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0~22日,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主辦的2009年北京國際電視技術研討會在北京香山舉辦。國家廣電總局代表和來自各省、計劃單列市、省會電視臺的代表、廣電總局科技委電視專業委委員、中國影視技術學會常務理事及企業的技術專家蒞臨大會,300多業內人士與會。研討會就下一代電視制播體系架構,電視高清化、網絡化、文件化及網絡電視臺發展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進行了研討。來自全球知名的娛樂技術提供商——杜比實驗室的市場經理徐鶴然先生在會上進行了題為“高清電視廣播的音頻技術發展”的演講。
全球高清頻道、高清內容、高清轉播車迅速增加,硬盤存儲成本的下降帶來文件化工作流程的普及,而新的工作流程節省了面向多媒體發放的制作、存儲、播出等環節的多個節點,這些變化對音頻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首先不同的播出平臺要求不同的音頻設置,是5.1,是2.0,還是單聲道,對于碼率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另一方面,在播出域特別是在制作域需要大量的格式轉換,比如大規模的PCM再編輯需求和再轉碼問題;另外,因為越來越多的廣告插入等因素,不同節目源的播出響度不一致成為一個一直很突出的問題,因此廣播商面臨響度更全面的挑戰。在如上所述的背景下,音頻技術在整個高清電視廣播當中的應用和發展顯得重要。
杜比數字與杜比數字+在高清中的應用
通過廣播音頻代碼對比可以得知,杜比數字+均衡來說是現有最好的技術解決方案。目前為止應用最廣泛的技術還是杜比數字,杜比數字已經是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和韓國地區高清電視的音頻標準;而隨著高清業務的發展,特別是H.264的升級換代,杜比數字+也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對高清音頻格式的規范。從歐洲一些行業標準組織對于音頻代碼的規定可以看到,EBU和EICTA對杜比數字+有了明確的要求,特別是EICTA要求所有的高清電視在歐洲市場必須兼顧杜比數字+。法國高清論壇、NorDig、RiksTV、西班牙高清論壇、英國、斯洛文尼亞、KIGEiT(波蘭地面廣播)都明確表示使用杜比數字+來制作音頻。從今年6月起,法國TNT高清頻道也全面采用杜比進行高清音頻傳輸。
元數據的重要性
高清環境下環繞聲技術得到了更多的應用,北京奧運會中5.1環繞聲的應用也是對杜比環繞聲技術高度的認可。現在對環繞聲有了更精確的定義:不僅要求真真切切的5.1分離聲道,而且除了通常說的音質以外,還要具有更全面的音頻品質,如要具有全面適用的下混合功能,要實現響度的均衡,還要保持錄音師對音頻文件(或者叫音頻節目)本身的創作意圖,盡量控制和保持其動態范圍等。另外,電視機會有越來越多的技術接口,這意味著傳統的廣播電視面臨著更多的壓力和競爭。在這種情況下,新一代的音頻代碼方案必須能夠讓廣播商或者運營商在音質、連貫性、可靠性和效率之間獲得一種最佳的平衡。
其中,元數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通過同一個碼流即可實現對不同類型接收終端的兼容,也就是說在接收端即可自動對同一個碼流進行環境的適應性調整和分配。因此,不需要再單獨制作兼容低端的音頻流;廣播商無需在播出時對節目進行壓縮,也無需單獨播出兼容低端系統的音頻流;用戶則不用升級更新自己的現有還音設備。然而,相反若要增加一個碼流,傳輸的成本隨之增加,對于技術資源、人力資源、創作資源都是浪費。
文件化之后工作流程改變了,音頻不再是線性的,而是基于文件的,甚至是音視頻打包在一起的數據流,因此傳統的線性實時處理設備不再適用;雖然仍然可以用專業的工具去進行元數據的錄入和設置,可是中間的存儲設備不再是磁帶,而是服務器,因此不會出現單獨的杜比E音頻流,而是和文件打包起來,終端同樣是這種情況。那么,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呢?[Page]
現在杜比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其中關鍵是杜比DP600節目優化工具。DP600是專門針對文件處理的工具,可以重新處理、定位、應用音頻文件的工具,特別是在多介質、多功能的網絡平臺上,能夠實現轉碼和自動校正功能。它不僅可以處理杜比格式,而且能夠處理線性的PCM文件、MPEG-1 L2,支持許多BWF文件。不同格式的文件一進入制播網即可采用DP600進行預處理,轉碼為統一的格式,之后非線性編輯、媒資交換時和播出前都可使用DP600進行轉碼。
響度控制解決方案
演講的最后,徐鶴然先生重點介紹了在文件化和線性播出交叉的情況下怎樣解決響度的問題。去年在廣州做的一個數字電視消費者的調查中,排在第二位的投訴點就是說響度的問題。過去通過電平表、Dorrough表以及專業工程師的耳朵來判斷響度,但情況遠比現有的控制方法復雜。比如,同一個節目在壓縮和不壓縮的情況下,表中顯示的峰值是一樣的,但響度其實是不一樣的,所以電平表并不能真實地體現響度這個概念。經常使用的技術方法基本上都是做峰值壓限,不分節目類型,不分動態范圍,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無奈。 現在,杜比提供了一個響度控制方案,這個方案在美國和歐洲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采用杜比AC-3方式播出時,針對不同的節目有不同的響度值,杜比不是去壓限,而是通過元數據的控制來實現響度的均值,同時保持不同節目原始的動態范圍。只有這樣,終端消費者在聽覺上才會感到響度是一致的(雖然這時峰值有可能是不一樣的)。 另外,現實中,許多多媒體沒有元數據,如MPEG1—L2、純音頻、CD、MP3、流文件、非杜比格式光盤媒體文件,因此需要一個更寬泛的、適用性更廣泛的整體解決方案。針對這種情況,杜比認為可分三步走,首先要測量,采用LM100和Media Meter測量的結果與人耳對音質的感知吻合,測量結果可用于輔助設定對白歸一參數;第二步,使用元數據實現廣播全鏈路的響度控制;第三步,利用DP600實現自動化超實時的響度校正,而且可以本地區設置想要的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