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要從大播出系統調整和改造思路、大播出系統設備與網絡調整和改造要點、江都頻道全程文件化備播途徑、江都頻道編播業務新流程應用要點、江都頻道播出信號傳輸方案、江都頻率播出信號傳輸方案等方面,論述和總結揚州電視臺江都頻道播出系統改造設計與實現情況。
【關鍵詞】 播出系統 全程文件化備播 編播業務流程 “硬盤+藍光盤”播出
1 引言
依據揚州廣電傳媒集團(總臺)關于江都臺深度融合工作要求,為了實現在本部大樓內完成江都頻道電視節目制作、播出和監管的目標,經過研究和論證,我們決定對我臺本部大播出系統進行適當調整和改造,由大播出系統承擔江都頻道全程文件化備播和“硬盤+藍光盤”方式播出任務,以規范江都頻道節目制作、播出和監管等業務流程,保障江都頻道節目播出安全,提升江都頻道節目播出質量,實現江都頻道安全優質播出目標。
2 大播出系統調整和改造思路
對大播出系統進行適當調整和改造,利用調整和改造后的播出通道實現江都頻道電視節目“硬盤+藍光盤”方式播出,江都頻道除《江都新聞》之外的所有自制節目和廣告節目素材將由本部大樓內非編網完成制作,并與媒資庫中外購電視劇及專題節目一道,通過全臺網主干平臺全程文件化推送到播出系統,按照非編制作、MXF文件打包、文件推送、MD5校驗、上載導入、技審、軟審、播前審看、編單、“硬盤+藍光盤”播出、監管等業務流程進行運轉。
3 大播出系統設備與網絡調整和改造要點
3.1視頻服務器主備播出通道
利用原有第3臺機動備播OMNEON MediaDeck5000標清數字視頻服務器和第2臺備播OMNEON MediaDeck5000標清數字視頻服務器中各剩余的1個播出通道(解碼通道、即輸出通道),作為江都頻道播出視頻服務器主備播出通道。
3.2主備播控工作站
新購2臺國產品牌2U工控機作為江都頻道的主備播控工作站,并利用原有備用的1只RS-422控制信號2選1倒換開關用于主備播控工作站的主從倒換。
3.3SDI主備切換器
江都頻道的主切換器利用新購的1只雙電源供電的Miranda 16×4靜凈切換器(含1只由雙電源供電的16×4遙控面板),備切換器由原有Miranda 64×64SDI標清總控矩陣加上其第59路輸出母線擔任,在主切換器出現故障時,可將第59路輸出母線后的跳線6.27的上跳線跳至主切換器PGM輸出母線后的跳線12.08的下跳線,即可由備切換器進行應急切換,并且可以省去主備切換器PGM輸出信號的2×1倒換開關。
圖1 江都頻道SDI信號主備切換器路由示意圖
圖2 江都頻道SDI信號主切換器信號鏈路示意圖
3.4SDI鍵混器
新購1臺奧視DSK50DPii標清SDI PGM 鍵混器(含遙控面板),作為江都頻道的SDI鍵混器,用于疊加江都頻道的臺標和字幕。
3.5SDI臺標機
新購1臺奧視LG60DM標清SDI臺標時鐘發生器,作為江都頻道的臺標機,可接受GPS自動授時。
3.6SDI字幕機
考慮到目前1臺高清SDI字幕機的價格比1臺標清SDI字幕機的價格只高出20%左右,且高清SDI字幕機往往均能向下兼容標清應用,而高清SDI字幕機也符合電視技術發展方向,其服役時間肯定會長于標清SDI字幕機,因此我們選擇新購了1臺高清SDI字幕機。
3.7KVM延長器
利用原有備用的3套KVM延長器,實現將主備播控工作站和SDI字幕機的KVM操作終端從電視播控核心機房延長到操作機房的控制臺。
