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激光光源的崛起,汞燈走向衰落成為明日黃花。激光擔負的使命除了一改光源市場,還承載了不少新興廠商對改寫投影機市場格局的眾望,固態光源必將一統市場,成為市場一致性預期。
而這一次,HLD光源為固態光源陣營再加了一把火。
短短兩年時間,以NEC、松下、日立、明基等品牌廠商都推出了主流亮度的HLD投影機,處于產業鏈上游的飛利浦、歐司朗、日亞等光源廠商也紛紛加大了HLD光源在投影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力度。“我們正在與更多的品牌投影廠商溝通,很快,市場上將會見到包括臺系、日系、國產品牌等更多的主流投影廠商發力HLD產品”。飛利浦電子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數字投影事業部技術銷售經理李俐對InfoAV表示。

HLD是個什么鬼?
HLD英文全稱是High Lumen Density,更通俗的理解就是我們所說的LED光源的升級版。作為主要的投影固態光源,LED光源對大家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好幾年前LED光源曾在投影和大屏顯示中風靡一時,甚至被市場預期將成為最主要的固態光源,彼時,激光光源投影產品還未現身江湖。
時也事也,受限于LED光源的亮度原因,LED光源的投影機在部分低亮度流明應用中(比如家用,便攜式)玩的風生水起之外,在主流的商教市場難覓蹤影,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純LED作為光源的投影解決方案,整體亮度基本都在1000流明以下,基本徘徊在700流明左右。而要想實現在商教市場的應用,亮度則需要實現幾倍以上的提升。
而這一次,雖說同是LED光源,HLD變換的不僅僅是一個馬甲,而是徹底的亮度提升。如果說多年前的LED光源在投影機解決方案中算是一個失敗的案例,那這一次,HLD將有望徹底翻盤。
行業的發展成為催生HLD在投影領域發展的首要因素。NEC公司投影顯示設備總監李勇表示:LED產業規模非常龐大,2017年全球LED產業達到7,000億規模,發展速度也相當快,每年都是千億級增長。整個行業累積了很好的基礎,不管是針對民用的燈還是顯示器,都已經形成了相當成熟的產業鏈。而且,隨著產品規模的增大,制造成本還會持續走低,LED取代傳統汞燈成為主流光源,這一點是不可回避的行業趨勢。
其次,作為投影顯示光源,HLD的亮度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主流應用需求。在商教市場投影機的亮度覆蓋基本在5,000流明以內,而目前采用HLD作為解決方案的顯示亮度基本都在2,000-5,000流明段。從亮度來看,HLD突破了之前LED的低亮度局限,這樣一來,其LED光源本身的優勢就凸顯出來。

