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窗”發行,打破電影盈虧“二八效應”
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曾“吐槽”:每年拍的電影中不虧本能賺錢的太少,盈虧比大概呈“二八效應”。
你對此不要感到吃驚,要知道,能正常上映的電影,還不到拍攝電影總數的十分之一,更還有大量拍都沒拍完,拍到一半就因為各種原因(沒錢了、制片人跑了、投資人被抓了)散班子的。如果全都算下來,盈利的比例還要大大下降。
在王長田看來,多數項目,拍攝計劃公布的那一天就是賠錢的開始。
為何如此?
除了投資費用超支、“撞車”等風險之外,大部分電影由于影院排片周期太短,沒能充分釋放電影產能和電影商業價值。依照我國電影票房費、稅扣減額度及一般分賬比例,電影制作公司的某部作品票房收入需要達到投資金額的4倍或是更多才能確保項目盈利。風霆迅數字娛樂平臺聯合創始人、總裁趙健分析說:國內目前的電影產業仍然以電影在影院的發行收入為電影作品的收入主體,400部左右的國產電影,半數能在影院上映10天左右,能多延長放映一個月的少之又少,排片被擠壓,影院一日游的數不勝數。
反觀運作更加成熟的好萊塢電影,票房火爆的大片所引發的強勁吸金力能擴散到以電影為核心的其他環節,包括DVD銷售、付費電視點播、家庭電影頻道、圖書、玩具、主題公園等等,與此同時,跨界品牌合作,電影IP與商業地產、旅游等行業的融合,所創造的更大規模的產業價值遠高于影片票房產出。
想要追趕,任重道遠。但從可執行層面來說,“通過‘擴窗’發行,延長電影生命周期,是目前最容易最直接的一條舉措。”趙健指出:“電影產業亟需借助一個更寬廣、更精細、更多元的業務平臺,以科學合理的商業模型來完善電影發行生態鏈,延伸電影商業變現周期,而點播影院將起到完善中國電影產業鏈條的作用。”

完善中國電影產業鏈,擴增至少500億收入
何謂“點播影院”?
在繼續下面內容之前,我們先把點播影院的概念捋一捋。因為已經有人在問了:我知道微影院、私人影院,也知道影吧、影咖,點播影院又是啥路子?
點播影院,也被業內人稱為微影院、私人影院、影吧。“DVD錄像廳”作為點播影院早期的雛形,風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實際上,點播影院這個說法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了規范市面上的私人影院、影咖、影吧等場所而提出的,同時也是為了規范電影二級放映市場秩序。”影太極影音創始合伙人周哲生對此進行了說明。他表示,無論是否對影片直接收費,只要在固定封閉的經營場所進行電影放映,均屬于點播影院行業的管理范疇,包括咖啡廳等場所也將會被納入管理,需要獲取放映許可證。如今的點播影院不但能滿足人們私人空間的影院觀影體驗,不受窗口發行限制,擁有更多數量的正版版權片源,合理的價格,滿足了觀眾什么時間看、看什么、與誰一起看的個性化觀影需求。
“點播影院為何能在短短三五年間火爆全國,形成一派欣欣向榮之勢,究根到底還是因為點播影院的出現和發展都是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是符合大眾消費需求和心理的,與電影院、家庭影院三者相互補充,給了我們更為豐富的精神生活和多元化選擇。國家對此也相當看好并會加以規范經營,相信點播影院行業一定會很快迎來良性發展、飛速增長時期。”周哲生強調,“這塊小市場會變成大市場,點播影院將成為中國電影產業中最具發展前景的業務之一,迎來了最好發展時代。”

影太極影音創始合伙人周哲生
我們看到,近幾年智能電視市場發展非常迅速,平板電視尺寸越來越大、清晰度越來越高、價格越來越便宜;激光電視產品近來也氣勢如虹,目標亦瞄準家庭用戶。
其中,互聯網化是助推這種趨勢的重要因素,因為內容來源多了、獲取更加簡單了,內容的質量更好了,客廳,已經成為諸多內容供應商的第二戰場。
但是,無論是通過視頻網站還是IPTV,客廳能帶給觀眾的觀影體驗是無法與影院觀影相提并論的。一方面,影院的大屏幕、立體聲甚至4D等效果所帶來的視聽沖擊和享受就不是一般的家庭影院所能媲美的;另一方面,人是社會性動物,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要求,尤其是對于年輕化群體來說,跟三五好友一起觀影和自己一個人看片相比,肯定更傾向于前者。但是總不會有人喜歡天天把朋友往自己家里帶。
從這方面來講,點播影院的出現就水到渠成了——不受時間空間拘束,獨立的包間甚至是主題包間,數以萬計的片源可供選擇——成為約會、聯誼的好去處,能滿足各種群體的更加個性化的觀影需求。自然也就成為人們選擇這種新型觀影方式的理由。
周哲生進一步分析說:規模方面,點播影院體量選擇可大可小,較為靈活。版權方面,點播影院、點播院線放映、發行的影片需依法通過審查,包括依法獲得公映許可的國內外影片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引進的電影。上述電影均應當獲得合法放映權。內容作為點播影院的經營核心項目,在規范出臺后,將是點播影院和點播院線迫切需要解決問題中的重中之重。播放模式方面,點播影院較之電影院較為靈活,它可以實現實時點播和輪播形式。管理運營方面,掌控點播影院技術系統的軟件平臺將由國家電影行政主管部門所授權管理機構,進行點播影院的票務及經營數據管理。那么總局將以嚴格的技術標準進行篩選,最終會以授權形式進行認證。授權機構將為點播影院、點播院線、放映影片提供唯一性編碼。總局將通過授權機構進行統一化管理及監控,做到每店、每片有據可查。點播影院在經營活動中的觀影、服務、賣品等收入均視為營業活動收入進行上報。相比一級影院來說,點播影院所上報的數據范圍更廣,總局將依據更全面、更準確的數據進行行業管理。監管方面,點播影院和院線歸屬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管理(廣電總局),各縣市的電影主管部門負責區域內點播影院的監督工作。
