近講話筒。

圖2、音頻系統圖1

圖3、音頻系統圖2
四、傳輸系統
1、數字微波傳輸系統
數字微波傳輸系統采用1套長春蘭新公司的COFDM多徑散射數字微波系統和2套深圳力合公司的國標GB20600-2006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分別作為長距離(最大25Km)和短距離(最大1.5Km)微波傳輸系統。
長春蘭新公司的COFDM多徑散射數字微波系統接收端架設在海拔300多米的無錫惠山二茅峰電視發射塔上,采用棒狀全向天線和網狀定向天線相結合的方式。經過大范圍的實際線路測試,該窄帶數字微波信號(4M帶寬)在無錫市區范圍包括二泉廣場、哥倫布廣場、體育中心、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市民中心等常用轉播地點都可正常收發,并且可以在行進中直播,信號傳輸穩定、質量良好,最遠距離超過25Km,成為廣播電視視音頻信號傳輸方式的一個強有力的補充和升級。
深圳力合公司的國標GB20600-2006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主要用于車隊視頻流動直播。接收端安裝在市政府接待辦的8輛考斯特車上。1.5Km范圍內可穩定接收直播車發送的圖像、聲音信號,同時也可以接收城市地面數字電視信號。
2、網絡編碼推送
為了適應新媒體應用的需求,我們在全媒體直播車上增加了一臺高創GOCASTER4800流媒體編碼器,將hd-sdi信號進行H.264編碼,通過寬帶網絡推送至“太湖明珠”網站進行網絡直播和“智慧無錫”手機客戶端直播。
3、3G傳輸
為了適應各種環境下的節目信號傳輸,豐富傳輸手段,我們還加入了一套COMREX的3G傳輸器,通過3G網絡將信號送回信號總控室,與數字微波互為傳輸備份手段。
4、調頻發射
2臺10W的調頻發射機主要用于單純音頻的流動直播。有廣播傳統特色的調頻流動直播可以為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在流動參觀過程中提供整個車隊的流動解說,形式生動、效率高。由于接收方式簡單,還可以為汽車影院這一新興的宣傳娛樂模式提供良好的收聽平臺。特殊時刻還可以成為一個小型的流動應急災備廣播臺,為周圍居民提供防災救災信息。
五、使用效果
無錫廣電全媒體直播車建設前后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以最小的代價,自主完成了系統的改裝、集成和調試。在原有移動演播室車的功能之外增加了流動直播、視音頻信號遠距離傳輸、網絡推送等非常實用的功能。在汽車博覽會、新年音樂會、兩會直播、車友嘉年華以及市政府多次重要的流動直播活動中實現了現場節目采編、傳輸、視音頻流動直播等各項功能的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現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原設計要求。其完備的功能、靈活的使用方式、安全可靠的系統性能令為全媒體態勢下節目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作者:1、方勵剛,男,41歲,無錫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高級工程師
2、符曉明,男,43歲,無錫廣播電視臺技術中心工程師
3、許天,男,28歲,無錫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工程師

全媒體直播車外觀圖

全媒體直播車演播室圖1

全媒體直播車導播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