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的奧運會報道中,稿件需要手寫并需要專門的人員錄入后才可以發稿。有人認為,倫敦奧運會開始真正進入了數字時代,而在如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進一步推進了媒體轉型。新技術的投入帶來的是多形態傳播,大大提升了效率和內容的多樣性,實現了內容的多樣化融合。可以說,每屆奧運會報道形式的變化都是媒體播報形式變化的一個注腳,見證了傳媒的發展。也是一場新聞傳播的新變革。
新媒體時代,如何讓全球觀眾“身臨其境”地欣賞到精彩的比賽呢?
在巴西里約奧運會賽場中出現了那些“黑馬”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黑馬一:智能機器人
機器人寫稿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本屆奧運會報 道,機器人有了更出色的表現,除了寫稿更智能, 還能使拍照視角更靈活,更能解說體育賽事。
今日頭條的頭條實驗室研發的A I機器人 Xiaomingbot(張小明),可以做奧運會乒乓球、 網球、羽毛球和女足的比賽報道。據統計,奧運會 開賽6天以來共生成超200篇簡訊和資訊。據悉, “張小明”通過兩種文本生成技術產出新聞:一 是針對數據庫中表格數據和知識庫生成自然語言 的比賽結果報道,即簡訊;二是利用體育比賽文 字直播精煉合成比賽過程的總結報道,即資訊。 Xiaomingbot對接奧組委的數據庫信息,實時撰寫 新聞稿件,能在2秒內生成并發布——跟電視直播 幾乎同步。Xiaomingbot使用智能選圖技術,實現 了給新聞配圖。除了典型“新聞腔”,還有人格化 播報。

美國《華盛頓郵報》的Heliograf則能報道柔道、跳水、自行車、射擊、舉重、橄欖球、馬術、 賽艇、擊劍等近10個賽事項目。他們注冊了一個 Twitter賬號Post Olympic用以傳達機器人準備好的 的奧運賽場消息。目前這個賬號的內容只是機器人 從運動數據公司stats.com獲取數據,再編輯成短新 聞發布??梢钥吹?,該賬號推文內容十分簡單,只 有對比賽結果的單一描述。
另外,本屆奧運官方攝影合作伙伴、美國新聞 照片巨頭GettyImages也在20個場館中應用全新機器 人拍攝技術。這些智能機器攝像頭能夠為攝像師提 供更豐富的操作選項,既可以預設定攝像頭的拍攝 角度、模式,也可以在比賽過程中遠程控制攝像頭 進行360度的轉動。如安置移動攝像機來跟蹤舉重運 動員在場上的每個時刻,比如運動員手抖了一下, 眉頭皺了一下……觀眾都一覽無遺,觀賽體驗增加 了! 當運動員在場館內不斷移動、畫面需要隨時切 轉時,攝像師可以通過平板設備上對應的軟件,控 制這些智能攝像頭來捕捉特定畫面,從而更加靈活精彩地呈現各個比賽瞬間。
在8月7日凌晨的中國男籃和美國“夢之隊”的 比賽中,百度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度秘”化身為賽 事解說員對中美首戰進行了實況解說。“度秘”能 夠準確描述比賽場面,會用感嘆號的數量表達感情 強烈,添加精彩鏡頭的Gif動圖,它甚至能做出預測 性的語句,“斗膽一猜吧,今天男籃的小伙子最多 輸40分!打得非常棒!加油!”
可以看出,如今各大媒體已經開始意識到人 工智能對人工的替代作用,正在不斷地探索新的嘗 試。但就機器人編輯和主持來看,目前機器人程序 仍有短板。
黑馬二:VR技術
VR已經成為各大企業爭相爭奪的戰場,而對 于媒體而言,VR技術無疑也在改變著新聞的傳播 方式。國內外各大媒體紛紛獻出自己的看家技術, 以里約奧運會的諸多大小熱點為原料,煎炒烹炸出 一場場“VR新聞盛宴”。
本屆奧運會主轉播商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 (OBS)宣布全面采用VR虛擬現實技術,對開幕 式、閉幕式和每天一項關鍵賽事進行VR畫面的轉 播服務,用戶既可以同步收看VR轉播,又可以在 非比賽時間下載觀看該公司提供的相關VR視頻。這樣的做法使得觀眾只需一款兼容的VR設備而不必 親臨現場,就可以切身感受到奧運會比賽的熱烈氣 氛和震撼感。

NBC(美國廣播公司)購買了VR版權并和三 星進行了獨家合作,針對里約奧運會推出85小時的 VR節目,包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男子籃球、 體操、田徑比賽、沙灘排球、跳水、拳擊和擊劍等 項目的精彩片段。NBC奧運頻道總裁加里·森科爾 認為,這次合作將讓受眾“以全新的角度觀賞奧運 開幕式,或者是到科帕卡巴納海灘以沉浸的方式享 受沙灘排球”。當然國外VR轉播不止一家,加拿大 廣播公司CBC已經與Visa和國際奧委會達成合作伙 伴關系,將對巴西奧運會進行360度視頻直播和沉浸 式虛擬現實直播。

黑馬三:360度全景視頻直播
英國廣播公司(B B C)全新視頻應用B B C Sport向用戶提供360度全景觀賽視頻,除了開閉幕 式,還直播體操、拳擊、沙灘排球等多項體育賽 事,向觀眾提供與以往不同的觀賽體驗,四個不同 拍攝角度讓觀眾可以自己選擇觀看自己喜歡的賽 事,并將整個賽場環境盡收眼底,而且會在奧運期 間制作出100小時左右的360度全景視頻直播。

