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MI現在活得很是滋潤,在消費電子領域有如眾星捧月,在PC領域也已逐漸紅火,但其面對的市場并非沒有危機,強勁的競爭對手DisplayPort已箭在弦上,隨時有可能對HDMI的目標市場發起攻擊。HDMI還會繼續紅火下去?還是在DisplayPort的競爭中朝不保夕?讓我們一起帶著這份好奇,來了解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DisplayPort。
DisplayPort作為一項業界標準,起初由ATI 、戴爾、Genesis Microchip 、惠普、Molex、Nvidia、飛利浦、三星、Tyco聯合成立推廣組織并開發出了初始規范,于2005年8月17日提交給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VESA已把DisplayPort規范(該規范包含可選的音頻和內容保護功能)作為業界標準正式發布,并對其進行維護。
DisplayPort 1.0版本于2006年5月發布,此后于2007年4月2日,VESA正式認可了DisplayPort 1.1版本。與DisplayPort 1.0相比,DisplayPort 1.1增加了對HDCP 1.3(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版本協議的支持,以此完善對藍光DVD和HD-DVD的內容保護,這使得DisplayPort與HDMI接口在應用上的差異逐漸縮小。
下面我們來看看DisplayPort有哪些籌碼來和HDMI競爭:
1、 拋棄TMDS,采用MPA微分包架構傳輸結構
DisplayPort從誕生之初,就與之前所有的數字接口劃清界限,它徹底拋棄了大部分知識產權被Silicon Image所掌握的TMDS技術(TMDS即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TMDS是一種微分信號機制,可以將象素數據編碼,并通過串行連接傳遞。TMDS被DVI以及HDMI兩種接口所采用)。那么,DisplayPort采用了哪種傳輸架構呢?答案是“Micro-Packet Architecture微分包架構”,數據以封包方式傳送。有朋友可能有疑慮,因為之前的DVI、HDMI、UDI三種數字接口均采用了TMDS技術來傳輸信號,采用該差分方式傳輸信號占用帶寬小,可靠性高,那么DisplayPort為何要拋開此項技術而采用占用帶寬更多更難控制傳輸即時性的MPA微分包架構傳輸呢?
我們知道,因特網使用的就是封包式傳輸技術,網絡由于帶寬問題而發生擁堵的現象屢見不鮮,更何況DisplayPort面對的應用情況還要添加描述信息,這的確為傳輸的即時性帶來了極大的挑戰,DisplayPort能否勝任視頻傳輸這一重任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開這個謎團。
封包式傳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被證實在確保充足帶寬的基礎上,配以合適的流量管理措施,仍然可以很好地滿足即時性傳輸需求,舉個例子,大家平時上網觀看影片之時,如果服務器端的帶寬充足,并且主機到服務器端的連接順暢,那么我們完全可以流暢地觀看影片,而不會有任何的停頓發生。多項測試均表明,封包式傳輸技術應用于設備與設備、設備內部之間的數據傳輸是完全可行的。并且與交換式傳輸相比,微分包架構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具有優異的可擴展特性,同時傳輸多條視頻流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畫中畫、分屏顯示功能對于DisplayPort而言非常容易實現,一條DisplayPort連接線最高可支持6條1080i或3條1080p視頻流,原因是DisplayPort可以在同一組Lane/Link(通道/連線)內傳輸多組視頻,而這一切,都得益于微分包架構的傳輸彈性。反觀采用TMDS的DVI以及HDMI接口,則只能在一組Link內傳輸一組視頻信號了。
2、Main Link加Auxiliary Channel—輕松實現超高帶寬!最大程度實現周邊設備整合!
DisplayPort的傳輸介面主要由兩部分組成:Main Link(主連線)和Auxiliary Channel(輔助通道)。Main Link負責視頻內容的傳輸,屬于高速的單向傳輸,而Auxiliary Channel則負責內容之外的輔助信息傳輸,比如狀態信息、控制命令、音頻信息等,屬于低速率的雙向傳輸,該通道可用來對一些周邊的低速傳輸設備進行連接整合。
Main Link由1至4組不等的通道所構成,每組通道均是由成對的線路所構成,之所以這樣,是為了滿足差動信號傳輸的要求。DisplayPort利用了目前工作速率為2.5Gbps的PCI Express的電氣層,每個通道的傳輸速率可達2.7Gbps(可視需求選用較低速率1.62Gbps),從而四組通道總共的傳輸速率可達10.8Gbps,即使相比HDMI 1.3版本的10.2Gbps也仍然具有優勢。更鼓舞人心的消息是,VESA在DisplayPort的未來版本規劃中,有可能將其傳輸速度提高一倍,很可能與下一代5Gbps的PCI Express標準同步推出。
[Page]
DisplayPort采用了ANSI 8B/10B編碼法,該種編碼方法把一個8比特字節編碼為兩個十比特字符,用于平衡高速傳輸比特流中1和0的數量,從而確保傳輸的精確性。由于將時脈信號直接與視頻信號共混傳輸,由此可以省去額外設置時脈線路的需要,相比DVI與HDMI單獨設有一條時脈線路的做法,DisplayPort在抗電磁干擾方面會有更為優異的表現。
超高的帶寬,為DisplayPort拓寬了應用范圍,能夠滿足各種視頻應用的需求,現已應用的任何像素深度(Pixel Depth)、分辨率(Re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