3.8SDI視頻分配器
利用原有備用的4只Evertz SDI視頻分配器作為江都頻道播出所需的SDI視頻分配器。
3.9應急播出放像機
利用原有備用的2臺藍光放像機作為在線應急播出所需的藍光放像機。
3.10圖像監視器
利用原有1臺備用的3RU機架式7英寸奧視雙聯液晶數字圖像監視器,雙聯均帶A/B路輸入,可監視4路SDI信號,作為2臺在線應急播出藍光放像機的輸出監視器和字幕機的預監監視器及江都頻道PST圖像監視器。利用原有1臺備用的15英寸奧視液晶數字圖像監視器作為江都頻道PGM信號操作控制臺抵近監視器。
利用原有2臺備用的47英寸三菱液晶數字圖像監視器作為電視墻大屏圖像監視器,并利用原有2臺備用的奧視多畫面分割器作為江都頻道的多畫面分割器。
圖3 江都頻道播出控制網絡示意圖
3.11監測報警系統
新購1臺安徽現代DVE-101標清SDI信號自動監測報警器,并利用原有的PC服務器,用來對江都頻道在播的末級主路PGM/SDI數字視頻信號出現的黑場、彩場、彩條、靜幀、圖像或聲音中斷、聲音過低、聲音過高等問題進行自動化監測、報警和記錄,以降低播控值機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監測報警系統的日志可檢索、查看。
3.12監錄系統
利用原有1臺監錄服務器完成對在播節目的收錄,臺內廣告監播人員可被授權按照播后節目單,對已播監錄歸檔的視音頻文件的高低碼流數據進行檢索、查看和下載,高、低碼流數據分別保存7天、90天。
4 江都頻道全程文件化備播途徑
4.1主干平臺互聯途徑
在全臺網環境下,為了滿足播出系統全程文件化和自動化備播需求,我們將播出系統通過兩臺防火墻和兩臺USB擺渡服務器連接上全臺網主干平臺,實現了播出系統通過主干平臺的ESB接口和EMB接口與非編制作網、媒資網、廣告包裝網等系統的文件級互聯,節目素材MXF文件走防火墻通道傳輸到播出主二級存儲系統,元數據XML文件和消息走USB擺渡通道并自動注冊到播出數據庫。正常的備播途徑是待播的成品節目以文件(MPEG-2 IBP@12Mbps碼率MXF文件)形式從全臺網主干平臺備播緩存系統推送到播出主二級存儲系統,其元數據(XML文件)則自動注冊到播出數據庫。
4.2點對點互聯途徑
非編制作網、廣告包裝網等通過數據擺渡網閘經播出系統核心交換機與播出主二級存儲系統之間構建了文件化應急備播通道,實現點對點互聯,用作江都頻道的應急備播途徑,只推送傳輸節目素材MXF文件,其元數據采取在播出環節由人工注冊到播出數據庫,完成節目素材文件化應急備播。對于時效性要求極高的自制節目也可以在臺內非編網下載到藍光盤介質,再送到電視播控機房進行在線應急播出。
5 江都頻道編播業務新流程應用要點
采用大播出系統完成江都頻道全程文件化備播和“硬盤+藍光盤”方式播出,要求江都頻道除《江都新聞》之外的所有自制節目素材均由本部大樓內非編網完成制作,并通過全臺網主干平臺文件化推送到播出系統,按照非編制作、MXF文件打包、文件推送、MD5校驗、上載導入、技審、軟審、播前審看、編單、“硬盤+藍光盤”播出、監管等業務流程進行運轉。
圖4 節目素材文件化編播業務流程示意圖
5.1素材上載導入
節目素材采用上述主干平臺互聯和點對點互聯兩種方式進行MXF文件打包、文件推送、MD5校驗,并上載導入到播出主二級存儲系統和播出主數據庫,對于已經上載的素材必須經過技審、軟審和播前審看之后才能用于節目單編輯和節目播出。
