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用力?嗯?轻一点原神宵宫,尿口扩张videos,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爆乳接种 ,荡公乱妇HD电影中文字幕


微博

QQ

“廣播電臺數字音頻制作和自動化播出系統”項目技術特點

2006-11-27 本刊編輯部 依馬獅網


    “廣播電臺數字音頻錄音、制作和自動化播出系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聯合杭州聯匯公司、中科院聲學所共同研發。項目獲得“中國新聞技聯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廣電總局科技創新獎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并申報了國家高技術應用部門發展項目,這也是中央電臺申報的第一個國家級科研項目。

    該自動化播出系統的研發在保證廣播電臺安全、高效、可靠播出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壓縮技術新成果,結合中央電臺多年來在數字化改造和自動化播出系統使用、維護的經驗,杭州聯匯公司在自動化播出領域的技術特長,以及中科院聲學所在利用普通聲卡(替代進口專用壓縮解壓縮聲卡)和普通PC機錄制、編輯和播放(合成)MPEG-1 L2音頻文件的技術優勢,在高起點上開發的一套完整的符合國內電臺實際使用要求的自動化播出系統。

    作為該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總結了幾條技術特點如下:
    1.自主設計并實現了波形顯示的數據結構和編輯方法
    利用目前PC機強大的CPU處理能力,用專門設計的自有產權的軟壓縮、軟解壓控件,替代專用硬件DSP;自行設計的波形顯示AEW文件,帶有顯示波形所必須的幅度信息以及其他的定位等相關信息,大小只有實際壓縮數據的數百分之一;可以無限次撤銷(或恢復)編輯動作而不影響音質的編輯結構,編輯程序記錄每一個編輯動作,并由此產生編輯文件(OPL文件);每部分音頻文件都只需要最少次數(一次或不進行)的解壓縮壓縮過程,保證了音質,并且提高了效率。解決了單音軌簡單編輯時(剪切,移動等電臺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操作)的反應速度和音質降低等問題;針對的編輯對象是AEW文件,而不是直接針對音頻文件,所以只需要將AEW文件讀入內存進行波形顯示和編輯操作。對于大數據量音頻文件編輯時,由于不需要將全部音頻文件讀入內存,只在需要播放和合成時才讀入需要的部分,因此內存占用少,反應速度快。

    2.播出站數據庫多指向技術和網絡狀態智能判斷技術
    在系統中,采用了播出工作站數據庫多指向技術。在播出工作站本地硬盤建立本地節目庫,通過節目預載技術,使其和服務器節目庫中若干天的節目內容以及預選類型的音頻節目保持同步,同時利用網絡狀態智能判斷技術,實時監視和判斷當前網絡狀態,當發現播出網絡出現故障時,自動改變音頻文件和數據庫指向,將其指向到播出站本地節目庫,從而保證了工作站的正常播出,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播出的安全性。

    3.音頻節目庫自動實時備份和災難恢復。
    音頻節目庫是播出安全的基礎,通常它存儲在磁盤陣列上,一旦磁盤陣列出現問題,或者是主服務器出現問題,會造成節目庫的癱瘓,進而造成整個電臺的播出數據丟失,造成不可恢復的災難。為了徹底避免這種損失,保證音頻資料的安全,我們設計了音頻節目庫自動備份和災難恢復功能,通過自動備份恢復模塊,根據設定的條件,將資料實時的備份并且恢復到備份服務器上。在正常狀態下,播出系統指向主服務器播出,在服務器出現問題的狀況下,可以立即將整個播出系統切換到備服務器上正常播出。

    4.節目鎖定技術
    很多電臺在實際播出運行中發生過下列情況:制作好的節目還未播出,但卻被他人誤操作覆蓋了;或者在播出的過程中,有其他人正在對該節目進行編輯操作,造成停播、錯播等播出事故。我們針對上述情況,創新性的設計了節目鎖定技術,制作好的待播節目,一旦被編排進正式節目單,即被系統鎖定,無法覆蓋(特殊情況,系統管理員可以強行解鎖),避免了節目被意外更改、刪除,待節目播出后自動解鎖,從而大大保證了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5.音頻數據流多級緩存設計
    由于本系統運行在以太網平臺上,為了防止網絡風暴、網絡堵塞等各種異態環境下,聲音播放的斷續打嗝,專門采用了音頻數據流多級緩存設計,最大緩沖時間可達10秒,有效地保證了音頻信號播出的流暢性。

    6.播出節目時間自動校準技術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播出站死機或緊急更改系統設置等,需要工作人員退出播出工作站進行操作,操作結束后,需要重新登錄,并盡快恢復正常播出。而此時往往需要人為手動拖放進度條,去校準播出時間,效率低,而且準確性差。為此,我們設計了播出節目時間自動校準的功能,一旦登錄進入播出站,工作站會自動比對當前系統母鐘時間,迅速、準確地找到當前播放位置,并開始自動播放,從而最大限度地縮短了播出故障時間,提高了系統的自動恢復能力。

項目管理的體會
    完成一個項目,僅僅依靠優秀的團隊、成熟的技術和工作熱情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加強科學的管理,這是一個項目成敗的關鍵。

    1.項目管理標準化、規范化
    “廣播電臺數字音頻錄音、制作和自動化播出系統”,作為適用于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軟件系統,是隸屬于軟件工程學的范疇。為保證項目的開發、管理規范和高效,項目組在整個項目實施前,參考了《GB8567—88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多媒體數據壓縮標準與實現》、《數字技術:數字視頻和音頻壓縮》、《軟件工程導論》等大量數字音頻壓縮和軟件工程的相關資料、書籍,以軟件工程先進的開發方法來規范整個項目的研發。以軟件工程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指導項目的成本估算、進度計劃、人員管理、質量保證等各方面內容。

     正是科學、規范的項目管理,保證了本項目的順利完成。目前從測試的結果來看,產品的質量穩定、性能優秀,實際的程序編制中的錯誤發生率是很低的,每千條指令的錯誤指令數均在0.5‰以下。開發成本也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

    2.分工明確、緊密協作
    由于整個項目的開發牽涉到三方的合作,跨越北京、杭州兩個城市,為了使整個開發團隊高效運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此,項目組多次開會研究討論,根據各個合作單位的自身特點和優勢,對項目開發的各階段的工作做出了合理、科學的安排。如:針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有多年數字化改造的經驗,對國內、外的各套自動化播出系統的優、缺點,以及國內電臺的業務需求和工作流程、特點,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因此主要負責項目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項目總體協調、進度安排,以及參與合作單位對系統子模塊的開發、測試等項工作。同時針對杭州聯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聲學所各自的技術特點和優勢,安排由杭州聯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系統主要模塊軟件的概要和詳細設計,中科院聲學所主要擔負系統制作子系統的設計編程。對于系統后期的安裝、聯調、測試、查新和評審,則由三個單位共同完成。

    3.項目文檔管理
    項目文檔管理是項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復雜的軟件要讓其他人員讀懂并且理解,除程序代碼外,還應有完備的設計文檔來說明設計思想、設計過程和設計的具體實現技術等相關信息。因此,在一個項目中文檔的創建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它是開發人員相互進行通信以達到協同一致工作的有利工具。而且按要求進度提交指定的文檔,能使軟件生產過程的不可見性變為部分可見,從而便于對軟件生產進度進行管理。最后,通過對提交的文檔進行技術審查和管理審查,可對保證軟件質量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必須做好項目文檔的創建、管理工作。

視聽科技視頻號 廣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