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顯示墻控制器的關鍵因素及誤區分析
2008-11-25
杰顯通計算機系統(深圳)有限公司
在大屏幕拼接項目中,顯示墻控制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將各獨立的顯示單元在邏輯上拼接成一個完整的顯示屏,肩負著接收、處理復雜繁多的輸入信號,并最終將信號以各種不同的組合方式輸出至大屏的使命。使用者通過控制軟件可對顯示墻的所有顯示實施無極縮放、任意移動、自由漫游等操作,來達到監控、演示、宣傳等目的。可以說,控制器的功能與性能決定著控制室項目的成敗。
但是,由于國內拼接市場的成熟度不高,占據核心地位的控制器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反而淪為大屏幕的附屬產品,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情。當然,屏幕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殊不知,控制器同樣是整個拼接項目中技術含量最高的設備之一,沒有可靠穩定的控制器支撐,再漂亮的大屏幕也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性能。對控制器的忽視往往導致拼接項目無法實現工程商之前承諾的功能,控制器不能滿足7×24小時連續工作的需要,甚至出現頻繁死機現象,最后不得不進行設備的更換,這必然導致重復投資,以及資源和人工效率的浪費。所以,加強對控制器核心作用的認識,增加對控制器技術的了解,無論對于使用者,還是各控制室所屬單位或公司,都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選擇一臺優良的控制器主要應該考慮哪幾點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逐一衡量:
1、總線帶寬
總線帶寬可以說是圖像控制器最重要的技術指標之一,是圖像碼流的傳輸通道,圖像控制器只有具備足夠的帶寬,才能保證圖像實時刷新顯示。通常圖像控制器采用的是PCI總線,包括PCI32/33(133M)總線和PCI64/66總線(533M)兩種,這兩種級別的帶寬可以滿足一般中小型項目的需要,但是在處理大數據量的時候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現在中高端的控制器已經采用PCI-e(1G)甚至Switch Fabric(2G以上)這些交換式處理的總線方式,來應付日益增長的信號處理需要。
2、RGB處理能力
由于RGB處理涉及到RGB硬件處理效率、顯示墻控制器帶寬、RGB窗口軟件處理邏輯等環節,任意一個環節都可造成RGB處理能力的瓶頸。RGB處理能力的多寡,直接決定了一臺顯示墻控制器的性能高低。目前國內市場上絕大部分組裝的顯示墻控制器RGB處理能力大概是4路左右,而中高端的控制器可處理的RGB信號在40路以上,控制器之間的處理能力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3、穩定運行及快速修復的能力
由于控制室往往擔負著監控的任務,一般需要維持7×24小時的不間斷運行,這對大屏和控制器都提出了相當高的穩定性要求。許多控制器在運行初期都能表現出良好的性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這就要求使用者在購買初期更多地關注這些機器在其它項目上的運行情況,關注設備的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數值。另一方面,當故障不可避免地發生時,MTTR(Mean Time to Repair)顯得至關重要。熱插拔部件在中高端的控制器中已成為必要的配置,只是覆蓋的范圍有所區別,高端的顯示墻控制器可以做到包括風扇、板卡在內的所有部件熱插拔,這大大縮短了修復時間,提高了維護效率。
4、操作的便捷性
每臺控制器都會搭配一套控制軟件,由于大屏幕的特殊用途,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對顯示內容進行頻繁地切換、調用、拉伸、縮放等操作,因此,操作的便捷性,也就是操作軟件的易用性和實用性,成為衡量一臺控制器的重要指標之一。一套優秀的控制軟件應當具備快捷鍵設置、畫面回傳、預案調用、系統監控、故障日志記錄等功能。其中畫面回傳功能在客戶端顯得尤為重要,操作者借助這項功能,不需要看大屏幕即可迅速找到他想要的內容并進行操作。[Page]
可以說,在以上四點均有良好表現的控制器,才真正算得上是一臺優秀的、值得信賴的控制器。在實際項目中,由于對控制器的不了解,很多客戶在選擇上存在著一些誤區,這里也羅列一二:
1、顯示單元與控制器需要同一品牌。
從技術角度去理解,顯示墻控制器的研發和生產完全不同于顯示單元或顯示墻本身。顯示墻控制器定位于超級計算機圖形工作站的開發,它集中于對操作系統、圖形處理能力、RGB處理能力、視頻處理能力進行再開發,涉及到對網絡服務器功能的發掘、流媒體處理服務器等信息處理技術的綜合應用等;顯示單元則是光學、機電能力的綜合應用,與顯示墻控制器分屬完全不同的技術范疇。任何將兩者硬生生地扯在一起的理論都是站不住腳的,顯示墻控制器每個顯示通道輸出的是標準的SVGA、XGA、SXGA+、UXGA或DVI信息,顯示單元接收的也是上述標準信息,這個世界還沒有控制器無法驅動的顯示單元,除非這個顯示單元本身是故障的或者不標準的。
2、多臺驅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