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MI 1.0版本于2002年12月發布,此后的幾年中先后發布了1.1、1.2、1.2a幾個版本,每個版本相對之前的版本都有所改進和增加功能。
HDMI 1.1于2004年5月發布,增加了傳輸DVD-AUDIO音頻格式的功能,并完善了測試規范;2005年8月發布的HDMI 1.2版本,則增加了傳輸SACD音頻格式的功能,除此之外,為了更好的與PC系統兼容,還做了多項改進,以方便與PC系統連接;2005年12月發布的HDMI 1.2a版本則完善了電纜測試規范,并增加了CEC消費電子控制(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功能,通過CEC功能,可以實現AV設備之間的高級控制功能(三星的Anynet+、松下的Viera Link、夏普的AV Link都是通過HDMI CEC功能實現)。之前所有版本的升級都沒有超出人們的想象,像是HDMI組織在順應市場做出的循規蹈矩之事,但2006年6月22日HDMI 1.3版本的誕生,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幾乎是革命性的升級,讓HDMI脫胎換骨,有了與DisplayPort從技術層面上競爭的能力。為什么可以說是脫胎換骨?有哪些巨大的進步?看了下面的具體介紹,您一定會贊同我的看法。
■ 不再受DisplayPort白眼,傳輸速度大躍進:雖然之前所有的HDMI版本均已具有足夠的帶寬傳輸從480i至1080P的現有全部HDTV格式,但是HDMI 1.3卻將其單鏈接帶寬提升到340 MHz(10.2 Gbps) 以支持將來HD顯示設備的需要,例如更高的分辨率、Deep Color和高幀率。此外,建立HDMI 1.3規范是讓將來HDMI版本的速度顯著達到更高的速度。
■ 帶寬高了,Deep Color也有了:HDMI 1.3支持10 位、12位和16位(RGB 或 YCbCr)色深,可極好地表現十億種顏色的空前細致的畫面,而之前 HDMI 規范版本的色深最高為 8 位。
■ 更廣色域:HDMI 1.3新增了對“x.v.Color”(這是描述 IEC 61966-2-4 xvYCC色彩標準的設備名稱)的支持,它去除了現有色彩空間的限制并使得人眼可以觀看任何色彩的顯示。
■ 手持設備也將用上HDMI,新推迷你型接口:隨著HD攝錄一體機和數碼照相機等小型便攜式設備需要HDTV的無縫連通性,HDMI 1.3提供新型、更小的接口選項。更多的小型手持設備,也將能夠搭載HDMI迷你型接口,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部分采用HDMI C型接口的攝像機和照相機。
■ 聲形不再分離,加入唇型同步功能:因為消費電子設備正在使用復雜性不斷提高的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以增強畫面內容的清晰度及細致度,要使顯示設備中的聲音和圖像同步成了一大挑戰。HDMI 1.3 加入了自動音頻視頻同步功能,使設備能完全精確且自動地執行聲音畫面同步。
■ 畫面好了,聲音也要跟上,支持新型HD無損音頻格式:除 HDMI 支持高帶寬的不壓縮數字音頻和所有現有的壓縮格式(例如 Dolby Digital和DTS)的現有性能外,HDMI 1.3還新增了對新型無損壓縮數字音頻格式Dolby TrueHD和 DTS-HD Master Audio的支持。
同之前的HDMI版本一樣,以上提到的這些功能并不是每個廠家的每款產品都會提供,需要具體咨詢制造商后才能得知具體提供哪些功能,很多制造商曾因為這個問題而飽受投訴。HDMI Licensing, LLC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嚴重問題,已經計劃推出類似于“HDMI PRO”之類的標志,讓消費者可以通過簡單的標識,輕松地分辨每款產品具體提供哪些HDMI功能。
HDMI 1.3版本發布已經有一年多時間,面市的發送和接受芯片也已經比較多,SiliconImage、恩智浦、瑞薩、ADI都有相關芯片面市,并已開始大批量供貨,我們一起來看看SiliconImage的相關產品。
SiI9134 - HDMI 1.3 發送芯片
最高支持分辨率: 1080p @ 60Hz ; 720p/1080i @ 120Hz
帶寬: 225MHz
支持業界標準:HDMI 1.3、DVI 1.0、 EIA/CES-861D、HDCP 1.1
SiI9135 - HDMI 接收芯片
最高支持分辨率: 1080p @ 60Hz ; 720p/1080i @ 120Hz[Page]
帶寬: 225MHz
支持業界標準:HDMI 1.3、DVI 1.0、 EIA/CES-861D、HDCP 1.1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于2006年11月11日推出的PLAYSTATION 3游戲機是第一款配備HDMI 1.3接口的消費電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