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 旗下光電事業處 WitsView 最新大尺寸液晶面板產能調查報告顯示,2016 上半年受南臺灣地震及三星制程轉換不順等沖擊,全球大尺寸面板產能面積約 2.08 億平方米,年成長率 6.6%,預估 2017 年投入面積微幅提升至 2.16 億平方米,年成長率僅 3.9%,將是自 2014 年來產能增加最保守的一年。
WitsView 表示,2017 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雖持續有群創及中國面板廠新產能加入,但受限于量產初期良率的提升速度,及韓廠部分產線的退場機制同步發酵,因此增加的面積幅度較往年保守。
WitsView 指出,韓廠自 2015 年開始積極調整產品組合與OLED 技術開發,選擇性地關閉舊有 a-Si 大尺寸液晶產線也成為最直接的方式。
近年來在 IT 面板需求持續盤底的情況下,2015 年三星顯示器決定結束手中五代線 P5 的生產線,今年上半樂金顯示器也關閉六代線 P6E 的生產,轉而規劃以中小尺寸產品為主的 LTPS 產線,2017 年三星顯示器的五代線 L6 及樂金顯示器的五代線 P4 都將有部分產能停止投產。
電視面板部分,三星顯示器因看重AMOLED 的產品定位,計劃今年第四季底關閉一座七代線廠 L7-1,樂金顯示器則規劃在明年收斂 8.5 代線 P8 10~15% 產能,轉往大尺寸 AMOLED 電視面板發展。

WitsView 表示,明年產能的增加主要來自于群創路竹 8.6 代線、京東方福州 8.5 代線,惠科重慶 8.6 代線。京東方福州廠主要產品為市場較欠缺的 43 英寸為主,相對于該公司擅長生產的 32 英寸及 55 英寸,43 英寸面板的穩定放量仍需時間;至于惠科,由于沒有面板生產經驗,8.6 代線是全新的挑戰,初期所釋出產能恐怕也相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