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記:
作為一名剛加入Axia公司的新員工,我離開電臺演播室領域已經有陣子了。有關IP-Audio我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在我閱讀有關IP-Audio的產品使用手冊,與一些已經在使用Axia設備的用戶交談時,我很吃驚的發現:IP-Audio絕非僅僅是調音臺的替代工具,它還有許多其他用途。本文將就這一發現展開討論。
僅僅是調音臺?
Axio迄今已經為大大小小的各類電臺電視臺提供了逾200臺IP-Audio調音臺,這使得許多人一談到Axio就會想起我們出色的IP-Audio調音臺。我也是這么認為,而且我詳細許多人與我持相同的觀點。在我剛到Axia后的幾周內,我與之交談的許多人都對我們的Element或Smart Surface調音臺進行了評論。
我現在所了解到的—受那些具有前瞻性思維的客戶的熏陶,是一旦你將音頻帶入以太網領域,你的發揮空間將大大拓寬。這是因為IP-Audio可方便地使用CAT-5或CAT-6電纜、光纖或以太網傳送。從最基本的需求到最復雜的需求,IP-Audio都是您的一個得力的問題解決者。
SNAKES
到目前位置,我所了解的IP-Audio的最基本用途是一種audio snake。Snakes對于遠程傳聲及各種場館(包括室內表演區等)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用一條CAT-5電纜來回傳送多通道的音頻信號,使得安裝和拆卸(特別是經常需要在最后一分鐘改變的場合)非常容易。這對于那些轉播工作人員來說非常實惠,因為CAT-5電纜的卷饒非常容易,不會給他們帶來麻煩。另外,還可以增加電纜線的長度(CAT-5電纜價格便宜,不像多組電纜那樣貴),將音頻圍繞觀眾路由傳送,而不會降低音質。
事實上,Axia產品在最早的應用中有一個就是這樣使用,用戶是Clear Channel屬下的WREO電臺。該臺當時需要一種能在相鄰大樓之間傳送音頻信號的解決方案,最后發現使用Axia音頻節點與光纖鏈接的方式,想怎么工作就怎么工作,而無需為敷設多對電纜管道而勞神。
從圖1可看出,設置非常簡單:Axia節點安裝在需將信號自何處傳至何處的地方,并與媒體變換器連接,后者用光纖連接。每個音頻節點具8路輸入和8路輸出,剛好低于100Mbit的傳送容量,可攜載多達32路立體聲信號。如需傳送8路雙向音頻流,用戶只需增加一個音頻節點并在兩端各安裝一臺以太網切換器即可。
在Axia公司的網站(
www.AxiaAudio.com/news/features/wreo.htm)有一篇采訪WREO電臺總工John Riccio的文章。文章詳細介紹了該臺的安裝情況。更多有關IP-Audio snakes使用方法的信息請瀏覽:
www.AxiaAudio.com/mobility。
連接多樓層和多棟大樓
另有一些用戶一直向我訴說的是,IP-Audio實現了分布于大樓內多樓層或不同大樓內的演播室和技術中心的聯網。其中的一個例子是明尼蘇達州公共廣播電臺。該臺位于圣保羅的幾個新演播室分布于一棟新大樓的兩個樓層。這些演播室不僅需要相互聯網,還必須能夠與設在相鄰大樓內的一些老演播室中的模擬設備交換音頻信號。
相似地,我們還有一些用戶使用Axia IP-Audio設備來來連接發射機房和調諧機房(內安裝有一些衛星或RPU接收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其中的一些用戶對我說,光纖是這類應用最好的傳輸手段,因為它能大大降低潛在的雷電對發射的影響,因為光纖不導電。
