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衛視紛紛出大招強力打造春晚的競爭格局下,北京衛視春晚更講究的是京味、京韻,貼近京城百姓,并邀請黃渤為北京臺春晚推廣大使,還有張衛健、蕭敬騰、賈乃亮、鳳凰傳奇、汪明荃等明星傾情加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臺春晚首次實現4K+HDR技術。1月20日晚19點開始實錄,持續錄制4個小時,本刊記者有幸先睹為快了一場“高清晰、高動態、高亮度”的晚會。
BTV猴年春晚,首次嘗試4K+HDR
步入北京電視臺,我們首先登上索尼4K轉播車,只見索尼公司和北京電視臺的多名技術人員正在為當晚的實錄緊鑼密鼓做準備,各個工位已經就緒,幾天的連續作戰讓他們略顯疲憊。北京臺4K項目負責人趙宏偉已經幾天沒合眼了,我們只能利用工作間隙做一些簡短的采訪。

與其它省臺綜藝晚會4K現場錄制相比,北京臺春晚4K現場錄制最大的亮點,就是第一次將HDR技術應用于4K現場錄制。“現在我們來談超高清,不僅僅是清晰度的提升,還要追求更高的動態、更寬的色域。臺領導也提出了要求,要做出自己的特點,要有新的技術突破。”趙宏偉強調,如何在提高清晰度的同時,將高動態、寬色域的功能也表現出來,又能很好的配合后期制作,是這場春晚錄制的一個重要環節。
以往的高清色域是用ITU-709標準,而超高清色域是ITU-R2020標準。“兩種色域方式我們都做了試驗,并在臺里專門搭建了一個測試環境,可以比較好的反應出兩種方式所帶來的效果,原來在電視色域里表現不出來的東西,在高動態、高色域里都表現出來了。”第一次看到4K HDR的畫面,效果超棒,特別是對于高亮物體的表現力,高光區域非常通透,令人嘆為觀止。再看色域圖,也比原來的電視色域范圍大好多。趙宏偉說,這一功勞要歸功于剛剛安裝的索尼最新的一款B字頭OLED監視器,它帶有HDR顯示功能,否則即使用HDR拍攝的畫面,如果是普通的SDR監視器,看到的是壓縮后的偏灰畫面。
索尼高清影視學院4K資深講師于路這幾天也一直在北京臺現場參與測試,他補充道,錄播有一個好處,就是有了多次拍攝的機會,這樣相同的節目內容可以嘗試不同的方法,比如HDR與SDR的比較測試,你看到的是一個現場實時的高動態范圍的春晚,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那為什么要強調4K+HDR呢?于路進一步解釋:“因為人眼從弱到好容易分別,但從好到更好不容易分別。同樣,我們看SD和看HD區別很大,但看4K和看HD區別不太明顯。如果攝像機是14檔光圈,但監視器是8檔光圈,你看到的畫面就是灰色的,是因為屏幕達不到效果,并沒有看到真正意義上的14檔光圈的寬容度,而索尼旗艦4K監視器BVM-X300能看到亮度層次是普通監視器的10倍以上,它帶來的觀看體驗甚至比分辨率的提升還要震撼。相信隨著HDR電視產品的推出,很快就會吸引大眾的目光,從而對4K高品質節目的需求帶來一股新的熱潮。

BTV春晚舞臺,4K和8K同臺演繹
隨后,趙宏偉帶我們來到北京臺最大的演播劇場,也是BTV春晚的主錄制現場,劇場所有的舞臺都升起來了,場面非常壯觀,舞美燈光璀璨,臺灣著名歌手蕭敬騰正在彩排演練。現場共架設了20個高清機位,包括全景、廣角、特寫、跟蹤、移動等多種鏡頭。
6+2個超高清訊道,索尼4K轉播車在這里被最大化的使用,4個超高清機位中有3個4K機位,1個8K機位,2個高清上變化移動機位,其中索尼4K轉播車支持了三臺4K攝影機F55和HDC4300。趙宏偉指著舞臺正前方的攝影機說:“這是臺里唯一的一臺F65,我們準備嘗試8K春晚錄制,我們想利用一次現場錄制兩種超高清格式,這樣4K和8K都涵蓋了。國際上很多知名廣播機構都非常重視技術的積累,我們也不例外,同時安排4K和8K錄制,就是力圖積累技術。”
春晚現場采用套拍方式,在同一個場景下產生高清和4K兩個版本,2012年世界杯轉播北京臺是采用高標清套拍,這里牽涉到機位的協調,節目的關系平衡,以及燈光布置,在燈光方面還沒有做到完全按超高清方式布置,先滿足高清播出需求。“從第一天器材進場開始,比如路由器是否能到位,電力的功率是否匹配;第二天系統的搭建,選點也是很重要的環節;接下來,我們還集中臺里綜藝攝影編導進行兩天的4K課程培訓,邀請索尼的技術專家現場指導和交流。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內容的傳遞,現場的數據直接進入網絡進行編輯,數字化要求一倍以上的備份,現場20臺高清機位全部進入多軌錄制系統,超高清如何打通流程,讓流程再造,我們也是邊實踐邊探索。”