趙健更是對這一市場做了大膽的預測,“點播影院市場將為中國電影產業增加至少500億的收入規模。”
抓住“后電影發行時代”的機會
這一數字并不是無的放矢。
近幾年,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教育文化娛樂方面的支出也逐漸上升,去影院看場電影也逐漸成為人們休閑消費的主要方式。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111元,其中教育文化娛樂支出1915元,較2015年增長11%。根據藝恩的調研數據顯示,選擇影院時,近40%的消費者對影院休憩空間最為重視,小吃(爆米花、可樂等)、一般餐飲服務(簡餐、咖啡、甜品等)分別位居其后。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更為私人的觀影服務將成為未來影院經營的重點方向。
2016年,中國電影產業進入低增長期。政府加大扶持,使得電影產品供給多元化,但競爭激烈的院線窗口期,使得大部分影片并沒有充分釋放其票房能量。文化娛樂行業加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數字電影點播影院作為一種極具個性化創新觀影的新興影院業態悄然崛起,開啟“后電影發行時代”。
2017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電影產業促進法》更是意義深遠,強調了電影產業在中國文化創意領域中的重要地位。目前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居民的收入水平正逐漸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快速提升,全球最大的中產階級群體正逐步形成,以家庭為核心的娛樂也成為趨勢,單一的娛樂模式將被逐步取代,點播影院將是一個以電影播映為主,涵蓋多種娛樂項目的全新娛樂綜合場所,未來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
“而國家關于點播影院相關政策的出臺也絕非限定了播放的片源和時效性,相反它是給了點播影院一個明確的市場定位,它不再是躲在陽光下,看不到發展前景的小影吧。相關的法規出臺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到這個行業,更多的優質資源進入到這個行業。”周哲生說道。
作為新興的影院業態,它能夠為我們行業發展帶來怎樣的動力?
顯而易見的,點播影院少不了諸如投影機、幕布、擴聲、數字標牌等設備的配置,也必然包括傳輸等周邊配套的部署。有機構預測,未來3-5年,新建點播影院數量將達到30,000家。更有樂觀估計的數據顯示,未來還將會出現10萬家點播影院,甚至可能顛覆傳統電影院模式。
我們來算一筆賬:按照全國共計334個地級行政區劃的數據,每個地級市可以分攤約300家點播影院;這個數目看似比較多,但是如果再將區域細化為2,856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每個縣只有約35家;如果再分攤到鄉鎮一級,計算更發達地區往下攤薄的數字,每個鄉鎮能分攤到一家都不錯了。所以,這個數據并不是異想天開。
僅僅只是從風霆迅數娛平臺來說,趙健透露,一方面努力在豐富點播影院商的經營內容(版權),一方面構建起更加立體的分發渠道(除點播影院外,KTV、網咖等新興多元娛樂場所,以及五星級酒店也可落地),今年有望實現全國30萬個屏幕,1,000萬臺PC單機的覆蓋,一個百億級的后電影擴窗發行市場即將形成。
風霆迅還只是國內運營點播影院的其中一個平臺,從成立至今也不過短短兩年時間,在正確的時間,一幫優秀的人,做起了一件正確的事情,想不成功都難。而影太極涉足點播影院還要更早一些,早在2011-2012年間就創造了很多的私人會所方案,配以酷麗客服務器和播放器實現多房分享高清電影的功能,而其位于湖北武漢的首個影太極點播影院在2013年也正式開業,迄今也已經攻城圈地,將大塊點播影院市場納入版圖。
相互選擇,共同進步
受國家經濟放緩、其他顯示方式的沖擊,近兩年投影廠商的日子不太好過,盡管由于激光機型的提振,市場有所激活,但更多還是呈現了此消彼長的局面。投影廠商急需尋找新的銷售增長點。電影市場的局面也不盡如人意,伴隨著中國新增影院速度逐漸放緩,電影市場也即將迎來票房增長的天花板。如何延長電影商業生命周期,增加變現方式,拓展后電影市場將是未來電影產業的重要課題。
點播影院則是一個很好對接雙方的紐帶和契機!一方敞開了巨大的產品消化胃口,一方能提供新光源、低能耗、小體積的產品方案體驗,可謂相得益彰。
期待點播影院市場繁榮帶來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