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烏爾善導演的《封神》新消息如約而至,官宣《封神第一部》將于7月20日上映,并發布2分鐘的預告片。

《封神》片方不但講究儀式感、看重節氣,而且還挺喜歡算日子,6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九個節氣“芒種”,而且這一天也有六六大順之意。
能和觀眾見面不容易,算起來,烏爾善的《封神三部曲》從構思到上映,已經9年時間。

早在2014年,烏爾善就開始構思《封神三部曲》,接著經過長達4年的籌備,完成演員選拔和培訓。2018年9月5日電影正式在青島東方影都開機(郭帆的《流浪地球》系列也是在這拍的),當時出品方北京文化的制片人杜楊發文寫道:“五年,1800天,那么多路,我們選了一條最難的,偶爾低頭看路,大部分時間咬牙前行,今天,我們開始了。”

之后電影宣布定檔2020年暑假,結果跳票后就沒了消息。
可以說,《封神三部曲》是影迷們最期待且遲遲沒能等來的系列電影。

一方面,這個系列電影投資巨大,是目前國產電影陣營中投資最大的系列電影。此前制片方曾透露,《封神三部曲》總投資高達30億,平均一部10億的制作成本,單部制片成本就遠超郭帆的《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2》,而且還沒算宣發費用。
高昂的制作成本時開機照就能看出端倪,相機要放到很遠才能容納下片場數百人,他們身后則是數個大型吊車。


為了營造真實感,電影搭建大量實景,幾乎是請了一個大型建筑隊,甚至烏爾善和主演黃渤去看片場,都要戴著安全帽。
一些沒有辦法搭建玄幻場景,就用藍幕和綠幕拍攝,從幕后花絮來看,后期摳圖做特效絕對是大工程。
拍攝上《封神三部曲》走的也不是“野路子”,而是參考好萊塢電影,科學安排、合理規劃,每天拍攝控制在12小時,力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拍攝,烏爾善注重細節,能實拍就不用特效,比如演員身上的火。

不過說實話,一個項目拖的時間太長終究不是好事。從2018年開機,到2023年這六年間,市場變化很大,觀眾品位提升,除了漫威的大片攻占市場外,郭帆的《流浪地球》系列也將國產電影的制作水準推上新高度,“過時”的《封神三部曲》還能打嗎?
看完定檔發布的2分鐘預告片,我放心了。

不得不說,預告片質感很好。第一個鏡頭是飄在半天的雪花和眉眼特寫,纖毫畢現,非常有質感,說明電影的特效妝不用擔心,應該是到位的。
接著黃渤飾演的姜子牙登場,給紂王獻上封神榜。預告片中的黃渤銀發白須、仙風道骨,妝發帶感,完全沒有了黃渤本人的喜感和偶像濾鏡。


接著商王殷壽登場,如果不對照演員表,還真看不出是費翔。后面李雪健飾演的姬昌、夏雨飾演的申公豹等角色逐一登場,電影陣容強大。

除了演員之外,預告片的整體質感很好,搭景、美術和特效制作方面,配得上《封神榜》這樣格局宏大的神話故事,而且通過預告片能感覺到其實在故事走向上有很大膽的改編,《封神第一部》的故事核心可能集中在封神榜的爭奪,以及朝堂權力之爭上。
整體來說,2分鐘的預告片《封神第一部》讓人感覺電影制作精良、氣勢恢宏,不負觀眾多年期待,希望能成為與《魔戒》比肩的國產神話巨作吧!

并且,看完預告片,基本不用擔心電影票房了。對標《流浪地球》系列,科幻和中國傳統神話故事都是觀眾喜愛的題材,受眾面廣,相比來說《封神榜》的IP更占優勢。演員陣容上《封神第一部》更強一些,制作方面又不比《流浪地球》差,因此對標《流浪地球》系列的票房,保守估計《封神三部曲》加起來超過100億問題不大。
當然,片方的壓力是巨大的,總30億的投資,算上宣發費用,如果三部拿到100億的票房也就剛剛回本,而且第一部的成績非常重要,期待電影上映、預祝票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