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G+4K\8K+AI”技術賦能下,北京冬奧會將為世界呈現一場精彩絕倫的比賽,也為5G賦能體育賽事新視聽開啟全新應用場景。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奧林匹克頻道正式開播上線,這是國際上首個以4K超高清和高清標準24小時上星同步播出的專業體育頻道。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IPTV平臺均已上線奧林匹克頻道,覆蓋用戶3億戶。
激動人心的冬奧會即將到來,CCTV-16奧林匹克頻道將為觀眾呈現出哪些特別的精彩?這些 “科技感、未來感”十足的背后又有哪些先進技術和頂級廠家的支持呢?本期我們一起來看看。
演播室+虛擬現實技術
“專業的頻道!豐富的賽事!奧林匹克頻道將見證更多冰雪奇跡!在觀看完總臺以全4K標準制作播出的《藝術里的奧林匹克》之后,有觀眾這樣感嘆!
11月28日,《藝術里的奧林匹克》播出第四期——《畫卷》,帶領觀眾一同欣賞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展開的令世人贊嘆又極具中國審美的巨幅畫卷。利用實景演播室+虛擬現實技術展現“大體育”的藝術氣質。
在總臺“5G+4K\8K+AI”戰略引領下,《藝術里的奧林匹克》最大程度還原了藝術作品的細節。同時,節目利用實景演播室+虛擬現實技術,多維度、動態展現每一件藝術作品,并輔助主持人和專家講解與奧林匹克文化相關的故事。節目中,虛擬藝術館式的演播室被分為訪談區、互動區,各區域運用燈光、布景、特效等手段,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3D建模、真人演繹、二維動畫……融合數字動畫技術和多種藝術表達,節目使“凝固”的藝術品“動”起來——積聚兩千多年力量的《擲鐵餅者》終于擲出了那塊鐵餅。
新聞AI手語主播亮相
11月24日,總臺央視新聞AI手語主播正式亮相正式發布,它的締造者是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

央視新聞AI手語主播用AI發聲,采用語音識別、手語翻譯虛擬人像驅動等技術,可以實現音視頻內容轉化為虛擬數字人手語視頻,將于北京冬奧會開幕當天正式上線,讓聽障群體也能感受冬奧賽事的激情。
除了央視新聞AI手語主播,還有兩位“網紅姐姐”——小C和娜娜。3D超寫實數字人“央視網數字虛擬小編小C”,此前已經在兩會和奧運報道中進行應用。而中俄友好事業和國際傳播領域的創新IP“CGTN虛擬人物娜娜”,運用人工智能、動作捕捉、語音合成等前沿技術合作設計而成,凝結了兩國創新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
自由觀賽視角
5G的信號覆蓋讓世界各地的奧運粉絲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感受運動員的精彩表現。特別值得稱道的便是“自由觀賽視角”,只要動動手指,便可實現無死角觀賽,助您抓住每個精彩瞬間。
在5G環境下,自由交互式技術可實時提供冬奧賽場的比賽畫面,并實現任意視角的自由觀賽。云轉播5G背包,可直接將前端設備采集的視頻信號實時上傳到云平臺;在混合采訪區,利用遠程遙控攝像系統,實現媒體記者跨空間采訪。
“通過云轉播5G背包,可直接將前端設備采集的視頻信號實時上傳到云平臺,實現高清視頻即拍即傳。在混和采訪區,利用遠程遙控攝像系統,實現媒體記者跨空間采訪。”北京冬奧組委技術部部長喻紅表示,云轉播技術在助力遠程編輯制作實現“輕量化”轉播的同時,也有利于疫情防控。
11月8日五棵松體育中心“相約北京”冰球國內測試活動迎來首場賽事,60個5G 8K攝像機呈180度吊裝在館內環形屏下方,進行賽事的全面拍攝,坐席中間還有三個“呆萌”的球形攝像頭,現場的觀賽人員只需掃取二維碼,下載其APP,就可以體驗180度自由視角觀賽和沉浸式直播,實時觀看到賽事精彩瞬間。

過去大家觀看的體育賽事直播畫面,是由導播人員在轉播車上對多路攝像機拍攝的畫面合成的一路信號,導播切什么畫面,大家就只能看到什么畫面。而在5G和互聯網環境下,用戶可以通過手機、VR頭盔和電視大屏實現自由視角和VR直播觀看,突破了傳統固定視角和被動式觀賽,實現用戶自主交互式觀賽體驗。
8K與5G技術相結合,與傳統單視點轉播相比,在數據容量上是數倍甚至數量級的提高,給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北京冬奧會的8K技術升級,可實現用戶交互式、連續自由視點視頻生成與傳輸。
所以說,這些新型觀賽技術能讓觀眾體驗別致的“身臨其境”,甚至會比在現場獲得更自由的觀賽體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