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虛擬現實)和 AR(增強現實)都是提出多年的概念,但最近兩年相應的產品和技術卻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大量的廠商追逐熱點而推出相應的產品,但雷同程度極高,看多了甚至會有疲勞感。
在近期正式開幕的 2015 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高交會)上,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正式在亞太地區啟動關于 VR/AR 的“數字感知計劃(Digital Senses Initiative)”。

很多人會問:什么是IEEE 與 DSI ?
IEEE (the Insiti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技術組織,發表和結集出版的技術文獻和期刊已經覆蓋了電子工程、計算機、通信等領域。其最出名的成果莫過于建立了“IEEE 802(有線與無線的通信標準)”,還有很多其他成果,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DSI(數字感知計劃)則是 IEEE 在確定這將是人類未來其中一個技術發展的方向之后,所推出的為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量身打造的全球協作平臺。通過加強各種機構、公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最終促進與這兩種技術相關的一系列其他產業的市場發展和生態系統建設。
給你全新的視角看世界:VR & AR
雖然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這兩個概念經常被人提起,但是實際上很多人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差別在哪里。這一點 IEEE 數字感知計劃主席袁昱博士也利用 Karl Popper 1978 年發明的三個世界的思維方式進行了說明。

增強現實比較簡單,基本的模式就是虛擬與現實的疊加現實,從而增加人對現實的感知能力。而虛擬現實則根據內容的來源分為兩種。第一種直接從虛擬中生成內容,第二種是將現實虛擬化之后再生成的內容。
兩者的應用區域也有所不同,AR 主要幫助各種設備更好的展現他們的功能,而 VR 設備的應用更加廣泛,從娛樂到教育,科學探險,國防,甚至是醫療都有非常好的前景。
潛力股:光場技術 & 腦機接口
與傳統的攝影攝像技術相比,光場技術更偏向于對現實忠實的記錄,最后再根據用戶的特定需求進行現實的改變還原。我們之前曾經報道了 Lytro 推出的一款光場攝像機,它就能夠提供后期實時渲染的 VR 視角。
而腦機接口的思路則更加前衛,雖然現在各種顯示設備越做越精密,但是依舊有累贅感。腦機接口則是希望通過人腦和機器之間的鏈接,從而直接將影像投射到人的視覺感官上。

IEEE 數字感知計劃主席袁昱博士表示:
“經過多年的發展,數字感知已經到達高速發展的臨界點,IEEE 預見在未來的 5 到 10 年,數字感知將迎來集中爆發期,成為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的顛覆性技術。數字感知計劃(DSI)的啟動,正式希望合各界之力推動 VR 與 AR 的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
Q:VR/AR 在國內非常火,但不同產品之間的相似程度很高,這種現象您怎么看?
袁昱:首先必須要說的是,這種現象并不只是國內有,實際上硅谷現在也存在類似的情況。這一點主要的問題是在于目前擁有相應核心技術的廠商不多,而且硬件也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最終是否成功和產品的具體商業運作模式有很大的關系。
Q:因為第一個問題中提到的現狀,有部分廠商已經選擇了從這個市場中退出。您有什么特別的建議可以給到選擇 VR/AR 作為方向的創業者呢?
袁昱:這一點我覺得最重要是想法。VR/AR 的生態系統非常龐大,除了硬件,內容、使用的社交化等各方面同樣會影響用戶的實際體驗。哪怕硬件全部采用別人的,只要你有應用和平臺能夠吸引到用戶,同樣是有生存空間的。
Q:雖然 VR/AR 非常熱門,但是我們看到實際購買的用戶并不多。您覺得 VR/AR 究竟何時能夠普及到消費級市場呢?
袁昱:這個普及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現在已經在進行的硬件方面的性能提升和成本削減,之后的第二階段的關鍵將轉移到軟件和內容上。我們預估這兩個階段大致需要5年左右,當然也要看未來發展中的實際需求。
Q:其實目前很多 VR/AR 相關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少數幾家大公司手里,他們會愿意參與 IEEE 的整個行業標準制定過程么?
袁昱:行業標準的制定其實對于它們來說也是一個好事。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標準的制定與技術的專利權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哪怕一個專利成為了標準也能夠收取使用費。一旦自己的技術成為了標準,不但能夠收錢,還能保證自己的產品能夠最好的符合標準。整體利益方面非常明顯。
也許你還想問:這樣會不會導致大企業直接主導整個技術的發展?其實制定過程中我們還是非常公平民主的。哪怕你只有一個人,但是你對于整個行業標準的制定同樣是有發話權的,但由于新技術開發的難度,一般來說大公司更有機會拿出最終的解決方案。
統一的行業標準也更容易獲得各個國家地區的法律法規的支持,IEEE 因此也與很多國家的政府機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所以參加 IEEE 的計劃也更容易獲得法律法規上的支持。
預測未來很難,最好的辦法是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