5.2素材管理
通過素材管理軟件可手動對節目素材進行查詢、刪除、修改元數據、生成技審和遷移任務等操作,可以節目單和播出起止日期為依據配置相應策略,由程序自動生成并執行技審、遷移和刪除任務,可手動調整任務優先級,使節目素材MXF文件在播出二級存儲系統和播出視頻服務器之間自動遷移、自動刪除,保證在播出前素材安全有序地準備就緒,并有效地滾動利用存儲空間。
圖5 節目素材文件自動技審和軟審流程示意圖
5.3自動技審
自動技審軟件自動讀取播出主二級存儲系統中的節目素材MXF文件,對視頻黑場、靜幀、彩場、彩條及音頻靜音、爆音、聲音過低、音頻過高等錯誤和AFD信息、MXF文件格式、視音頻碼率、音頻通道數等進行自動檢測和異常報警,自動技審結果和報警信息保存到播出數據庫。
5.4軟審
人工通過軟審工作站和軟審軟件對主二級存儲系統中節目素材MXF文件進行軟審解碼播放審看,完成內容精確打點、元數據修改,同時查看自動技審結果,確認并處理報警信息所報問題。
技審和軟審通過的MXF文件,依據節目單以及備播策略,將被文件遷移執行服務器從主二級存儲系統遷移到主、備、第三備視頻服務器和備二級存儲系統。
5.5播前審看
是指人工通過播前審看軟件在播出前對待播節目單中新遷入視頻服務器中的節目素材進行自動快速解碼預覽,確認待播節目素材在視頻服務器中準備情況和播出效果,保證播出安全,預覽方式可通過軟件配置來選擇整條或頭段、中段、尾段等。
5.6節目段落編輯
是指將上載與審看完畢的多條廣告或宣傳片節目素材編輯成節目段落供編單軟件模塊調用、編輯,此步驟也可以省略。
5.7編單
采取“先上載后編單”方式,編單軟件支持節目單模板導入與編輯,節目單可分檔編輯并在播出時自動連接成完整的節目單進行連續播出。編單人員把編輯好的節目單提交、保存到播出數據庫,在節目單經過審核之后即可提交到播控環節。
5.8播出控制
播出控制軟件界面清晰、簡單、實用,可實現“硬盤+藍光盤”方式播出,備份手段和手動應急處理措施完備,可對節目單進行間隙和超越等時間邏輯檢查,可對視頻服務器中待播節目素材和受控設備(視頻服務器、藍光放像機、靜凈切換器等)狀態、直播線路信號是否已備妥就緒進行實時自動檢測并顯示,異常時可進行聲光報警。
播控工作站正常情況下從數據庫調取、追加節目單到本地并保存,可對在播節目單進行在線修改,可插入、刪除節目素材。在數據庫服務器發生故障或緊急情況下,可以直接在播控程序中在線編輯節目單,還可以通過文件導入節目單。主備數據庫同時發生故障或網絡癱瘓時,不影響已加載到本地的節目單正常播出。
6 江都頻道播出信號傳輸方案
江都頻道電視節目除了《江都新聞》節目還繼續在江都區廣電大樓制作、播出之外,其他節目將全部在本部大樓制作、播出。
6.1傳往本部大樓前端機房方案
本部大樓電視播控機房大播出系統播出的江都頻道主備SDI信號先經過主備SDI-ASI編碼器,編碼成主備ASI/SPTS傳輸流信號,然后由2根數字視頻電纜傳送到本部大樓前端機房,完成復用和IP化封裝等處理后,進入揚州主城區覆蓋網絡和大揚州地區的光纖傳輸干線主備環網。
新購了主備2臺國產SD-SDI至MPEG-2/ASI廣播級編碼器,采用雙電源供電,編碼器符合國標及廣電總局行業標準、兼容相關國際標準,確保廣播級技術性能,具有廣電總局頒發的入網證書及檢測報告,輸出碼率選擇了MPEG-2/4:2:0 MP@ML長GOP/6Mbps。
