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用力?嗯?轻一点原神宵宫,尿口扩张videos,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爆乳接种 ,荡公乱妇HD电影中文字幕


微博

QQ

首次高清5.1全程電視直播

2009-08-11 楊楓 陳鵬 《傳播與制作》


     2009年2月19日13時55分,隨著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短道速滑項目的正式開賽,黑龍江電視臺首次高清5.1環繞聲電視現場直播節目在大冬會主播頻道和高清頻道正式播出,這也是國內電視機構首次在世界綜合性體育賽事中獨立制作、播出的高清5.1全程電視現場直播。從這一刻起,黑龍江電視臺率先進入了電視高清環繞聲的制播時代。也是從這一刻起,更多黑龍江電視臺的觀眾將有機會享受到高清環繞聲節目所帶來的視聽盛宴。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我們已經作了長期的準備:2007年4月,我們第一次走進杜比(中國)實驗室,親身感受了高水平5.1環繞聲節目所帶來的沖擊和震撼,也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到了杜比的編碼記錄和傳輸技術;2008年農歷臘月二十九,我臺第一部高清電視轉播車系統集成完畢駛回哈爾濱,從這一天起,我們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制作高清5.1節目的技術平臺;2008年8月,我們參加了BOB組織的北京奧運會廣播電視國際公共信號制作技術團隊,第一次進行了現場制作高清5.1節目的實踐;2009年2月19日下午6點26分,隨著全天制作、傳送任務的順利結束,我臺第一部高清5.1環繞聲現場直播節目誕生了,首次高清5.1全程傳送圓滿完成。
     對于這次高清5.1全程制、播項目,我們并不僅僅滿足于制作一部高清5.1節目,我們將項目成功的最終標志確定為:將前方現場制作的高清5.1節目信號順利地傳送至終端用戶予以重現。其重點和難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是5.1環繞聲的現場制作:信號采集、聲像定位、多聲道編碼必須一氣呵成,不能像做電影一樣進行后期的加工和修改;第二是全程傳送:就是要做到把現場制作的高清5.1節目信號從前方制作點通過傳輸光纜經IBC、二次包裝演播室、主控播出直至終端用戶的一次完完整整的廣播級播出。這對于前方現場制作水平和整個傳送網絡的傳輸能力來說都是一次高水平的全面檢驗。

細節決定成敗
     這次的高清5.1全程制、播項目復雜而又具有挑戰性。具體實施起來,沒有一個完整的方案可供參考,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供借鑒,我們只有在摸索中去尋求答案。重視細節一直是我們貫穿始終的工作準則。為了完成好這一復雜而又艱巨的任務,5.1工作團隊做了大量周密細致的準備工作:制作了包括前期設計圖紙、工作流程、設備分類明細、應急預案、信號表、工作時間表、人員通訊錄等各類文案172頁;全臺抽調各類適用話筒54支、各類轉接件、接收器、集音器等附屬配件300余件;現場布設光纜、音頻纜和各類音頻線材5000多米;為了賽時能快速排查線路,我們為整個現場的465個信號節點貼注了標簽;為了防范風雪的侵蝕,損壞設備或干擾信號質量,我們把放置在室外、臨時增加的8個纜盤和信號接口箱包裹了塑料薄膜;為了縮短進場施工時間,我們在設備打包、運輸之前就給幾百件設備、附屬件以及每個包裝箱都設置了編號,以便在進場之后的第一時間查找和組裝設備。

首次高清5.1全程電視直播


     這次高清5.1全程制、播項目的設備、器材投入量大,品種繁多、位置分散,相當一部分設備和器材分布于觀眾區或攝影區,目標小、人員流動量大,極易造成設備和器材的損壞或丟失。現場只有5名從IBC運營管理處臨時抽調來的志愿者負責看護設備,幾千人的體育館根本就照顧不過來??吹竭@種情況,我們找到負責安保的道里公安分局和武警支隊的領導請求支援。當他們了解情況后,給予了我們相當大的支持,派出十多名公安干警和武警,在重要的信號節點處圍起警戒帶,負責各個區域的派出所分片包干,和我們的志愿者一起死看死守。整個轉播工作結束以后,23日午夜時分,當價值上百萬的設備器材被對照清單清點入庫之后,我們才長舒了一口氣。帶出的幾百件設備、器材、配件無一丟失、無一損壞。

