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部紀實影片的拍攝有哪些容易忽視的操作?
- 在充滿未知的紀實跟拍中,如何最大程度保護現場氛圍不被拍攝者所破壞?
- 人文紀錄片的思想內容與拍攝技術手段之間,又有怎樣微妙的關系?
本期專訪,一位有十多年紀錄片創作經驗的導演,將結合EOS C70的拍攝過程,分享他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Q:首先請為我們介紹一下您主要的創作類型及作品風格。
A:我從事了10年的紀錄片創作工作,人文紀實風格的居多,題材上側重于時代發展進程中層次豐富的人物故事以及文化現象。

工作照
Q:是基于怎樣的契機與靈感進行創作的呢?
A:青年時期受到了很多優秀作者的紀錄片的影響,一直希望能將攝影機當作自己觀看和探尋世界的方式。透過取景器,構建個人表達的空間。
Q:是出于怎樣的考量決定選擇EOS C70作為拍攝主機型?
A:攝影機需要伴隨導演進入不同的場景,同時盡量不去影響現場原本的氛圍,這意味著需要大量手持跟拍。EOS C70在這方面當仁不讓——它體積小巧,不會給被拍攝者以外觀和技術層面的壓力,握持舒適踏實,著力自然。加上自動對焦、ND濾鏡、專業音頻模塊等實用配置,EOS C70在我看來,就成了紀實類作品拍攝的最佳搭檔。

工作照
Q:在人文紀錄片拍攝中存在哪些痛點?EOS C70在解決這些功能痛點上有何助益?
A:人文紀錄片不同于媒體專題片或者紀錄電影,它在拍攝時的未知性更強,情緒和氛圍的營造更多依賴不可過分干預的第一現場,有些情況甚至必須一次成形,不可重來。這就對創作者現場捕捉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我們曾經跟拍一位傳拓師傅在山林中尋找摩崖石刻的過程,山路崎嶇,不知道是否會有收獲,更不可能擺拍他找到石刻后假裝“驚喜”的過程。在使用EOS C70跟拍的過程中,我首先打開了預錄制功能,這樣可以保證在按下開機鍵前3秒的內容被錄制進來,最大程度地保護重要場景。不久之后他找到了摩崖石刻,但是那里光線強烈,在不改變景深的情況下,使用EOS C70的內置ND濾鏡,將曝光調整到位及時抓拍,EOS C70在每一個技術環節上都默默解決了問題,傳拓師傅的情緒也一氣呵成,沒有被我們的拍攝打斷和影響到。

工作照
Q:結合您的拍攝經驗,請為我們分享一下EOS C70在成片質感、顏色與畫質上的表現。
A:EOS C70上我使用最多的色彩模式是Canon Log 2,配合佳能的雙增益成像(Dual Gain Output,簡稱DGO)技術的新型CMOS影像傳感器,使得畫面寬容度高,過渡自然,色彩呈現一種扎實樸素的質感,后期也有充足的調色空間。在急于出片的情況下,我會選擇BT.709 Wide DR模式,它比一般的BT.709色域有更高的動態范圍,同時也免去后期調色的步驟。

使用EOS C70拍攝的視頻截圖
Q:人文紀錄片中對人物的刻畫非常關鍵,EOS C70在人像拍攝中表現如何?
A:EOS C70的對焦提供了人臉自動識別功能,還可以選擇僅限面部對焦,這個選項對人物紀錄片的拍攝來說,十分可靠,它可以避免人物出畫后攝影機尋找新的焦點,從而來回拉風箱*的情況。人物出畫,焦點還在原位,人物隨時回到畫面中,焦點就繼續鎖定人臉,這是一種符合邏輯的焦點模式。而提到人物膚色還原,這是佳能一直以來被公認的強項,不多贅述。
* 當自動對焦無法對準時,鏡頭前后來回反復對焦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對暗處或反差很小的地方對焦時容易發生,小于鏡頭的最小對焦距離無法合焦時也會發生。

