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末的臨近,大洋的喜訊紛至沓來:由中科大洋公司負責總體設計和集成的中央電視臺全臺節目交換緩存系統日前試運行正式啟動。至此,自06年開始的中央電視臺全臺節目交換緩存系統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洋與中央電視臺的合作又譜一段新佳話。
作為中國國家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的數字化網絡化建設代表了國內廣電行業的最高水平,在世界上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隨著業務進一步發展,中央電視臺提出了建立全臺節目交換緩存系統,完成現有子系統互聯互通,實現數字化文件化播出的構想。由于各個子系統是由不同廠家在不同時期設計實施,需要全盤考慮現有系統的實際情況,避免對業務應用造成影響,該系統的搭建具有極高的實施難度。
大洋在與中央臺進行了細致的溝通后,決定通過SATA系統建設,采用FTP、WebService等信息通訊技術,將臺內現行的廣經中心節目制作系統、中國廣播電視音像資料館系統、體育中心節目制作系統、總控硬盤播出系統、Avid制作網、Apple高清編輯網和節目生產管理系統實現無縫連接,成為一個全臺節目交換緩存的多功能系統。
該系統通過規范化定義臺內的MXF視音頻文件格式、XML元數據文件格式,進行了全面完整的各個系統之間文件互操作測試,實現了視音頻文件和元數據文件在各個系統之間的共享。
在建設過程中,大洋充分考慮了中央臺的業務特點和實際應用情況,通過對電視臺業務的全面梳理,制定了中央臺網絡化文件制播的業務運行管理辦法。由于全臺節目交換緩存系統的建設貫穿了電視臺的節目生產與運行、節目存儲管理與再利用的全過程,在該系統的建設過程中,大洋既發揮了網絡化、文件化的節目生產優勢,提高了電視臺的生產與管理效率;又最大程度地兼容了編導、技術、業務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總結提煉出的業務管理流程,在保證了文件化制播業務安全的基礎上,尊重生產、管理人員操作習慣,將可能因工作方式變化而造成的不適降到最小,實現了臺內業務的平穩過渡。
長期以來,大洋與中央電視臺一直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早在1990年,公司就與中央臺、國家體委合作,開發出中國第一臺具備從數據庫聯網功能和體育比賽專用軟件的彩色字幕機,一舉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2003年開始的廣電領域世界最大的項目——中國廣播電視音像資料館項目則將雙方的合作推向了一個高峰。此后雙方還就P2系統、高清頻道等項目進行了多項合作;中央臺全臺節目交換緩存系統試運行的正式啟動,為其它電視臺的網絡化建設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也預示著雙方未來更加廣闊的合作前景。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我們還將看到更多的強強聯手、演繹成功的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