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用力?嗯?轻一点原神宵宫,尿口扩张videos,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爆乳接种 ,荡公乱妇HD电影中文字幕


微博

QQ

第五篇 革命性的飛躍 DVCPRO P2超越夢想

2007-09-06 本刊編輯部 依馬獅網


    松下P2卡的推出,可以說是電視前期采集領域的一場革命,它將ENG帶進了ING。而DVCPRO P2的工作流程,實現了AV/IT的完美融合,也實現了廣電人多年的無帶化夢想。
    今年4月1日,松下中國機構有所調整,將原來的松下電器廣播電視系統公司更名為—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營銷總公司廣播電視系統公司營銷公司,由住谷茂樹擔任總經理,旨在從營銷的角度拓展市場和業務。住谷總經理表示,松下新產品重點圍繞高清P2,其亮點是頂級P2 HD高清攝錄一體機,實現全帶寬FULL HD記錄的高清攝像機,采用H.264算法的AVC-I/HD D5格式記錄,松下第一臺達到從攝像機頭拍攝部分、記錄部分、信號輸出,都采用和保持1920×1080分辨率全帶寬記錄,同時由于采用逐行掃描的220萬像素CCD,14bit采樣,從而實現了無濾波全帶寬記錄高清母版圖像質量。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了松下要將DVCPRO P2作為中國市場主推產品的目的。
    另外,國內已經采用DVCPRO P2的用戶一致認為,P2的容量和價格已不是P2瓶頸問題,松下宣布,16G的P2卡已經推出,32G的P2卡11月底即將與用戶見面,可記錄1個小時的50M碼流節目,松下還推出P2 HD五年保修的優惠政策。從2003年至今,P2用戶已經超過150家,2000臺P2設備遍布全國各地。我們選擇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用戶,聽聽他們對P2的應用和體會。


 DVCPRO P2:AV/IT的完美融合


    安徽電視臺:
    P2流程適應全臺一體化網絡
   
安徽電視臺于2006年采購了DVCPRO P2 產品,是國內第一個省級臺P2應用于全臺網的案例。此次采購設備使安徽臺全臺網便捷高效的IT化工作流程擴展到了前期采集階段,設備包括AJ-SPX900MC廣播級攝錄一體機、AG-HVX200掌上高清攝錄一體機、AJ-SPD850MC錄像機和AJ-PCD20MC驅動器等,總計達到60余套DVCPRO P2設備。安徽電視臺網絡化建設不論從規模還是技術都是在全國最領先的電視臺之一。
    IT技術與廣電技術的融合越來越緊密,而且網絡存儲技術、 數字視音頻處理技術和傳輸技術已日臻成熟、完善ENG的視音頻記錄載體已經發生了變化,磁帶和以磁帶為紐帶進行系統間傳送的節目制作方式將會逐漸被淘汰,新媒體記錄介質已成為下一代廣電采編記錄的新載體。但新載體和IT相兼容,要求后期制作和播出必須與之相匹配,因此網絡化勢在必行。
    安徽臺全臺網自2004年開始構建想法,2005年正式開始規劃,網絡以安全播出為前提,節目生產管理規范化為標準,同時由諸多廠家進行合作進行,最終達到互聯互通。安徽臺經過充分和全面地考察,認為半導體新記錄媒體具有上載時間短、壽命長、受環境影響小等因素適合臺里的需求。安徽臺實現數字化后節目的制作質量是得到了提高,但原來沿用傳統的線性制作方式,未能大幅度提高效率。安徽臺認為,網絡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簡化工藝流程,提高制播效率。數字化與網絡化建設過程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可以采用置換和孤島建設的模式,而全臺網絡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由于是非線性、文件化和自動化傳輸的方式,因此對原有生產流程和系統結構進行整體的優化設計,對文件格式、壓縮方法、元數據定義等制訂統一的標準是必要的。安徽臺原來網絡化程度比較低,主要還是以磁帶為主的制作方式,進行全臺網建設不會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經費的浪費。總結來說,以數字化為前提,網絡化為基礎,信息化為目的是我們的工作目標。此次采購的P2設備,使前期采集與后期完全文件化存儲、傳輸很好地接口起來,解決了前期后期之間的上載瓶頸,優化了工作流程,使新聞制作流程更符合我們的需求,提高新聞的時效性,所以我們在新聞制作上首先采用松下P2產品。