使用EOS C70拍攝的視頻截圖
Q: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常常有“單兵作戰”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EOS C70讓您印象深刻的功能特性有哪些?
A:單兵作戰中,EOS C70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強大功能——錄音。在講述故事方面,聲音有時比畫面更有感染力,尤其在敘事方面,聲音能更有效影響我們的情緒。EOS C70的機身體積接近單反,但是并沒有閹割專業電影機的音頻模塊。紀實跟拍時,經常來不及事先準備領夾麥克風,有的場景下,領夾麥克風的出現甚至會破壞真實感,讓觀眾感到那是拍攝雙方的“合謀”。吊桿話筒當然是更專業的選擇,不過它“張揚”的樣子,加上錄音師的在場,先不談人力成本,這些拍攝條件都會對被拍攝者產生影響。我在使用EOS C70拍攝這類進行時態的內容時,會選用一支強指向的電容話筒,通過Mini-XLR轉接頭直接輸入EOS C70機身,開啟48V幻象供電,在1.5米內的人物收聲質感很好,富有層次。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我再將無線領夾麥克風輸入,保一路人聲的音軌——相當于有一個無形的錄音師時刻在保證著人物的聲音,而攝影機則還可以通過機頭的內置麥克風,捕捉更多角度和場景下更豐富的聲音,在后期形成出色的聲音場域。當然,作為一款電影機,以上錄音功能并不特殊,但是難在如此小體積的情況下,它絲毫沒有在專業性上打折和妥協。

攝影機EOS C70
此外,EOS C70搭載了組合式影像防抖,帶有防抖功能的RF鏡頭與EOS C70機身防抖進行協同控制,防抖效果非常好。在單兵手持拍攝過程中,稍加練習,即可拍攝出帶有一點自然抖動且符合人眼習慣的有呼吸感的鏡頭。當然,選擇一款手持穩定器更可達成非常穩的畫面效果。

攝影機EOS C70
單兵作戰中,還有兩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電池,使用一塊BP-A60電池連續不間斷記錄基本可以滿足約6小時左右的拍攝需求(記錄格式不同,時間也會不同)。另一個是存儲方式上,EOS C70采用經濟實惠的SD卡,在大多數的使用場景下,V90卡就可以任意馳騁。雙SD卡槽可同時記錄不同的格式,或者不同的分辨率,亦或者是同時記錄逐行影像和隔行影像,還有同步記錄正片和代理文件和不同壓縮方式影像的同時記錄等等,多種記錄組合使拍攝效率大大提高。
Q:能否為我們分享一些小團隊跟拍的創作經驗?
A:小團隊跟拍方面,我堅持器材要精簡,要小型化,一些類似這樣的院線紀錄片佳作甚至都來自消費級的相機。我理解那其中的微妙——紀錄片的創作,并非是一種“行活兒”的手藝,它更像是一種身在未知現場的即興創作,于瑣碎的生活細節和進程中,感受那種不期而至的隱喻和觸動,然后像街頭攝影師一樣,快速捕捉,并且不驚擾他人。如果說在某些商業項目中,攝影機需要組裝各種配件以彰顯它的功能強大,那么在小團隊紀錄片創作中,弱化器材的存在感,更多給予拍攝對象的是人文關懷而非一門心思拍拍停停擺弄設備,從這個程度上說,是技術手段反過來決定了內容的呈現。

工作照
Q:對于素材的存儲與后期剪輯,您采取的是什么方案?
A:我使用兩張V90卡拍攝,出片周期短的情況下,會使用副卡錄制一份代理文件,免去后期生成代理文件的麻煩。

工作照
值得一提的是,EOS C70今年升級了固件,可以內錄Cinema RAW Light文件,原本我認為Cinema RAW Light文件的意義更多體現在商業片拍攝中,實際使用中,我發現它對紀錄片拍攝甚至更友好。我常用Cinema RAW light格式,它的碼率在4K 25P情況下碼率只有269Mbps,它對于上述需要一次成形的強紀實場景拍攝來說,提供了兜底的畫質方案。場景變化,色溫、光比難以捉摸,Cinema RAW light格式幫助我們最大程度把現場信息收納進來,后期在需要時,它能釋放出驚喜,變廢為寶。
-點擊即可下載EOS C70固件版本1.0.31-。

我使用達芬奇軟件進行剪輯,達芬奇從17版本以后增加了廣色域的色彩管理模式,使用不同品牌的機型拍攝的素材時,輸入對應的色彩模式,達芬奇會盡量統一這些素材的色彩,非常實用。然后鏈接到EOS C70副卡的代理文件,一口氣剪完,不卡頓。

在我使用EOS C70拍攝的一年多時間里,它一直都是一個沉默可靠的小伙伴,無論是在南方的高溫天,還是在北方的暴雨里,它都能全程響應,毫不含糊。它像是專門為了小團隊甚至單人拍攝而設計,尤其適合紀錄片創作,它會不時“提醒”著創作者,去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風景和故事吧——那里透露著生活的趣味與真相。
*作者:張陽,紀錄片導演,主創作品《狗命》曾獲中國電視紀錄片盛典十優作品;《吳門琴話》獲首屆華語音樂影像志金獎;《果果的譯語世界》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短紀錄片提名獎、粵港澳大灣區公益微電影大賽金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