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視3D顯示技術
裸視3D技術是指拋棄傳統的搭配偏光眼鏡觀看,通過人眼直接就可觀看的一種新型顯示技術,依據不同成像原理,采用視差障壁(Barrier)(圖1)、柱狀透鏡(Lenticular Lens)(圖2)方式組成,可分為2視點裸視3D顯示和多視點3D顯示。2視點裸視3D顯示技術是將畫面分割成給左、右眼觀看的2個不同角度的影像,但由于LCD面板本身也無法區分出多角度影像,一般來說,觀看者站立在屏幕正前方時,則可看到正面3D影像,但如果觀看者往屏幕兩旁移動時,則看不到3D影像效果,影像視角范圍較小。多視點3D顯示技術是采用單一物體從多重角度拍攝,并將多重畫面分割出來,當觀看者走到屏幕兩側,由于3D面板多視點顯示可將畫面多角度的顯示出來,同樣可以看到3D呈像,因此,所呈現出的3D影像視角范圍廣(圖3)。
視差障壁式裸視多視點3D顯示技術

視差障壁英文稱之為Barrier,該技術為利用安置在背光模塊及LCD面板間的視差障壁,將左眼及右眼可視的畫面分開,使觀看者可得到3D影象。該技術缺點是背光因遭視差障壁阻擋,圖像亮度隨之降低;分辨率會因顯示器呈現影像的多寡而呈比例降的低。
柱狀透鏡式裸視多視點3D顯示技術
而柱狀透鏡英文全名為Lenticular Lens,柱狀透鏡通常放置在LCD面板最上方,該技術的3D顯像原理是將給左眼及給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以便讓觀看者看得見3D影像。柱狀透鏡技術優點是其不會阻擋背光,顯示器亮度不受影響;但由于其3D顯示基本原理仍與視差障壁技術相同,故分辨率仍將降低。

多視點3D立體顯示
多圖立體顯示就是通過對像素合理排布,形成多個角度的多圖顯示。這樣人們就可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物體不同的面,更加突出物體的立體感。為了達到高質量的三維立體效果,需要把正確的信息準確地安排在不同的次像素中。

公共顯示領域中的應用現狀
相比家用3D顯示器,商用3D顯示器在公共顯示領域的應用前景發展更為廣闊,特別是裸視3D技術,可以短時間吸引大量的觀眾觀看,具有很強的商業效果,充分顯現了該技術在公共顯示領域的優勢。目前,包括三星、LG、NEC、友達、奇美、中華映管都開發出3D技術顯示面板。裸視3D技術上,美國NewSight和德國VisuMotion采用的是視差障壁技術,如:美國NewSight和NEC合作開發的2視點裸視3D顯示器。法國的Alioscopy和臺灣愛爾得采用的是柱狀透鏡技術,如:三星開發的9視點的3D顯示器、LG開發的42英寸、25個視點3D顯示器均采用柱狀透鏡方式。在屏幕尺寸上,目前各大3D面板廠商主要以40寸和47寸為主,也開發出針對公共場所的大型尺寸65寸和103寸以及小型尺寸8寸到12寸。例如:臺灣友達日前展出了全系列無需佩戴特殊眼鏡,從4.3寸、8寸、17寸到65寸采用不同技術的三維立體顯示平板。其中全球最大的65寸三維立體顯示屏,具備12個視點,采用視差屏障技術,讓人體左右眼對影像產生不同距離的三維效果,加上友達高亮度三維背光設計可將亮度提升140%,超大畫面的立體影像效果未來可應用于公用顯示器等廣告商業目的,提供消費者身臨其境的逼真感受。在國內的應用上,歐亞寶龍已率先將3D顯示器用于廣告領域,其立體廣告網絡已被部署在香港地鐵、國內機場、北京商場等場所。TCL基于1920×1080P高清液晶面板的42寸8視點立體電視在數字告示標牌展上,可裸眼觀看立體影像、立體真實感強,視覺沖擊震撼,得到眾多媒體運行商的關注。

雖然3D顯示走進公共顯示領域已被各大廠商看好,但是目前技術還存在一些壁壘,如:分辨率降低、影片制作成本高(圖4)、容易產生重迭影像等。如: 三星電子52英寸、9視點的3D顯示器播放3D影像,則分辨率由原1,920×1,080降至640×480;我們也將進一步關注前景可期的裸視3D顯示技術。[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