黑馬四:8K極高清
被定義為“未來科技”的8K極高清(3300萬超 高像素)電視技術也出現在本屆奧運會。在日本, 轉播方從7000小時的實況報道中選出130個比賽片 段,制作成8K極高清版本向觀眾輸送。除開幕式和 閉幕式的現場直播,以及游泳、柔道、田徑、籃球 和足球外,ENG攝制組還將捕獲選擇在其他場地運 動,包括重播之后的奧運精神和氛圍。這項推出不 久的8K技術,是當下電視視頻技術的最高水平,其 分辨率是4K電視的4倍。

盡管4K超高清作為普通家庭最先進電視屏幕 技術已經可以達到畫面透徹,人物細微表情呈現清 楚,煙霧、塵土等具有透色效果的畫面真實逼真的 效果,但8K電視技術可以幫助觀眾真正體驗到“世 界觸手可及”的身臨其境之感,對體育賽事盛況轉 播來說具有更強的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目前由于 技術限制,8K技術的全球轉播還未能實現,但可以 預見,未來觀眾在電子屏后觀看體育賽事也會有更 為強烈的臨場感。
黑馬五:奧運報道3.0
一個廣播記者靠一部錄音采訪機走天下已經成 為了歷史。如果把北京奧運會算做最后一屆用傳統 方式報道的奧運會,那么到了倫敦奧運會,微博和 臉書的流行讓奧運新聞報道升級為2.0版,而在里約 奧運會,“奧運新聞報道的3.0時代”來了。每個中 國的新聞媒體都有自己的微信工作聯絡群,微信公 眾賬號和微博報道幾乎成為了第一時間發布新聞的 渠道,而“直播”則是更為超前的報道方式。
在奧運新聞報道瘋狂升級的里約奧運會,中 國國際廣播電臺已經成為了追逐最先進報道方式的 弄潮兒。國際臺廣播節目在里約奧運會期間開通了 視頻直播,在咪咕直播等多個直播平臺上把兩個主 持人原生態的做節目的狀態直播給聽眾。廣播節目 主持人是不是真的只有聲音好聽,顏值不行?國際 臺通過“直播”來滿足老聽眾對主持人工作狀態的 好奇和對節目深度了解的渴望,讓“聽眾”變成了 “觀眾”,同時在直播平臺靠人氣讓更多的人知道 這檔節目,擴大影響力,這就是“奧運新聞報道3.0 時代”的交互性傳播。
聽眾不僅能聽到廣播節目,在手機上看到兩個 不同的視頻信號節目,還能在微博上留言,微信公 眾賬號的文章后評論,還會在虛擬直播間里送花, 這已經不是一檔純粹的廣播節目,節目變得越來越 立體化。
黑馬六:立體直播
奧運報道中央視也頗有新意,媒體融合讓央視 這個傳統機構煥發出新的活力,在央視融媒體矩陣下,里約奧運共派出400多人前方報道團隊,央視 一套、五套、五+和二套四個電視頻道,以及央視 網、央視新聞微信微博、五套客戶端一起呈現全方 位、融媒體的奧運賽事報道。央視奧運APP不僅能 夠多路直播奧運賽事,一線記者、評論員還可以通 過手機上的PGC軟件實時發布最新消息。本屆奧運 會還新增了一系列獨特報道視角,如風景信號、電 視直播不能顧及到的新聞發布會信號,以及VR等 新媒體專屬信號源,實現奧運立體直播。
黑馬七:網紅直播與大數據預測
面對中國現在網紅的熱鬧格局,奧運自然不 會落單,很多視頻網站都已經開啟了網紅直播奧運 之旅。按照某網站的介紹,作為互聯網體育新生力 量,網紅致力于營造“超越現場”的體驗,結合網 紅直播的方式,創造別致的視覺體驗,各個都號稱 “能說會道、顏值擔當”。不過,最可能的網紅依 然要靠運動員,就看誰紅了?
各家互聯網公司都在開展大數據預測奧運成 績。比如,有資訊平臺認為,的興趣引擎通過用戶 這些主動表達興趣的行為和其他點擊、評論及分享 等行為,可以精準反映出網友們對本屆奧運金牌的 預測情況。通俗的講,就是通過用戶對某個項目或 運動員的關注熱度、關注熱度的增幅、相關評論內 容以及機器算法判斷的用戶對奧運賽事的了解程度 等綜合指標,來預測出用戶對運動員在該項目上是 否能夠奪冠的信心。
當然,大數據還可以為體育產業廣告主和品牌 提供數據支持。他們可以借助專題提供的數據,更 深、更直接了解消費者的喜好,準確把握消費者的 需求,以便判斷哪些是他們潛在的最有價值客戶、 相應修改或重新制定產品推廣策略,實現產品的精 準垂直推銷和客戶群體的細分,以期用最低的成本 獲得最好的業績回報。
編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工智能可以使編 輯記者從繁瑣低效的基礎工作中解脫出來,但是, 機器背后還是需要人的參與。360度全景直播、VR 直播、移動直播、衛星直播……直播無疑給眾多 視頻平臺、直播APP帶來了新的生機。放眼未來, “VR+新聞”“VR+傳媒”也將給新聞行業帶來新 的想象空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工智能可以使編 輯記者從繁瑣低效的基礎工作中解脫出來,但是, 機器背后還是需要人的參與。360度全景直播、VR 直播、移動直播、衛星直播……直播無疑給眾多 視頻平臺、直播APP帶來了新的生機。放眼未來, “VR+新聞”“VR+傳媒”也將給新聞行業帶來新 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