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昌雄
蘇州廣播電視總臺黨委委員總工程師
2020年注定是深藏我們記憶中的一年,“難”是很多人對今年的印象。但正因為困難,才給予了我們迎難而上的機會。今年是蘇州廣電總臺媒體融合全面推向深入的一年,我臺以守正創新的態度,從智慧城市切入,加快技術融合服務,探索出一條城市廣電的媒體融合之路。回顧一年工作,我們主要在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一.匯聚應用服務,推進智慧媒體平臺建設
媒體融合技術平臺的搭建必須腳踏實地。能解決問題的技術才是好的技術,本著梳理業務痛點、解決實際問題的態度,我臺技術人員與記者、采編、運營人員深入協作。通過蘇州廣電“媒體云”,將AI、5G、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運用在內容生產的策、采、編、發、存全流程中,實現媒介資源、生產要素、傳播數據的有效整合,形成了“內容+中臺+服務”的智能化傳播體系,支撐起總臺媒體融合業務的快速發展。 “媒體云”平臺創新實現了多個智能化應用,如基于選題的“快視頻”工具,實現了現場素材同采同傳;智能主播打造了廣播咨詢智能播報的新場景;全網分發平臺以一鍵發布服務覆蓋28個互聯網頭部渠道,智能云媒資充分應用人臉識別能力挖掘媒體資產的新價值。“媒體云”平臺以創新理念及智能化服務能力,入選今年國家廣電總局智慧廣電示范案例生產制播類“優秀獎”。
二.強化資源整合,推動媒體融合的市域一體化建設
蘇州廣電積極輸出定制化的整體解決方案,打通縣級融媒中心與地方政府、服務部門的公共資源等各個環節,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一體化建設,今年以服務蘇州各個融媒體中心建設為抓手,賦能區縣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積極探索區縣媒體融合發展的“蘇南樣本”,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基層落地。同時,我臺還與街道合作開發運營了“住楓橋”App項目,打造了以基層(社區)網格為基礎,以街道和服務中心為樞紐,以服務管理為重點,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的社區服務數字治理新模式。
三.爭取政務資源,探索“新聞+政務服務商務”新模式
我臺今年通過小程序開發了“蘇州錦鯉”活動產品,成為市政府拉動消費的新載體。12月,還承辦了“12.12”線上購物節,通過新聞報道、電視直播、線上直播、線上帶貨等互動形式,打造“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全媒體產品。同時,通過和市政府緊密合作,建設了綜合高效的城市級移動服務總入口項目,整合政府公共服務資源,打造數據智能閉環;通過統一的“技術中臺”和“數據中臺”構建,打造一體化“媒體+”服務智能化技術支撐平臺,增強傳播平臺一站式服務和靈活應對新業務場景能力。蘇州廣電以技術+內容的服務模式積極融入智慧城市建設。
砥礪深耕,篤行致遠。2021年蘇州廣電將繼續積極推進高質量發展,做好城市傳媒深度布局。感謝《傳播與制作》
雜志為廣電技術人搭建起了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分享了很多廣電新技術、新應用和新案例。也祝愿《傳播與制作》在2021年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