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問題仍是必須盡早突破的瓶頸
2003-09-04
朱繼東 依馬獅網
標準問題一直是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本屆BIRTV上,無論是業界專家,還是那些為數字電視誘人前景競折腰的中外企業,都認為標準問題目前仍是數字電視產業發展必須盡早突破的最大瓶頸,并都或直接或隱晦地表達出“要求主管部門盡快制定中國自己的數字電視國家標準”的呼聲。
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廣播學院教授郭斌是極力主張應該早日確定中國數字電視國家標準的業界專家之一。他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數字電視國家標準一日不確定,企業就無法明確主攻方向,中國數字電視就會落后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越多?!拔覀冊谧ゾo研制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面數字電視系統的同時,千萬不能為了自主知識產權而貽誤了數字電視發展時機,千萬不能為了追逐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額利潤而排斥數字電視國際標準的采用。經過廣電等有關部門的艱苦努力,我國初步建立了數字廣播電視標準體系,已制定發布17項國家標準和40項行業標準,涉及到信源采編與制作、業務應用與播出、傳輸與覆蓋、監測等各個方面。在制定中國數字電視國家標準時,狹隘的民族主義不可取,盲目的國際崇拜更不可要。我們完全可以把目前的幾種標準綜合起來,汲取其各自的優點制定出中國數字電視國家標準。今年無論如何應該制定出我們的數字電視國家標準,否則會貽誤了整個產業。”
廣電行業著名專業雜志《廣播電視與制作》副主編陳善栘教授也認為中國數字電視國家標準應該早日確定。他告訴記者,社會上敏感的標準問題大部分集中在機頂盒上,而其中又包括中間件的標準、接口標準、數據交換接口標準等等一系列核心、外圍的標準問題。衛星、有線的行業標準好辦一些,廣電部自己可以說了算,但牽扯到國家標準就麻煩多了,不僅要與相關部、委協調,還要應付各路專家、研究機構的微詞?!暗@不應該成為有關部委對制定中國數字電視國家標準一拖再拖的借口,制定標準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都不是目的,都只是手段,目的是加快我國數字電視發展,壯大我國數字電視產業。我們目前至少可以扎扎實實從有線切入,加緊推動有線數字電視發展,我國數字電視與國外的差距才有可能縮小。由于歐洲DVB-C標準應用比較廣泛,又不涉及專利費問題,國內應當在此基礎上汲取其他標準的優點制定出一個中國自己的新的標準。”
廣電行業分析人士方圓的觀點則比較尖銳,他說:“中國數字電視國家標準難以制定的關鍵在于國家發改委、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產業部等幾個部委之間的利益之爭,他們已經對中國數字電視產業的未來發展負責,而不僅限于部門利益?!狈綀A同時指出,我們應該對我國數字電視研發體制進行反思的時候了。僅1996年到現在,科技部、原國家計委等部委用于數字電視核心技術研發的投資超過2億元卻收效不如意,除了客觀因素外,更應該在主觀方面找原因,不能再用計劃經濟時代的觀念和手段來搞數字電視研發了,否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電視系統只能是一個很難實現的夢想,“我們應當拋棄門第觀念,淡化名利意識,調動各方力量,并適當采用‘拿來主義’,才有希望利用美、歐、日三種制式在地面數字電視方面的爭議時機,在汲取別人標準優點的基礎上,研制出屬于自己且實用的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并有希望成為全球第四種國家數字電視標準制式?!?BR> 也許正是意識到了標準的不到位對企業和產業的困惑,8月25日,國家廣電總局副總局長張海濤在本屆展覽會主題報告會上重點提出了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的三步戰略,并總結廣電數字化不僅是技術問題,主要還是生產力調整和思想機制調整。張海濤提出的廣播影視數字化“三步走”戰略是:在現存的有線數字電視試驗的基礎上,今年開始大力發展有線數字電視;2005年,我國發射直播衛星后開始衛星直播業務;2008年開始大力發展地面數字電視。據悉,我國已經確定北京、上海等33個城市參加有線數字廣播影視業務試點工作。但愿這能夠促進數字電視產業發展標準瓶頸的早日打破,是那些為數字電視競折腰的企業盡快看清自己的前進方向。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