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BP社報道】 “我們相信即使在4K(4000×2000像素)時代也Cell可作為解碼器使用”。
在2006年11月15日開幕的有關廣播電視設備的展示會“Inter BEE 2006”上,索尼SVP B&P業務總部副部長尾上善憲在談到索尼集團與IBM和東芝共同開發的微處理器“Cell”的用途時,做出了上述表示。作為電視臺和影像制作公司等的編輯設備,正在考慮將Cell配置到服務器上。
尾上善憲還表示,由于Cell的軟件開發負擔較大,不僅在公司內部,還正在與外部企業進行合作。
以“Post HD”的技術開發為例,希望把4K的幀速率提高至現行的6倍左右。在由美國7家著名電影公司成立的業界團體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 LCC(DCI)制定的數字影院規格中,4K的幀速率為24幀/秒,而索尼將要開發的技術為144幀/秒。
此外,作為基于通信運營商的影像發送、即IPTV業務,索尼還參加了由NTT組織的NGN實驗。索尼在2005年推出了網絡視頻會議系統以及監控攝像機相關產品的通用品牌“IPELA”。IPELA也支持HDTV,尾上善憲期待地表示,“如果像NGN一樣擁有安全通道的話,IPELA也會得到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