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視覺聽覺的追求總是趨向于真實再現,二維畫面對一般顯示應用而言可以很好的表達所需的中心思想,但在一些特定行業和領域,以及追求感官震撼的娛樂場所等地方,平面圖像就完全無用武之地,所以三維立體投影成為這些領域的必備系統。需要立體投影應用的環境通常包括:航天/航海/汽車等行業的模擬系統,地質探測,藥品,建筑,工程,制造,博物館,科研機構,影院,娛樂等等。以往并不常見的3D顯示方案演示,今年則逐漸開始了熱起來的趨勢。在4月WINCOMN的新品展示會以及不久前剛落幕的ISC上,3D演示都成了吸引觀眾眼球的看點之一。下面將對3D原理,以及最近的幾場演示做個詳細介紹。
3D立體或沉浸環境影像的應用從高端到民用,應用可以說無處不在。高端包括為工業及研究機構提供的基于虛擬現實、模擬防真技術的可視化解決方案,我們日常可接觸到的包括如科普場館等寓教于樂的三維立體顯示。
3D的工作原理
成像技術不斷發展,像素越來越高,我們能夠在更大的屏幕上看到更清晰明亮、色彩豐富、的視頻和圖形,但它們始終有一個限制,即它們是二維的。我們眼睛所看到的真實世界不只是簡單的平面圖像,而是具有景深的立體3維,這種感知3維的能力是視網膜不一致(或稱為左右眼看一個物體位置的輕微偏移)的一個副功能。因此如果要設計一個立體投影系統,它必須要模擬人類在觀看物體時視網膜成像的這種視差。這種感覺暗示我們,看到的就是真實的(或幾乎是真實的),而不是平面的2維的。
設計立體演示的藝術和科技是一門非常復雜精深的學問,生成的立體圖像需要沒有人造痕跡,因為這些人造物體將會破壞立體演示的真實感和所需景深(我們的大腦對人造提示也很敏感)。當然,我們這里只討論最終顯示端的立體投影系統部分。
演示和觀看立體圖像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主動,一種是被動。第一種在觀看時需要特殊眼鏡,這種眼鏡采用簡單的圖像偏光鏡來區分左眼和右眼信息。偏光鏡通過將發散光線分成水平和垂直位面來完成左右眼信息的區分。一個轉換偏光鏡被放在投影鏡頭前用來及時連續地分離左右眼圖像。在這個系統中,眼鏡很便宜,但投影幕必須特定的,以保持光線的極化。
第二種方法是主動的,需要內置液晶(LCD)快門的眼鏡來交替地空白左右眼信息。一個分離的IR發送器發送同步信息到眼鏡。這種方法在技術上更耐用,且投影機必須配備空白間隔的與快門速度相匹配。主動式立體3維的優點是可在任何投影屏幕上來實現。
BARCO
BARCO的立體投影方案覆蓋所有技術,包括--CRT、LCD和DLP,可用于主動或被動立體顯示。其投影方案包括了機械設備和屏幕、自有高質量眼鏡、專用軟件等。下面分別從幾種不同的技術來介紹。
1. 被動3D顯示系統
BARCO的被動立體投影系統基于光極化原理。觀看者帶上一副裝有兩個相反極化濾光器(一個為左,一個為右)的眼鏡來觀看,兩路投影光線被極化,每路只能通過相應的濾光器。采用1臺投影機來實現3D投影時,有BARCO的BarcoReality 908/909/912 CRT投影機,以及DLP技術的GALAXY系列投影機。
采用兩臺投影機來實現時,都在標準刷新率下,1臺顯示左眼信息,另一臺顯示右眼信息。每臺投影機的光路中裝一塊極化濾波器。兩臺投影機的使用可獲得更高的圖像亮度。可以采用2臺CRT投影機方案,雖然CRT投影機在光輸出上比較弱,但卻擁有無與倫比的圖像真實度。BARCO的CRT投影機提供一個可選的機械極化屏幕用于立體顯示,當需要非立體顯示時,也可將濾光器旋轉開。在環境光線較強或屏幕很大時,則使用DLP方案更佳。BARCO的DLP投影機亮度范圍從5000到25000 ANSI流明。但用于立體顯示時有“立體流明”的概念,它大約是ANSI流明的一半值,是真實的亮度值。BARCO的LCD投影機在內部被極化成相應的左右眼信息,無需外部濾光鏡。由于內部極化,使其原始光輸出的70%被保留,它是獲得高立體流明亮度的有效的方法之一。[Page]
線性和圓形(circular)光極化
光波可向任何方向旋轉,在任何給定時刻的特定方向就決定了光波的極化。非極化的光通過起偏鏡,就會生成只有一個方向的光線。通過收集相應的左右眼信息,我們就可以指引不同的兩路信息分別到左右眼,這樣就形成了我們感官上的一種景深。由于人眼自身對極化非常的不敏感,因此改變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