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
40個故事
76天拍攝
100年歷史
這個夏天,展開追劇模式,與以往不同的是,既不是追偶像劇,也不是追古裝劇,而是追紅劇,湖南衛視每周一至周四晚播放的建黨百年獻禮劇《理想照耀中國》。
《理想照耀中國》是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組織制作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作品,傅東育擔綱總導演,梁振華任總編劇, 郭廷波、韓可一、洪泠、焦永亮、金曄、毛溦、曲江濤、王碩、王為、王元、姚鉑、趙小鷗、趙小溪、鄭世龍、周滌非、劉國彤擔任導演的百年獻禮劇。
《理想照耀中國》將建黨一百年歷史劃分為革命時期、建設時期、改革時期、復興時期4個階段。該劇用影像濃縮壯麗百年,以1921—2021不同時期的40組人物和閃光故事,記錄中國共產黨誕生一百年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夢不息奮斗的動人征程的故事。

原型人物本色出演 講述最真實的故事
讓原型人物擔任主演,用鏡頭將最真實的故事表達出來。樸實、自然的表演狀態更具感染力,更能打動人心。特別是采用“情景劇”的方式,讓人物在特定的事件中,采用各種視聽綜合手段,創造一種情景交融,聲情并茂的情景,起到了與觀眾共情共鳴。

《磊磊的勛章》講述了劉磊磊從一位懷揣冠軍夢的男子柔道運動員,在國家的需要下轉變身份,成為國家女子柔道隊男陪練的故事。劉磊磊是誰?他是女子柔道訓練館的陪練,他在2001年選上國家隊,本以為可以代表國家參加柔道比賽,沒想到他被選上是因為身形適合當陪練,這一陪練就是16年,劉磊磊他日復一日的被摔,摔出20多個柔道冠軍。
《生命有詩》講述外賣小哥雷海為獲得《中國詩詞大會》冠軍令人驚嘆,雷海為出生在湖南的一個農村,他小時候就很喜歡詩詞,詩詞給他的生活注入活力,成為他每天辛苦奔波的棲息地,給予他樂觀豁達的生活狀態。

《家在玉麥 國是中國》中,普布次仁、赤列白姆、才讓卓瑪三位藏族演員以玉麥鄉鄉民桑杰曲巴及其女兒卓嘎、央宗為人物原型,講述他們以放牧為生,守護祖國國土的愛國故事。
章華妹,浙江溫州人,中國第一個工商個體戶,于1980年12月11日,在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拿到了中國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工商證字第10101號。從《紐扣》我們看到了,溫州人的“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看到了改革開放我國放寬了政策,開放經濟使市場活起來。
實力演員 流量明星 傾情加盟
整劇40個單元,號稱出動了半個娛樂圈——靳東、林永健、郭濤、陸毅、喬振宇、王凱、井柏然、嚴屹寬、張藝興、鄧倫、吳磊、牛駿峰、王一博、王俊凱,趙麗穎、佟麗婭、蔣夢婕、張嘉倪、譚松韻、陳都靈、董璇、李蘭迪、李一桐等幾十位演員傾情出演。
靳東飾演共產黨上海早期發起人,第一個把《共產黨宣言》(英文版)翻譯成中文的陳望道。要建立中國的布爾什維克,這便是陳望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動因。一間柴房、一盞油燈、一塊鋪板、兩條長凳,便開啟了夜以繼日的翻譯工作。100年前,陳望道和他的同伴在《共產黨宣言》里找到了真理。

林永健飾演的爺爺張爵謙巧用“衣冠冢”守護了黨的珍貴資料,這些資料現收藏于中央檔案館、國家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其中《共產黨宣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文全譯本,黨的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部黨章《中國共產黨章程》。

《同行》中,侯明昊和張雪迎演繹 “龍華二十四烈士” 蔡博真、伍仲文在革命激流中的伉儷深情。在蔡博真進入圖書館拿到接頭線索的劇情中,采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方法使觀眾有非常強烈的代 入感。
陳曉主演《越獄》中不忘信仰,堅守革命正義精神的鐵窗詩人——何敬平,在獄中寫下“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把這牢底坐。”不朽詩篇。陳曉對角色的超強感悟力和表現力,將一位視死如歸的革命先烈精神傳遞給觀眾。
《烈性》講述由張藝興飾演的“地雷戰之父”熊大縝,因為目睹中國人面對敵人炮火時束手無策的場景,放棄赴德留學的機會,在冀中革命根據地潛心研制烈性炸藥。

《抉擇》單元,王一博飾演“黃埔三杰”之首蔣先云,王一博身姿挺拔、動作標準,眼神里透露著一股堅定和無畏。王一博把蔣先云有血有肉地演活了,那個英勇就義的蔣先云先生似乎躍然我們眼前。流量并不是貶義詞,他也可以是正能量的,就像王一博自己所說,讓流量配得上正能量。

趙麗穎出現在《希望的田野》單元,飾演村書記雷金玉,帶領家鄉父老脫貧故事。其實很多觀眾是來追趙麗穎才看劇的,沒想到卻被這一個簡短的小故事感動到落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個人內心的渴望,如何才能創造美好生活,趙麗穎詮釋好日子要靠雙手去奮斗。

《天河》中,鄧倫飾演奮斗在紅旗渠建設第一線的水利工程師吳祖太,傳承“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在絕壁穿石,挖渠千里,終于修成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希望的方舟》中,陸毅飾演“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顧方舟,通過回溯其臨危受命研發脊髓灰質炎疫苗的往事,將功績背后顧方舟的執著、犧牲,以及對祖國的真摯情感娓娓道來,并由此展現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堅定信仰和奉獻精神。

《綠皮車》中,董璇飾演7053/7054次原列車長趙新華,時刻堅守崗位給予他人溫暖。董璇細膩地詮釋著趙新華“值得的人生”,三十七歲的年齡跨度,成就最美列車長。

《時光列車》以高鐵為題,講述了高鐵動車組技術專家何秀英為了中國的高鐵建設,舍小家顧大家的故事,高鐵的速度越來越快,縮短了人們出行的時間。
《冰與火》中,郭濤、黃健翔、趙雷棋共同講述軋鋼工人成功轉型為頂級制冰師的勵志故事。放下過往的一切榮譽,從零開始,刻苦練習,勇氣可嘉,正印證了那句老話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王俊凱在《遠方,不遠》單元里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為人物原型,演繹林鳴從化工廠工人成為橋梁設計師的勵志故事。海的另一邊是遠方,港珠澳大橋連接了遠方。

《下一個100年》中王凱飾演故宮文物修復師高飛,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有亮手中,接棒傳統文物修復的技藝,成為故宮文物守護人。
2021年1月31日,《理想照耀中國》在浙江橫店影視城開機,該劇共有40個選題,集結了9746人,用76天拍攝,橫跨28個城市,從冰天雪地拍到春暖花開,于4月19日 殺青。
該劇創新的內容形態,理想主義的精神氣質,民族大義的主題表達,縱橫覆蓋的時空范圍,全媒體平臺的傳播,引起了廣大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共鳴,成為中共百年黨史的形象教科書。
自播出以來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與好評。截至目前,微博話題:#理想照耀中國#閱讀量超過1億。
什么是理想?總編劇梁振華說:“理想是對崇高精神價值的堅貞信仰與熱烈追求,是為民族自強、復興偉業的舍身奉獻,是深耕專業、追求卓越的敬業心,是對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