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和等離子技術的發(fā)展,為DLP拼接為主導潮流的拼墻市場帶來了新的市場空間。液晶和等離子不僅在消費領域成為了主流的顯示技術,在專業(yè)AV市場也開始主導著用戶的消費習慣。逐漸,拼接市場也形成了以DLP、等離子、液晶相互競爭的市場格局。三種顯示技術有著各自不同的顯示原理,有著各自的優(yōu)勢和缺點。
一、三種拼墻技術原理
1、DLP背投影顯示單元
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指數字光處理技術,根據美國Texas Instruments(TI)公司開發(fā)的數碼微鏡無件(DMD)設計而成,它采用發(fā)射光成像原理,實現圖像處理全數字化,具有穩(wěn)定可靠、維護方便、亮度高、顯示圖像平滑、細膩、精確的特點,DLP投影技術廣泛用于桌面投影機、商務投影機、電影院放映,尤其在大屏幕投影拼接顯示領域,在背投拼接墻領域DLP技術占據了近95%的市場份額。
DLP技術先把影像訊號經過數字處理后再投影出來,與LCD背投的透射式成像不同,DLP為反射方式,其系統(tǒng)核心是TI(德州儀器)公司開發(fā)的數字微鏡器件—DMD(Digital Micro mirror Device)。DMD是顯示數字可視信息的最終環(huán)節(jié),它是在CMOS的標準半導體制程上,加上一個可調變反射面的旋轉機構形成的器件。通常DMD 芯片有約130萬個微鏡,一個微鏡對應一個像素。
DLP背投的原理是用一個積分器(Integrator)將光源均勻化,通過一個有色彩三原色的色輪(Color Wheel),將光分成R、G、B三色,微鏡向光源傾斜時,光反射到鏡頭上,相當于光開關的“開”狀態(tài)。微鏡向光源反方向傾斜時,光反射不到鏡頭上,相當于光開關的“關”狀態(tài)。其灰度等級由每秒鐘光開關,開關次數比來決定。因此采用同步信號的方法,處理數字旋轉鏡片的電信號,將連續(xù)光轉為灰階,配合R、G、B三種顏色而將色彩表現出來,最后投影成像,便可以產生高品質、高灰度等級的圖像。
2、液晶拼墻
液晶顯示屏通常由玻璃基板、 ITO導電膜、配向膜、偏光板等制成的上下兩層夾板夾持一個液晶層構成。在兩片玻璃基板上裝有的配向膜,使液晶沿著溝槽偏離 90 度配向。當玻璃基板沒有加人電場時,光線透過偏光板跟著液晶做90度扭轉,通過下方偏光板,液晶面板顯示白色 ; 當玻璃基板加人電場時,液晶分子產生配列變化,光線通過液晶分子空隙維持原方向,被下方偏光板遮蔽,光線被吸收無法透出,液晶面板顯示黑色。液晶顯示器便是根據此電壓有無,使面板達到顯示效果。位于最后面的一層是由熒光物質組成的可以發(fā)射光線的背光層。背光層發(fā)出的光線在穿過第一層偏振過濾層之后進入包含成千上萬水晶液滴的液晶層。液晶層中的水晶液滴都被包含在細小的單元格結構中,一個或多個單元格構成屏幕上的一個像素。當LCD中的電極產生電場時,液晶分子就會產生扭曲,從而將穿越其中的光線進行有規(guī)則的折射,然后經過第二層過濾層的過濾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TFT液晶屏(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的英文縮寫,是目前頂級材質液晶屏,屬于有源矩陣類型液晶屏,背部設有特殊燈管,可以“主動地”對屏幕上的各個獨立的像素進行控制,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主動矩陣TFT,它的反應速度比較快,可視角度大,彩色飽和度高。由于TFT液晶屏的排列方式具有記憶性,所以在電流消失后不會馬上恢復原狀,有效地提高了播放動態(tài)畫面的能力。
DID(Digital Intelligence Display)TFT LCD是專用的液晶屏。它是根據應用于安防、廣播電視、醫(yī)療、工業(yè)及公共媒體發(fā)布等領域專業(yè)監(jiān)視器的技術要求而設計和生產的,是繼NB、PC及TV之后的第四代LCD產品。其以卓越的顯示性能,已經被認同為當前最高端、最理想的液晶監(jiān)視器顯示屏。液晶是利用液狀晶體在電壓的作用下發(fā)生偏轉的原理。由于組成屏幕的液狀晶體在同一點上可以顯示紅、綠、藍三基色,或者說液晶的一個點是由三個點疊加起來的,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通過電壓來刺激這些液狀晶體,就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不同比例的搭配可以呈現出千變萬化的色彩。液晶本身是不發(fā)光的,它靠背光管來發(fā)光,因此液晶屏的取決于背光管。由于液晶采用點成像的原因,因此屏幕里面構成的點越多,成像效果越精細,縱橫的點數就構成了液晶電視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效果越好。
[Page]
3、等離子拼墻 等離子顯示屏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裝置,這種屏幕采用了等離子管作為發(fā)光元件。大量的等離子管排列在一起構成整個全屏幕。每個等離子管作為一個像素,每個像素由三種不同顏色的發(fā)光體組成——紅、綠、藍。由這些像素的明暗和顏色組合變化產生各種灰度和色彩的圖像,這與CRT的原理很相似。等離子管的中心元件就是等離子體,它是由自由流動的離子(帶電的原子)和電子(帶負電的粒子)組成的氣體。在通常情況下,氣體主要由不帶電的粒子組成,也就是說,一個單獨的氣體分子包括了相同數量的質子(原子核里帶正電荷的粒子)和電子,帶負電荷的電子和帶正電荷的質子保持著完美的平衡,所以原子的凈電荷為零。
如果利用加大電壓的方法把一些電子放入到氣體內,那么它就會立刻產生變化,自由的電子與原子相撞,并使原子內部的電子數目失衡,這就會使其帶正電荷,并產生了離子。在穩(wěn)定等離子體中如果有電流穿行其中,那么帶負電的粒子就會沖向那些帶正電粒子的區(qū)域,而帶正電的粒子也會殺向那些帶負電粒子的區(qū)域。在這樣的運動中,雙方的粒子不斷地進行著撞擊。這些撞擊激發(fā)了等離子體中的氣體原子,促使它們發(fā)出了光。這個工作原理很類似于普通日光燈。
等離子顯示屏上每個等離子對應的小室內都充有氖、氙原子,當它們被撞擊時便發(fā)出了光。一般來講,這些原子發(fā)出的光只是紫外線光,而紫外線光人眼是無法辨別的。但正是這些紫外線光,才激發(fā)了我們可見光線。影像的形成主要取決于高能量的電子束打在屏幕上數以萬計的小點(我們稱之為“像素”)后所產生的亮度,在絕大多數電視上,共有三種(紅、綠、藍)顏色的像素,這三種顏色的像素被平均的分布在整個屏幕上。所有的色彩都可以通過選定的三種單色光,以適當的比例混合而成,而且絕大多數的彩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特定的三種單色光。這三種選定的顏色被稱為三原色,三原色相互獨立,其中任一種基色是不能由另外兩種基色混合而得到的,但它們相互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其它顏色。
二、 性能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