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BShow6月份在上海落下帷幕,就在產業上下游都還在不遺余力地打造4K生態,力圖完善整個4K產業鏈時,富士康的主秀“8K”主題展示將顯示技術的分辨率戰爭推向了又一個制高點。
富士康集團總裁辦幕僚鄒海明向InfoAV記者透露:與4K相比,8K除了在分辨率上4倍的提升,在色深、色域、對比度方面都會大幅提高,從觀看體驗上來看,由于景深效果更好,8K更能給人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人感受到近似裸眼3D的效果,而且由于是全視角的,不會受限于觀看角度和人數。

富士康強烈看好8K在家庭娛樂和專業領域的應用趨勢,甚至認為未來的家庭娛樂將屬于8K。
但面對4K目前都還沒有大規模應用這一現實,8K的命運遭受了不少業界人士的質疑,不少人認為在大多數的顯示應用領域,尤其是家庭娛樂方面,我們的顯示設備尺寸不會無限制變大,家庭空間更是有所局限的,8K能真正給人帶來多少不同于4K的價值呢?4K究竟會不會成為分辨率的極限?
鄒海明表示:的確,在一定的尺寸范圍內,4K與8K并不會帶來特別大的視覺差別,但當屏幕足夠大時,8K的優勢就逐漸體現出來了。從目前家用電視的發展來看,中國的平均尺寸已經達到50寸,而且平均尺寸每年都在以平均1.7寸的速度提高,也就是說,電視尺寸越來越大這一趨勢是非常確定的,將來4K必然無法滿足很多人的觀看需求。
在專業顯示市場,目前VR/AR應用很多都是以犧牲分辨率為條件的,要實現這些應用的突破,就必須要有高分辨率的顯示技術作為基礎。比如,如果觀眾看到的VR內容是4K的,那么就需要顯示屏分辨率達到8K,如果用的是4K顯示屏,那只能看到2K的VR內容。

在安全監控方面,如果是在較小的范圍內進行人臉識別,2K攝像機就能捕捉到很清晰的人像畫面,但在大型活動賽事上,要想從成千上萬的人群中捕捉到一張人臉,并辨識出來,4K分辨率是做不到的,但8K則完全可以。
又比如,在醫療方面,醫生的手術線往往都是0.02-0.06毫米,這種高精度的操作,如果沒有清楚的視野,是很難進行精準手術的,8K分辨率顯示則完全能給醫生帶來精準的視覺顯示。這在日本已經有實際應用案例。
在一些專業場景的大畫面拍攝上,比如大型運動賽事,有了8K攝像技術,只需幾臺攝像機就能完成拍攝工作,而如果采用4K攝像機可能就需要幾十臺,也不可能會有那么多的最佳位置來放置如此多的攝像機。8K為專業人士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手段。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先生強烈看好8K在各個領域帶來的顯示價值。
8K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但8K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覆蓋了前端顯示、內容制作、信號傳輸和內容存儲等各個環節。富士康在整個生態鏈中是如何布局的呢?
鄒海明介紹,在采集端,富士康投資的8K攝像機公司已經推出了產品,而在顯示端,富士康投資610億的8K液晶面板廠已在廣州增城破土,但要打通8K生態鏈,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解決存儲和傳輸兩方面的技術瓶頸。播放一部3分鐘的幀速率為60P8K分辨率的片子,存儲空間約1.44T,每秒的傳輸速率接近12G,如果是120P標準的內容,每秒傳輸速率能達到24G。而目前5G技術的傳輸速度卻只有10G左右,完全不能夠支撐8K的傳輸速度,而且4K都還沒有可行性的壓縮和解碼標準,更何況8K。
富士康的優勢則在于,與夏普合作后,將自身優勢性的傳輸和存儲技術進行了系統整合,富士康的傳輸技術可以支持100G的傳輸速度,還有能存儲100T的服務器,還配備了GPU式的高運算速率的HPC,這些都是為了支持8K的生態的建設。
從產業上游的影視資源、攝影攝像設備、液晶面板生產,到消費者端的電視產品,富士康與夏普在8K領域的全面布局,依托富士康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與生產大數據的結合,富士康的野心是要占領8K制高點,做標準的制定者。
日前,富士康在廣州投資610億元建設的10.5代8K面板生產線,是郭臺銘在美國投資70億美元建設工廠之外,在中國大陸開建的最大液晶工廠,這個工廠的動工也標志著8K顯示設備正式從實驗室走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