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大冬會,高清記憶猶新
2009哈爾濱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已經落下帷幕,然而賽事轉播還歷歷在目,一方面比賽精彩,另一方面,更讓觀眾難忘的是前所未有的全高清體驗,那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讓人回味不斷。此次大冬會期間,作為主轉播機構的黑龍江電視臺向全球提供了全高清公共信號,與以往轉播國外團隊制作的高清節目不同,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實現全高清的國際賽事轉播。這是賽事組織的一個巨大亮點和成功,同時也是中國高清電視發展的里程碑。
高清的體驗由視頻和音頻兩部分構成,音頻部分由音頻領域的專家杜比實驗室(Dolby Laboratories)鼎力支持,杜比早在 2007年底就開始了與黑龍江電視臺方面的合作,啟動了對大冬會高清轉播的籌備工作,杜比工程師參與了整個轉播鏈路的設計和調試工作,包括于2008年完成播出通路的調試,在開賽前完成場館-IBC-演播室通路的調試,并在演播室搭建了杜比E編解碼系統; 確保杜比數字(Dolby Digital, 簡稱DD)音頻在09年1月黑龍江高清頻道開播之際正常播出。經過 400多個日日夜夜的積極準備,大冬會終于成功實現全高清轉播,做到11天400多小時轉播全程零故障。
大冬會廣播電視部部長、黑龍江電視臺副臺長王文堂表示:“杜比實驗室的多聲道音頻技術,無論是在賽事準備期,還是在比賽期間全程提供的服務和技術保障都為24屆大冬會高清轉播的環繞聲音頻制作播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回味諸多看點,杜比技術穿梭其間
在大冬會電視轉播上,組委會廣電部選擇了由黑龍江電視臺進行國際公共信號制作的短道速滑項目進行環繞聲的現場制作和直播,這是國內電視臺第一次實現高清環繞聲電視節目從現場制作、到演播室包裝、到高清播控、再到終端用戶覆蓋的全流程直播。杜比技術經理張巖先生全程參與并提供了技術支持。
短道速滑項目在哈爾濱理工大學滑冰館進行,現場話筒按照環繞聲的制作要求架設,聲音信號的制作由在場館外的高清轉播車進行,轉播車上配備5.1制作編碼系統。聲音按照5.1+1+1(按照制作單位的要求,其中5.1是環繞聲節目信號,兩個單聲道一個是單聲道的混合聲,另一個是單純的評論聲)的格式編碼為杜比E(DE)后嵌入HDSDI經光纜回傳到IBC國際廣播中心;IBC將現場信號分配至黑龍江電視臺高清演播室,在演播室,杜比E信號經解碼進入調音臺,重新混音后再次編碼并重新嵌入回HDSDI傳送到播出系統;在播出系統HDSDI信號進入AXON的處理器,完成杜比E到杜比數字的轉碼之后進入Harmonic的高清(HD)編碼器編碼播出;最終通過無線和有線的覆蓋網絡到達高清電視用戶。
小結
目前,在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如法國、意大利,高清電視廣播已經成為廣播業的主流,杜比數字及杜比數字+等技術已經成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在中國,從高清奧運,到全高清的大冬會,高清科技不但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聽覺和視覺的感受,更拉近了我們和世界的距離。期待著杜比試驗室不斷發展的技術能夠給我們帶來更真實、更精彩的視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