    杭州廣電集團總工程師 徐國銀:
    P2和新聞非編網結合使用效果好
   
杭州廣電集團是省會電視臺里首次大規模采用P2用于新聞網絡,從2003年就開始計劃批量更新新聞前期攝像機。若選擇傳統的磁帶記錄媒體攝像機,即使建設非編網絡系統也需要大量的上下載錄像機,前期投入和日常使用維護成本較高。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并和傳統的視音頻技術的日益結合以及當時新的攝像機記錄媒體不斷嘗試的形勢下,我們期待新記錄介質攝像機的成熟,采取加強維護和補充DV攝像機等辦法維持新聞部門的設備需要。
    2005年初杭州電視臺兩個頻道分別于開始試用Sony XDCAM藍光攝錄設備及松下P2攝錄設備。在試用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攝像記者們更喜歡具有中文菜單的P2攝像機,一是操作方便。更改和設置菜單參數靈活,可以任意地刪除多余的素材;二是省電。同樣的電池在P2攝像機上更省電,使用時間長;三是故障率低。主要原因是P2攝錄像設備完全脫離了機械傳動機構。經過試用綜合比較,P2攝錄設備的優勢更明顯。
    為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新記錄介質攝像機的優勢,2005年中,我們決定對新聞前后期設備整體改造,并同步建設新聞非編網絡系統。考慮到非編網廠商對P2和XDCAM的支持情況,我們把新聞前后期和新聞非編網絡的招標評標安排在同一時間,統籌考慮。經過反復論證和評審,最終選擇了P2攝錄設備和大洋IP SAN架構的非編網,兩者都屬于當時最新的設備和系統。不經意之間,杭州電視臺創下了兩個之最:國內首家大批量使用P2設備、國內最大的IP SAN架構的非編制作網新聞非編網。
    從近兩年的使用情況看,P2攝像機穩定可靠,和新聞非編網結合,使用方便快捷,設備投資少,效率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為預防萬一新聞非編網故障,采用編輯好的新聞成片回寫P2、用P2播放機播放的辦法作為備份。
    對于P2攝錄設備,我們考慮得最多的是它的系統性的問題;P2攝錄設備對非編和網絡的依賴性特別強,除了一些開放性的通用接口,建議增加千兆以太網接口,以便于設置IP地址,支持遠程的瀏覽和上下載,更適應網絡化數字化的發展方向;關于P2卡的容量問題,很多兄弟電視臺的領導和同仁都很關心,一張16G的卡,可以記錄32分鐘的50M的節目,其實已經相當于一盒磁帶的記錄容量,對于前期的拍攝,已經達到了要求,我們將P2卡考慮為設備的一部分。對于長期保存的問題,目前形勢下當然考慮媒資系統常用的數據流磁帶。但是有些編輯記者如果要保留自己拍的一些素材,用P2卡保存顯然是不實際的,在媒資系統沒有完善的情況下,對于這種需求,藍光盤也許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遼寧省鐵嶺市電視臺副臺長 高鵬:
    選用P2卡攝像機,實現節目流程IT化
   
鐵嶺電視臺是城市電視臺中最先在全臺網中應用P2。2006年底,在我們設計的電視節目生產流程中,選用松下P2卡設備用于前期采訪拍攝。實現了電視臺整個流程無磁帶、IT化。
    電視臺整個節目生產流程多年來一直無法擺脫磁帶的困擾,由于攝錄像機都存在機械走帶系統,長時間運轉環境影響經常造成機械磨損或指標降低,磁帶也經常出現折損和磁粉脫落等問題,特別是磁鼓等硬件的使用壽命只有1000小時左右,維護維修費用大,取消磁帶一直是電視臺技術人員的夢想。近年來,專業廣電廠家近年來相繼推出了硬盤、光盤、P2卡攝像機等產品,具有IT特性的新媒介攝像機,隨著單體存儲介質容量的增大,價格下降,已突顯出優勢。現在基本上形成了錄像帶、藍光盤、P2卡攝像機三足鼎立局面。
    P2卡攝像機使用半導體記錄介質,具有非線性記錄的便捷性,上下載時間短、沒有機械結構、壽命長、維修費用低,高標清兼容、受環境影響小等特點,P2卡相對硬盤來說,更便捷,抗振動性能更強,不存在物理壞道等問題。
    它基于文件記錄方式和隨機存儲功能,

Panasonic 松下 P2卡

視聽科技視頻號 廣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