回顧4K歷程,BTV 敢為人先
提到4K在北京臺的應用,要追述到2009年國慶60周年大閱兵,北京臺最開始接觸4K,是大屏應用。“大閱兵之后,你路過天安門廣場,就會發現紀念碑兩側多了兩塊大屏,那兩塊大屏水平分辨率達到4K,北京市政府要求每天要播放反映祖國人文、風光的內容,這個內容制作任務就落在了北京電視臺。”趙宏偉回顧,為了完成這一政治任務,2010年臺里開始采購4K設備,擁有一整套4K生產流程。后來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會,申奧宣傳片也是北京臺4K大屏應用案例之一,可以說,4K大屏助力了北京冬奧會的申辦成功。“概括起來就是兩個驅動,技術和業務雙驅動,因為我們有業務的需求,所以圍繞需求來開展4K應用。”
從2013年開始,北京臺的一些專題片的制作進入4K流程,臺慶35周年宣傳片是用4K拍攝的,并引進了索尼F55 4K攝影機,將35年來臺里的風采風貌以超高清的方式呈現給觀眾。2014年,北京臺嘗試將4K技術用于常規類節目制作,北京臺收視率較高的本土文化欄目《這里是北京》開始用4K制作。“這是一次很好的嘗試,利用超高清技術服務于日播欄目的探索,相比于幾分鐘的宣傳片,日播節目長達30分鐘,這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次挑戰。”其中《指尖上的挑戰——世界最大手繪唐卡誕生始末》,將數千年文化積淀而成的結晶——唐卡制作過程進行了細膩的展現。作品述說了20多位來自唐卡故鄉青海熱貢的畫師,在150平米的面積,高達6.5米的畫布上,歷時一年半的工期手工繪制世界上最大的唐卡。這部作品榮獲了第二屆索尼4K杯專題類一等獎,連日本評委專家都贊嘆,每一個畫面都經過了精心的考慮,尤其是點睛這一細節,非常有紀實感和藝術性,在光的營造下非常有感染力。趙宏偉的體驗是,利用新技術使得節目質量有了很大的飛躍,并且是無縫地銜接現有的節目制作流程,4K能夠快速轉化為生產力。

展望未來,超高清是北京臺發展的推動力
下一步,北京臺4K發展方向是業內所關注的,新上任的總工辦副主任王立冬解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北京臺處于首都的地位,跟蹤新技術毋庸置疑。從北京臺的技術路線來看,從標清到高清,從3D到4K,始終位于全國前列。要想占據核心的競爭位置,滿足差異化的市場需求,4K是必須的。
王主任介紹,在4K團隊方面,當初設想借著臺里3D的技術團隊,乘勝追擊接過4K接力棒,設想一經提出,立刻得到臺領導的大力支持,各部門也是鼎力配合;在4K產品方面,由總工辦牽頭開展市場調研,不僅關注高端的攝影器材,如F65和F55,也關注中低端的普及型器材,如FS7和FS5,包括4K后期產品和4K存儲產品,索尼有一個強大的優勢是它產品線很齊全,一家公司就可以提供各種產品;在4K建設方面,已經向市政府提交了詳細的規劃,希望得到財政方面的支持;針對4K轉播車,北京臺專門派人到央視了解相關項目進展情況;有關4K頻道,廣電總局在十三五規劃里也鼓勵有條件的省級電視臺開展4K電視試播,是否類似于3D頻道幾家有實力的電視臺合作先開一個4K頻道也在探討中,北京臺還積極跟蹤調研韓國、日本4K頻道的開播模式,包括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都是4K應用的很好契機。

與BTV長期合作,索尼提供全方位支持
索尼高清影視技術學院院長國以均這幾天也一直工作在北京臺4K錄制現場,他稱贊無論是標清、高清,還是3D、包括今天的4K,北京電視臺的節目質量都在全國數一流的,這都是多年的積累,常年的技術創新所帶來的結果。雙方的合作一直都非常好,體現在技術、產品、人員培訓和售后服務等方面,索尼先后為北京電視臺量身打造了高清轉播車、3D轉播車,將來也希望在4K轉播車上密切合作。
北京臺很關注IP架構在4K傳輸上的應用,去年BIRTV期間,在索尼展臺特意參觀了基于4K的 IP傳輸解決方案,隨著IP化技術的日漸成熟,4根線的帶寬問題將得以解決,這樣4K圖像就能暢通無阻地傳輸到觀眾家中。
王立冬稱贊,索尼這一點做的很好,就是所有最新的技術都實時與臺里保持溝通,她還多次到高清影視技術學院與學院的技術人員進行交流和探討,索尼現在也很重視整體解決方案,這一次索尼支持力度非常大,提供實戰的4K平臺,她表示北京臺愿意與索尼一起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