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種多樣的格式、經濟發展、不斷進化的發行生態系統、競爭和對更好節目的需求,正推進亞洲電視、電影和視頻制作新增長周期。
這是亞洲傳媒伙伴公司(MPA)一新調查報告的引人注目的結果,該報告考察了印度、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免費、付費電視和OTT平臺上的行業供需和主要驅動因素。

此調查發現盡管當時依然為這些市場占優勢的觀看平臺,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有負擔得起的高速寬帶,對網絡內容以及積極主動的頻道管理要求對當前的廣播機構越來越重要。
多種內容類型被發現推動免費、付費和OTT服務消費。不過,在很多地區,本地劇目依然是最重要的收視率保證,盡管有故事情節陳舊的擔憂。在印度,去年國產劇占全部電視節目的一半以上。國產連續劇在東南亞也大受歡迎,在越南、泰國和菲律賓分別占電視節目的46%、35%和31%。
與普遍看法大相徑庭的是,體育并非付費電視平臺一個主要觀眾貢獻者,而付費電視平臺上最新的好萊塢電影的受歡迎程度不同市場差別很大。該報告還指出一些OTT平臺正開始在亞洲內容的早期發行窗展開競爭,但不對好萊塢電影,在這方面電影公司依然能夠對大部分市場的付費頻道和付費電視運營商開出高價。MPA預測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
總之,MPA相信廣告支持服務的變現(YouTube例外)正成為一種挑戰。它認為隨著網絡視頻在該地區成規模,可比觀看數據的行業標準對進一步發展YouTube生態系統之外的網絡視頻廣告極為重要。
展望該地區未來增長前景,MPA的“亞洲視頻內容動態”報告補充說嚴重依賴內部團隊的廣播機構有扼殺創意和競爭的危險。另一方面,它警告過多的第三方工作室競爭作品可能擠壓利潤空間。這種趨勢已在印度的電視行業出現,有導致再投資和擴大本土制作資金缺乏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