HLD究竟有啥好?
品牌廠商之所以快速認可HLD,跟其顏色和性能表現不無關系。
李俐表示:飛利浦投影事業部走LED光源這條路線,主要原因是LED的色彩表現好。我們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經費,HLD并不是對LED簡單的改造,而是全新的創新,相較于原來的LED芯片,HLD模組最大的優勢就是亮度的大幅提升。HLD的核心技術是芯片里的光棒,光棒里面按照一定的化學工藝填充了轉換的化學物質,光棒上下兩面貼上藍色的LED芯片,發出藍色光并投射到光棒上,再轉換成綠、黃、紅等各種需要的顏色光進行收光,這種架構的好處就是實現了亮度的急劇提升。光源亮度這個技術門檻的突破,讓品牌廠商看到了機會。
其次,HLD采用LED技術,LED本身顏色表現非常好,從色域圖來看,LED覆蓋的范圍比激光更好,不管是紅色還是其他顏色,整體視覺效果都會鮮艷很多(當然,這只是針對單色激光來講的,并不包括雙色和三色激光)。與HLD相比,單色激光的藍色是純激光的,這就導致藍色顯示會偏藍,其物理特性決定了單色激光在其他顏色的整體匹配性上就會弱一些。從色彩均勻性來看,HLD可以說秒殺單色激光。
第三,HLD相較于激光,可以說技術門檻更低一些。飛利浦李俐介紹:激光的光機架構由很多光學元器件組成,光束表現經過光學棱鏡進行折射反射來實現,而HLD 光源光路設計非常簡單,只要紅、藍、綠光投射進通道就可以。從光學架構來講,HLD要簡單容易得多,這也讓更多的品牌廠商更加愿意嘗試這一新技術。
HLD安全性方面的優勢也是主流廠商所看重的。NEC李勇指出,單色激光產品大部分光是熒光,只有藍色是純激光,紅色綠色都是由藍色轉換而成。但只要純激光就會涉及到安全性問題,每款激光投影機都需要進行安全性等級認證,而HLD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激光是波長窄,能量高的光,單色激光中藍色光占比成分多,大家都在講藍光危害,這也成為消費中心中一直存在的顧慮。HLD解決了藍光危害的問題,不管是峰值亮度還是光譜占比中,都做到了低藍光表現。
HLD市場定位
當下的投影機市場堪稱絕對的紅海,要想在本已競爭無比激烈的市場再想實現逆襲,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2,000-5,000流明段的產品更可謂競爭白熱化,臺系、日系、國產,品牌多得手指頭都不夠數,那么,HLD作為近兩年新推出的光源技術,除了我們上面講到的幾方面優勢之外,廠商還看中了啥呢,這些紛紛推出HLD的品牌將如何對其進行市場定位?
飛利浦李俐介紹:品牌廠商會對各種技術進行一些區別定位,比如激光產品會主打長壽命優勢;HLD會貼上色彩表現好、使用安全、易更換的標簽,各個品牌都會有自己的手法來區分HLD與激光產品的市場定位。
比如,NEC就是其中一家對HLD產品有著明確市場目標定位的品牌。李勇告訴InfoAV記者: NEC一直堅持兩條腿走路,是全球幾家投影廠商里既有DLP又有液晶,光源上,既有HLD,又有激光的廠商之一。同步推出不同光源的產品,是希望給市場帶去更多的選擇。NEC內部根據市場的導向和用戶需求的不同,對不同的產品實施差異化定位的。
在認真研究市場后,NEC發現HLD更適合于教育市場,所以推出的第一款HLD產品直接定位于反式短焦投影機。教育用戶有長時間觀看的需求,藍光危害對用戶的心理影響較大,從色彩表現來看,以往的教育用戶往往只注重畫面,亮度,分辨率,很少有人去關注色彩,但實際上,學生也需要上不同的課,色彩也是顯示中非常重要的屬性。通過把高色彩顯示引進教育,NEC希望能提升教育行業的整體顯示色彩水平。
目前,NEC已經退出了3款反射短焦產品,亮度從3,700-4,200流明,基本可以覆蓋80-100寸電子白板這個普遍的教室標準尺寸。
單色激光在教育普及度已經比較高,但仍然有待提升,這就給我們留下了市場空間。當初激光快速被市場認可得益于其長壽命的優勢,而且解決了售后和燈泡問題。而這些優勢,HLD完全具備,加上精準的市場定位,HLD完全有可能后來居上。
“今年,HLD是NEC在教育行業全力力推的主打產品,HLD非常適合于教育市場,將來,NEC還會持續擴展HLD產品線,推出更多長焦和高亮度的產品。”李勇補充道。
廠商們對HLD是自信滿滿,面對著不同技術的投影產品,用戶卻難免產生選擇困難癥。激光很好,HLD也不錯,究竟讓我們如何做出抉擇呢?李俐建議,普通用戶其實不必糾結于投影機采用的技術,而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產品的規格層面比如畫面亮度、顏色鮮艷程度、清晰度、重量、透射比,是否適合自己的應用環境等這些因素。

HLD的最大阻礙
經歷了幾代產品的發展,HLD已經比較成熟了,現階段阻礙HLD發展的難點是什么呢?李勇指出主要存在于光效和光源的利用兩個方面。
目前,HLD的光源效率還不夠高,光源能效就是同樣的電能產生多少亮度的光,從能效比上來講,了解CEL認證的人都知道,1瓦的功率能產生多少流明的亮度直接決定了能效等級,比如每瓦產生12流明亮度就是一級能效,每瓦產生能效大于8流明就是二級能效。目前來看,HLD的光源效率還有待提升。
光源的利用也是現階段HLD的一個軟肋,盡管說整機亮度與面板和機芯等各方面因素都有關系,但光源肯定是起著最根本決作用。在激光光源1萬流明的亮度往往能轉換成5,000-8,000流明的投影機亮度,而HLD則要低不少。
除了技術方面的問題,市場認知也需要一個過程。跟當初激光產品的境遇一樣,當時,教育行業投影機的價格本身已經殺的很低,突然冒出來了激光光源,招投標的成本又大幅提升,在用戶還未對你產生普遍認可的情形下,作為新手當然免不了各種質疑。
HLD如今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市場對這個技術了解還不夠多,能提供HLD產品的品牌為數也不多,為你打CALL的人少,自然需要一個更長的用戶培育周期。
但隨著HLD在光源的不斷成長和改進,會有更多的廠商加入到這個陣營中來,畢竟整個投影圈都希望能有新的光源技術發展起來,這有利于行業的正向優化,也為廠商提供了多一條腿走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