重現“身臨其境”的現場感是我們的追求
     國家高清電視發展綱要中提到:高清電視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高清的視頻,二是環繞聲的音頻。制作環繞聲音頻的目的就是讓電視機前的觀眾感受到“身臨其境”的現場感。
     我們現場制作的基本思路是模擬一個處在現場較好觀看位置的人,把他的現場視聽感受在電視終端予以重現。具體的制作手法由兩方面組成:一是制作一個基礎的環境聲場,二是根據聲畫同步的原則展示細部的聲音元素。制作基礎的環境聲場是整個環繞聲節目制作的基礎,十分重要,必須前后一致,貫穿始終,決不能發生跳躍。舉個例子:一個人開著電視機打瞌睡,如果這時有人過來幫他把電視機關掉,這個人就會立刻醒來。為什么?就因為這個人所處的基礎環境聲場發生了變化,人耳對此非常的敏感,會立即把感知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神經中樞。所以如果環繞聲節目的基礎環境聲場不能保持一致,就會給聽眾造成時間和空間上的困惑,感覺這個節目不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制作似的。而要保持聲畫同步來展示細部的聲音元素,首先一點就是視頻切換導播和主錄音師在制作前要對各個環節的畫面構成和具體的錄音手法進行深入的溝通,逐一敲定。這實際上也是錄音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接下來的現場拾音過程中,根據賽事的特點和各類拾音器的聲學特性,分別使用定點拾音、定向拾音、自動跟隨和手動跟隨等拾音手段。在信號的調制合成階段,除了對常規的音頻參數調制以外,根據環繞聲制作的具體要求,對所采集來的信號和信號組分層、分類進行聲場定位。
    

[Page]     短道速滑項目尤其是接力比賽,速度快、參與人員多,而且處于環形賽道,聲場變化十分頻繁、極難定位。按照最初的設計,我們打算在冰面下預埋話筒,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如愿,也失去了一次把理論知識變成工作實踐的機會。為了保證制作效果,我們一名工作人員和5名志愿者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在哈理工大學滑冰館內距地面28米高的天棚馬道上鋪設了680米話筒線,在各個彎道的出入切點上方10米處吊裝高空定位話筒。在話筒的選型上,我們挑選了現有話筒中體積最小的指向性話筒。為了不引起國際大體聯競賽部門的反感、不影響運動員比賽,我們還將話筒和接頭的反光面都貼上了亞光的無痕膠布。下來一看,如果不知道具體位置、不仔細找上幾遍,還真發現不了,也算是玩了一會“隱形”技術。
按照大冬會電視轉播的信號傳送標準:1個視頻嵌入2個數字音頻。其中一個數字音頻是國際標準公共信號(考慮到國際大體聯和國內外各家媒體的需求,這組信號的傳送必須是標準且不可更改的);另一個數字音頻是加入了評論聲的播出信號,我們的5.1直播就是使用了這路數字音頻。我們知道,每個數字音頻通常只包含2個聲道,而5.1節目至少需要6個聲道,只有通過多通道編碼技術才能予以實現。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使用杜比的編碼器將10個聲道的音頻信號制作成1個數字音頻,分別是:6路環繞聲(L、R、C、LEF、LS、RS),2路帶評論聲的播出信號(可以直接在標清播出線播出),1路獨立的評論聲和1路國際聲。為什么要傳送這么多路的信號呢?就是為下游各個環節(IBC、各直播演播室、標清和高清播出線)信號的自由調度和自由組合提供方便。由于12樓的高清演播室對直播節目有進行二次包裝的需求,我們為該演播室臨時安裝了杜比編解碼設備,并要求杜比的技術支持人員嚴守這個工作點,保證5.1節目安全順利的傳送。同時也為IBC和其他可能直播的標清演播室備份了杜比編解碼設備。
     緊張的日子很快過去,當我們在賽后整理比賽錄像,觀摩研討的時候,大家被真實地包容在現場的環繞聲當中,在那一刻,我們仿佛跨越了時間與空間,重新回到了激情迸發的賽場,在觀眾山呼海嘯般的吶喊加油聲中,一起見證了中國短道健兒在賽場上摘金奪銀。
有人說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是幸福的,也有人說我幸福是因為夢想因我而實現。當這次高清5.1全程制、播項目順利完成、完美謝幕的時候,所有為之奮斗過的人們都會因為親身參與并見證了黑龍江電視臺在新技術領域里的跨越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視聽科技視頻號 廣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