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攝像機已進入數字化階段。1989年第一臺數字信號處理(DSP)攝像機—松下AQ-20進入我國市場,當時只用了8b量化的A/D變換器。此后Sony DVW-700、池上HL-57等10b量化DSP攝像機相繼推出。1995年后DSP攝像機性能和質量全面提高,同時適應多媒體要求的逐行掃描攝像機也投入使用。
在數字攝像機中,攝像器件仍是模擬工作的,只是視頻處理數字化。與模擬攝像機相比,在圖像質量和使用方面都有許多特點。本文將具體闡述攝像機數字化的特點。
一 量化比特數要高于演播室的要求
演播室設備所處理的視頻信號電平都限定在100%的標準電平,而且是經過γ校正的信號。ITU-R601對演播室數字信號編碼規定的最低要求是用8b量化。數字攝像機輸出的信號質量應達到ITU-R601規定的最低要求。所以初期數字攝像機都采用最少 8b量化。現在10b A/D轉換器已成為當今主流,這兩年12b A/D轉換器也出現在攝像機中。
A/D變換和DSP會引入量化噪聲。攝像機的信雜比現達到60~62dB。當然,這是在去掉γ校正時測量的,實際上沒這么高。如果用8b量化,由于DSP使攝像機的信雜比下降0.7dB,對于ENG應用,這個損傷還是容許的,但是要采用預γ校正、黑色低通以及顫抖校正來減小偽輪廓效應和降低量化噪聲。對演播室用的攝像機必須用10b以上進行量化,使量化噪聲對攝像機的信雜比損傷小于0.5dB。如果用14b量化,則信雜比降低量小于0.2dB。這么小的變化,人眼覺察不到。
保證數字攝像機的圖像質量符合ITU-R601規定的演播室質量,首先要保證數字信號的量化級差相同。因此,用10b量化不能使視頻處理全部數字化,必須先經過部分模擬處理后才能進行A/D變換。若從預放開始數字化,則需要更多量化比特。
現在CCD圖像傳感器的動態范圍已達到600%,由于10b A/D轉換器受到量化比特數的限制,所以在進行A/D轉換之前,在模擬預放器中要進行預拐點處理,將600%的信號壓縮至226%,相當于1023量化級,其中拐點設在130%處。12b A/D轉換器可直接處理600%的信號,所以在進行A/D轉換前沒有必要對信號進行壓縮處理,使得信號的非線性處理(如γ較正、拐點處理等)過程得以在數字范疇內進行。故它不僅可以保留10b A/D處理時暗區有很高的細節,而且使得高光區域的圖像色彩更加逼真。
二 具有4:3至16:9切換功能
為了在現有系統中實現16:9幅型比畫面,開發了4:3、16:9可切換的數字攝像機。實現這一轉換主要有兩種方法。
1.左右“遮幅”方式
廣播檔攝像機的CCD成像靶面為2/3",即對角線尺寸為2/3"。左右遮幅方式,是把2/3"CCD以16:9方式做出感光靶面,當以4:3方式工作時,則截取靶面的中間部分。這種方法CCD制作比較簡單,在IT-W和FIT-W型CCD攝像機中得到廣泛應用。
具體作法是:通過改變CCD的時鐘頻率和讀取范圍,以電子方式改變CCD的有效區域,即去掉畫幅的左右部分,從而實現16:9到4:3的轉換。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在輸出16:9格式圖像時,CCD的水平讀出時鐘頻率為18MHz。在輸出4:3格式圖像時,保持垂直掃描行數不變,有效行期間仍為52
µs,水平分解力不變。比較4:3與16:9可知,在上述條件下,兩種格式的像寬之比為3:4。在16:9的CCD上只讀出中間3:4寬的圖像,即可輸出4:3格式的圖像。CCD兩邊各丟掉1/8像寬的圖像。因為要保持行正程時間不變,都是52
µs ,所以4:3格式的水平讀出時鐘頻率應為18MHz×3/4=13.5MHz。
使用左右“遮幅”技術進行寬高比轉換時,對應兩種寬高比情況下CCD的水平像素數將有所不同。通常,在16:9時總像素為60萬的CCD,在4:3時有效像素數將只有40多萬,這將使攝像機的水平清晰度(調制度)大打折扣。若16:9時攝像機的調制度(對應5MHz)為70%,則4:3方式時調制度將下降到50%。并且,對應于兩種寬高比格式,視頻信號的讀出掃描頻率不同,還會對攝像機預放器電路提出不同要求,必需進行相應的調整。
為了彌補清晰度方面的損失,CCD生產廠家又研制了74萬像素的CCD,確保4:3格式下仍能夠獲得60萬像素,使其調制度達到70%以上。但是,在CCD靶面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像素數將會導致每個像素變小,這又會影響到攝像機的靈敏度和動態范圍。
采用左右“遮幅”方式還會帶來成像靶面水平視場角變化。如圖3所示,對應的4:3格式時水平視場角為44°,對應的16:9格式時則為57°。若使用一固定鏡頭以不同寬高比進行拍攝,構圖大小將發生變化,見圖1。從另一個角度講,所對應的鏡頭變焦比無法在兩種情況下均與鏡頭的標稱一致。因此,使用“遮幅”鏡頭的攝像機,要根據不同寬高比選用相應的鏡頭,或使用帶有寬高比可轉換功能的鏡頭。
2.DPM(動態像素管理)技術
另一種寬高比轉換方法是湯姆遜的DPM技術。其數字攝像機內裝配了4:3格式的CCD,每一行的水平像素為1000,如圖2所示。以4:3格式為基礎,在輸出16:9格式圖像時,它可以自動地把垂直方向的三個像素或四個像素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新的像素元,分別適應16:9或4:3格式的需要;而且無論在哪一種格式下,每一行的水平像素不變;同時通過嚴格的計算,可以不改變垂直方向的行數,從而確保了行場方向的分辨率,并且不改變水平方向的視角范圍。
由于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