6.2傳往江都區廣電大樓播控機房方案
(1)江都頻道主路SDI信號
本部大樓電視播控機房大播出系統播出的江都頻道主路SDI信號由原有的一對SDI數字光端機和1根光纖“點對點”地直接傳送到江都區廣電大樓電視播控發射機房,將該主路SDI信號作為其播出系統的主路外來信號源,由自動程序(也可手動人工)控制與《江都新聞》節目信號進行切換,輸出的主備SDI信號在經過與原先同樣的SDI-ASI編碼、復用、IP化封裝等處理后,進入江都城區覆蓋網絡。
(2)江都頻道備路SDI信號
江都頻道備路SDI信號傳往江都區廣電大樓電視播控發射機房采用了不同的路由和異構的設備,由本部大樓前端機房通過大揚州地區的光纖傳輸干線主備環網,傳輸到江都區廣電大樓的TS over IP大節目包的UDP數據(電口),在經過一只新購的廣播級TS over IP數據到SDI信號解碼器之后,輸出一路SDI信號作為其播出系統的備路外來信號源,參與由自動程序(也可手動人工)控制的與《江都新聞》節目信號的切換。
圖6 江都頻道及江都頻率播出信號傳輸方案示意圖
7 江都頻率播出信號傳輸方案
江都頻率調頻廣播節目將全部在本部大樓制作、播出,但是需要傳輸到江都區廣電大樓完成發射。
7.1傳往本部大樓前端機房方案
江都頻率主路AES/EBU數字信號先由本部大樓廣播總控機房通過音頻綜合電纜,送到電視播控機房原有的1只AES/EBU-ASI編碼器和主備復用器,然后由2根數字視頻電纜傳送到本部大樓前端機房完成再復用和IP化封裝等處理后,進入揚州主城區覆蓋網絡和大揚州地區的光纖傳輸干線主備環網。
7.2傳往江都區廣電大樓發射機房方案
(1)江都頻率主路模擬立體聲信號
江都頻率主路AES/EBU數字信號先由本部大樓廣播總控機房通過1根光纖和原有的1對AES/EBU數字光端機送到電視播控機房,光發射機輸入為AES/EBU數字信號,光接收機輸出為模擬立體聲信號,我們將該模擬立體聲信號送到江都頻道的主路SDI數字光發射機,嵌入到SDI信號嵌入音頻group1的ch3和ch4聲道,通過1根光纖“點對點”地直接傳送到江都區廣電大樓電視播控發射機房,由SDI數字光接收機輸出模擬立體聲信號作為江都頻率調頻發射機的主路信號源,實現了江都頻率主路信號和江都頻道主路信號共用1根光纖傳輸。
(2)江都頻率備路模擬立體聲信號
江都頻率備路模擬立體聲信號傳往江都區廣電大樓電視播控發射機房采用了不同的路由和異構的設備,由本部大樓前端機房通過大揚州地區的光纖傳輸干線主備環網,傳輸到江都區廣電大樓的TS over IP大節目包的UDP數據(電口),在經過1只新購的廣播級TS over IP數據到模擬立體聲信號解碼器之后,輸出1路模擬立體聲信號作為江都頻率調頻發射機的備路信號源。新購的1臺廣播級帶1主2備信號源自動切換功能的音頻切換器可以增強主備信號源的互為備份能力。
8 結語
自2015年6月開始實施大播出系統調整和改造、到8月18日正式上線運行以來,江都頻道播出系統運行一直非常穩定,滿足了江都頻道電視節目全程文件化非編制作、備播和“硬盤+藍光盤”播出、傳輸的“安全可靠、高效實用、可管可控、高質量、全功能”等要求,同時順利實現了集團(總臺)一套高標清同播電視節目、五套標清電視節目在本部大樓內電視播控機房完成集中播出和集中監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