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輸的方便性勿庸置疑。但在獲得方便性的同時往往需要付出其他的代價,以目前有線高清傳輸技術的超高數據率來說,現有的技術要想向用戶提供無線傳輸的方便性就必須在速率上作出折中。在考慮無線高清傳輸之前,重要的一點是要考慮數字信息的全部發展背景。高清信號在整個傳輸鏈中需要經過壓縮和解壓縮的兩個步驟。
在信號采集階段,比如說電視演播室,攝像機捕捉到的信號是無壓縮的1080i信號(數據率為2.2Gbps;帶飽和色的1080p格式數據率高達10Gbps)。由于將這種大數據傳輸速率的信號進行記錄、廣播或刻錄到DVD媒介非常困難,因此在演播室階段就使用了壓縮技術降低碼率。運用的壓縮技術的壓縮程度高達100倍,能夠實現大約19Mbps的開路廣播(或25Mbps,用于D-VHS錄制)!這種100:1的壓縮率是美國高清先驅們無數項發明中的一項(Grand Alliance of HDTV由7家美國公司組成)。
19Mbps或25Mbps的數據隨后通過廣播、HD-DVD及D-VHS磁帶向消費者發行。此外還采用了IEEE-1394接口技術在不同的設備之間傳輸這一壓縮信號。高清接收機能夠將信號解壓縮到壓縮之前的水平,數據率將增大100倍。可以將這些過程看作是“放氣球”。原始的氣球制造工廠設計和測試的氣球是充滿氣的(無壓縮,如同是來自攝像機的信號),然后將氣球內的氣放掉(壓縮過程)使它們便于包裝成箱,存儲在倉庫中(VCR,DVD),發往世界各地。最終,這些裝有氣球的箱子被運往氣球商店(就像是你的高清接收機或DVD播放機)。這些氣球商店又對氣球進行充氣(解壓縮過程),使它們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并向消費者銷售(高清顯示器)。
有些壓縮方式允許信號以較小的壓縮率進行壓縮,同時保持所有的畫面細節,這被稱之為無損壓縮。但是絕大多數壓縮方式都會對信號質量造成某些永久性的損害,這被稱之為有損壓縮,大多數高壓縮比的壓縮方式都是這樣。
我們已經了解了高清信號傳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現在來深入了解一下現有無線技術是如何將這些“氣球”傳送給高清顯示器的用戶。
目前有三類無線高清傳輸技術:
1)基于Wi-Fi:
此類高清傳輸技術采用與家庭計算機網絡相同的無線技術。原始的802.11b標準只能允許最大11Mbps的傳輸帶寬,這即使是對于傳送壓縮的1080i(19Mbps)信號也是不夠的。三年前,802.11g發布并推向市場,它所能支持的最大數據傳輸率高達54Mbps。這對于傳輸壓縮HD高清信號是足夠的,但是仍然不能滿足無壓縮HD高清數據的傳輸要求。最近,IEEE(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又起草制定了新的802.11n,它允許的最大傳輸帶寬達到了540Mbps。雖然在支持的帶寬方面大大提高,但是這一帶寬還是難以滿足無壓縮HD信號的傳輸需要。Netgear和D-link是這一領域的兩家主要開發商,此外Apple蘋果公司也即將發售運用了這一新的無線傳輸技術的AppleTV產品。大家可能了解,通過網絡發射視頻內容的過程被稱之為流傳輸。高清晰度電視的流傳輸由于具有極高的數據率,從而將大大降低同一網絡其他服務的傳輸速度,如電子郵件和網頁瀏覽等。
2)基于UWB:
UWB是Ultra-Wide Band(超高帶寬)的縮寫。這是FC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2002年分配給高速通信業務的新的頻譜。來自格芬、MonsterCable及飛利浦公司的專用無線HDMI產品就屬于這一類。這種技術的載波頻率在3到10GHz之間。其最大的糾錯編碼數據率為675Mbps,仍然遠遠低于傳輸無壓縮高清信號的要求。格芬公司和MonsterCable公司使用由Tzero公司提供的芯片用于無線傳輸,使用由ADI公司提供的芯片用于視頻壓縮處理。即使是使用了壓縮技術,這種技術所能支持傳送的信號格式也只能達到1080i。格芬公司正在另辟蹊徑,使用2對Tx/Rx(發射機/接收機),用于1080p。但這種方式非常復雜,且是一種高風險的解決放案,可能會增加一倍的成本。飛利浦公司的解決方案目前還是信息不全,且帶有幾絲神秘色彩。理論上來說,UWB技術不具備傳送1080p信號所要求的足夠的帶寬,但是飛利浦公司卻聲稱能夠無損的發射1080p信號。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有損壓縮將無疑會造成信號質量的劣化。交貨期方面,格芬公司已于2007年年底開始發貨;其他兩家公司的解決方案的發貨期尚未宣布。[Page]
3)WirelessHD:
該技術有可能需要5-10年后才能面世。索尼、松下、NEC、三星、LG及其他公司已經組建了一個聯盟,致力于這一技術的開發。WirelessHD使用的是60GHz頻段,這一頻段尚未獲得FCC的批準。如果載波頻率高達60GHz,那么無壓縮的HD信號即可以輕松的發射。當然,前面還會有大量的障礙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