我們先來看看明尼蘇達公共廣播電臺的案例。MPR廣播大樓內安裝了一臺中央切換器,這是一臺由Cisco公司生產的負載均衡型刀片服務器。原來的那些需要與新建演播室聯網的老演播室都位于與新大樓僅一墻之隔的鄰近大樓內,因此在中央切換器與服務老演播室的邊緣切換器之間,圍者墻壁構建了一個千兆以太網。這些節點使用CAT-5e電纜與它們的邊緣切換器聯結,邊緣切換器與中央切換器則使用CAT-6電纜聯結,滿足千兆以太網的傳輸需要。
中央切換器還通過千兆以太網與分布于新演播大樓的兩個樓層上的邊緣切換器聯結,如上圖(已大為簡化)所示。(如想了解MPR在新大樓內如何部署IP-Audio的詳情,請瀏覽
www.axiaaudio.com/news/Axis/Axis_2_view.pdf)。
正如前文所說,IP-Audio對于發射機至調諧機房間的音頻傳輸鏈路而言是一種很好的解決避雷問題。Cumulus Media公司設在俄亥俄州Youngstown市的廣播設施包含了針對兩座大樓內的6家電腦臺的播出與制作演播室。此外,它還包括兩座發射機建筑,其中安裝有供其中兩家電臺使用的發射機,以及一些供其他電臺使用的STL和RPU設備,所有這些設備都隸屬于一座700英尺高的廣播發射塔。大樓間的距離在100到200英尺不等,全部使用呈三角分布的銅纜線聯結。每座大樓都具有自己獨立的電源系統。雷電是經常要遇到的問題,此外還要面對一些常見的過壓以及接地問題。
解決的辦法是建設一個處理/數據柜機房,并在該機房與其他演播室和發射大樓之間敷設光纖,消除接地環路問題并幫助削弱雷電引力,以及切斷建筑物之間的導電鏈路。
融合了雙向AES、模擬以及以太網的音頻流必須通過這條光纖傳送,而且,Cumulus的工程師們還發現,他們在廣泛研究了純光纖系統后,Axia IP-Audio以太網架構結合使用光纖鏈路能提供較純光纖系統更好的靈活性。
如圖3所示,每個位置都安裝了Axia音頻節點和配備了GBIC(千兆接口轉換器)的以太網切換器。通過切換器的GBIC接口將所有切換器與光纖連接起來,便在整個大樓內構建出一個Axia音頻分配網。這樣做不僅能實現音頻信號的共享和切換,通過單光纖鏈路的設備控制和LAN局域網通信,哈能消除接地環路問題并有效地削弱雷電現象對本地的損害。
替換聲卡
在這些應用中我發現有一點是最獨特的,即IP-Audio在數字音頻傳輸系統中不需要聲卡,它使用一個驅動程序來路由音頻回放、錄音,并通過PC機的網絡接口卡(NIC)來路由數據/邏輯通道。
客戶們還提醒我說,現在的PC機中很少部分還在提供PCI卡槽,因為PCI標準正逐漸淡出市場,PC機制造商們正轉向新的插槽技術架構。這便產生了一個有關荒廢的問題—當新型高端PC機只提供PCI-Express插槽時您還需要那些PCI聲卡做什么用呢?你是選擇替換掉那些聲卡?還是因為不愿更換聲卡升級機器而選擇繼續使用老式PC機?兩種選擇都不是很好。
他們還提到了聲卡的一些其他缺點,如噪聲大等。我們都知道音頻設備對RF射頻非常敏感,而播出系統依賴的聲卡恰恰處于可以想像到的RF最惡劣的環境—PC機箱內。即使是聲卡的制造商宣稱它們的產品具有出色的信噪比,在置于PC機箱內的RF和EM干擾環境中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另外,還要考慮到,PC機箱內的熱量聚集而對聲卡部件造成的損害,這種損害最終會造成聲卡的不可用,從而必須更換。
客戶們還指出不用聲卡能給他們節省很多資金。不僅這樣,不用聲卡也消除了對矩陣切換器端口(或調音臺輸入模塊)的需要,這也能節省很多開支。因為使用聲卡的情況下,由于一旦這些音頻信號被轉換至以太網,既會成為通用的IP音頻流,需要時要求切換或合成。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