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里典藏的不只是藝術品
更是一段歷史,一個故事

每年的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并創立的。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確定為“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本次主題關注博物館所發揮的社會作用:博物館努力造福社會,致力于成為促進人類和諧共處的重要場所。
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戴榮里說:“無論是歷史類、藝術類博物館,還是科學與技術類、綜合類博物館,只有對社會開放,與公眾積極互動,才能真正在當下‘活’起來。”
那么博物館如何實現“聲動”地與公眾實現互動呢?
此前,長沙博物館牽手聚音寶,定制了一套專屬的定向聲音解決方案,從而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博物館視聽之旅。
長沙博物館館‘以人文本,服務先行’的管理理念,使其一直緊跟時代潮流,力求用新鮮技術去多維多角度的展示我們古老的文明和文化,給參觀者帶來一場舒適貼心的文化之旅,這是長沙博物館一直以來的訴求和渴望。

▲紅色邊框內為已集成應用的聚音寶
聚音寶團隊傾聽長沙博物館的訴求與愿景,通過實地考察,確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在博物館各放映屏幕上方集成定向音箱聚音寶,加裝紅外感應系統,為博物館提供語音導覽。當參觀人員走進紅外感應區域,聚音寶就會開始自動播放講解;走出紅外感應區域,聚音寶又會自動關閉講解功能。實現了即走即停的新型講解服務,且響應了節能環保的號召。
聚音寶只定向傳播聲音,不產生額外噪音。由于其聲音傳播載體超指向性的傳播特性,使其在10°角內高保真傳播,針對獨立的人群有獨立的音頻,形成沉浸式的聲音覆蓋區域,互不干擾。給參觀者營造了一個安靜舒適、輕松自主的參觀環境,提供一種代入感極強的參觀方式,深刻探尋歷史與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