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清電視、手機電視標準能早點制定并實施
2008-10-07
本刊編輯部 依馬獅廣電資訊網
評價北京奧運會,用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所說的無與倫比真是再確切不過了。
北京奧運會的轉播也是無與倫比。它是奧運會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轉播活動,轉播時間最長、轉播手段最多、覆蓋范圍最廣、面對人群數量最龐大。
北京奧運會的轉播時間多達5000小時,時間之長前所未有。持權轉播商與國際奧委會合作,對北京奧運會的報道量是雅典奧運會的三倍。轉播手段也更加多樣化,不僅通過傳統的電視、廣播媒體,現在更加注重網絡和手機這樣的新媒介,而且北京奧運會的數字轉播是實時進行的。國際奧委會還在77個國家和地區推出網上頻道,播放精彩節目集錦。NBC網站奧運會節目視頻點擊率是雅典時的30倍,手機視頻下載量是都靈冬奧會的12倍。中國有一億多觀眾在網上收看相關的比賽,還有超過1.4億觀眾通過網絡點播方式收看了轉播。
在觀看比賽時,特別是看開幕式和閉幕式時,我及我的家人都異口同聲地說,如果是高清多好呀;在漏看了直播的中國男籃和比利時男籃差點創造歷史的比賽時,我的第一感覺是如果我有一個能隨時隨地看奧運的CMMB手機該多好呀。我看過開幕式高清錄像,高清確實令開幕式更有震撼力,更加美倫美奐。我也看過實況轉播的奧運手機電視,其出色的表現令我對CMMB接收終端在奧運會期間會出現斷貨現象也非常相信。
其實,在本人所在的深圳,地面高清電視廣播和有線電視網傳輸的高清電視及手機電視在奧運會開幕前都已開通,問題就在于僅僅都是在臨近奧運會之際才開通,而且留給產業界的時間也并不多,如此倉促,要很多家庭嘗鮮購買高清機頂盒、更換高清電視機,購買有電視功能的手機是極不現實的。如果更早一點,也許我也已經兩者都享受了。可以說,之前由于圍繞這兩個標準產生的內耗,使廣電部門錯失了很大一部分的良機。還幸虧廣電部門頂住壓力,不放松,不爭論,不放棄,不退縮,埋頭苦干,CMMB服務奧運的目標才得以如期實現,地面高清電視廣播也克服了融合標準產生的難題如期按承諾的播出。這是廣電系統對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作出的大貢獻。
我注意到地面數字電視國標和手機電視國標制定都晃動著兩院院士的身影,作為國標實際實施者的廣電系統竟然陷入沒有什么發言權的尷尬境地。有時候真覺得這是否我們在兩院中無人?多疑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