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新媒體聚焦”欄目創建一周年
很久以前,福特找到“車輪”,之后,代步工具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愛迪生發明電燈,照明工具從此開拓出另一片天空……現在,不同行業融合“融”出“新媒體”,讓傳媒工具從此進入一個新天地。
在大家拿到本期雜志的時候,適逢“新媒體聚焦”一周歲生日。“新媒體聚焦”產生在中共中央“十五”完成與“十一五”開局、廣電總局大力推廣三網融合這一大背景之下,誕生在公交移動電視、網絡電視、手機電視、數字家庭等數字新媒體迅速涌現并且相關政策、技術、運營模式及發展趨勢都成為業界關注焦點的時代,這就賦予了新媒體更多的使命。固然是在多變的年代不妨“短視”,但不管怎樣“短”,新媒體作為“媒體發展的方向”,這一地位不會被取代——這一點,從“數字新媒體”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2006、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BIRTV2006和美國2006NAB展等行業知名展會的被關注程度就可以窺見一斑。新媒體一直在“關注程度股市”一路走高,正值“新媒體聚焦”創辦一周年,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在慶賀之余,還是讓我們一起看看新媒體的下一步怎樣走。
| |
中國廣播電視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 副總經理兼BIRTV組委會副秘書長 胡榮泉 | BIRTV展覽部經理 金英 |
臺網聯動 中央電視臺整合旗下新媒體資源
4月27日,國家廣電總局正式批準中央電視臺開辦以計算機為接收終端的網絡電視業務、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IP電視業務、以手機為接收終端的手機電視業務。據中央電視臺副臺長何宗就介紹,中央電視臺網絡傳播中心成立、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掛牌意味著中央電視臺正式宣布整合央視網絡資源;設立“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的新機制可以更好地利用全臺資源,在技術投入、節目內容、銷售渠道等方面,采用靈活的運作方式。整合后的新央視國際是一個以央視為依托,集新聞、娛樂、服務為一體,具有視聽互動特色的多覆蓋的綜合性網絡新媒體平臺。
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文斌專門針對新媒體下一步發展談了想法,首先,積極整合中央電視臺現有業務:窄帶與寬帶相結合,從只發布中央電視臺新聞資訊到囊括中央、地方各地媒體資源,改版后的網站既有文字新聞又有視頻資訊。其次,利用新技術開發新功能,從單向發布到雙向互動,充分利用央視各方面的資源,推出明星、主持人論壇,名人博客,視頻搜索等網絡新功能。網絡報道與電視報道同步,實現臺網聯動,為世界杯和2008奧運會積累經驗。建設中央電視臺不僅是電視媒體、也是網絡媒體的新形象。第三,積極響應廣電總局的政策,努力推進新媒體建設。積極與電信運營商,電信、IT設備制造商,服務合作伙伴溝通交流,以內容資源為基礎、以共贏為前提把優秀的節目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出去,探索合作各方的利潤支點。
思考未來:中數傳媒強調全程全網、互連互通
中數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向軍認為,數字電視若要快速發展,需要具備以有線、無線、衛星為基礎設施參與到國家信息化建設中去的基本戰略思想。秉承內容、技術、運營三位一體的發展思路。在技術體制和標準方面,要實現業務的互聯互通、整體規劃,眼光要放長遠,避免信息孤島;建設以互動電視、視頻信息為核心的全網架構和全網業務。
| |
中國有線公司兼中數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向軍 | 北廣傳媒數字電視公司總經理 何公明 |
沈向軍總經理高瞻遠矚,提出一系列問題供大家思考。在2010年,廣電數字化已經全部實現,那時電信業的狀態怎樣?廣電所處的狀態又是怎樣?廣電和電信在行業規模、技術方向、企業狀況各自的形態和之間的差距怎樣?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2010年和2015年的新媒體的市場狀況怎樣?
探索合作模式:北廣傳媒在“數字”的方向大步向前
北廣傳媒數字電視公司總經理何公明不無感慨地認為,“數字”是英明的方向。談到今后的發展,他感到如何營造數字新媒體的盈利模式,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進展還不大,說明只依靠廣電的努力還不夠。新媒體的發展需要各個行業在人才、資金和社會資源方面共同投入,大家抱著開放和合作的態度一起搭建平臺,讓各方都有利潤可得,這樣才能發展規模。觀念上的轉變、行業之間的合作和政策上的支持是發展新媒體最重要的三個方面。
新媒體的下一步,說得直白一些,就是社會資源的融會貫通。什么社會資源?多姿多彩的C:Convergence,Content, Communication,Computer,CATV……以及它們相互間的任意排列組合。怎樣才能融會貫通?要謹記于心:任何行業不可以孤立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我”字太大的廣電行業。正是因為有了電信、IT、移動通信等行業與廣電的融合與滲透,才有一個個新技術出生、新產品誕生、新業務產生,當上升到社會大多數人都共同關注、使用的層面時,這些新業務成為一個時期的文化元素被社會各界關注,改變人們的思維,改變人們的生活。在融合的時代,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再孤立地被對待;在“新媒體聚焦”欄目創建一周年之際,“新媒體聚焦”也不希望獨自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