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用力?嗯?轻一点原神宵宫,尿口扩张videos,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爆乳接种 ,荡公乱妇HD电影中文字幕


微博

QQ

見證數字音頻工作站發展歷程

2009-09-21 李傳忠 《傳播與制作》


     音頻工作站是依托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臺實現播出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的一種簡稱。上世紀90年代末起,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其功能越來越強大,安全性和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使用和了解到的音頻工作站有三種實現方案,發展歷程究竟如何,其優缺點又有哪些?這里是簡要介紹。

一. 拓撲結構由簡到繁
見證數字音頻工作站發展歷程     筆者所在電臺,從最早的簡單的點對點式播出工作站(一套節目),到目前的工作站網絡化播出(三套節目),經歷了11年的發展,下面是其典型的應用拓撲結構。圖1是1998年所使用的基于英夫美迪自主開發的應用軟件,將數字音頻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在中國最先推出的“air2000廣播電臺數字音頻工作站及自動化播出系統”,當時由一臺制作站、一臺服務器兼播出站構成,播出站僅是作為一路立體聲音頻輸入,采用的聲卡為pcx11,售價每塊人民幣2萬元,播出控制還需要對調音臺進行播出路數切換、電平調節等,可實現半自動化播出。
     圖2是2003年節目套數增加后采用成都德貝公司avs100軟件后的結構,包括有制作站四個、播出站三個、審聽審核站兩個,其中每臺播出工作站單獨控制一臺多路自動切換器(8路輸入1路輸出,立體聲),實現了無人值機自動化播出。

見證數字音頻工作站發展歷程

     圖3是永安博公司的技術解決方案,除了傳統的錄制站、編排站,資料上載站之外,還新增了(16×16立體聲)音頻矩陣,可實現靈活的多路切換輸入輸出,此外還有監測監控等其他附屬設備,實現新的功能。

見證數字音頻工作站發展歷程

二. 存儲結構和素材管理的優化比較
     由較早的單機多塊硬盤存儲向服務器加磁盤陣列轉變,幾乎所有采用音頻工作站的播出機構,都使用了不同方式的群集服務器管理功能,采用RAID系列方式,在素材的安全性和可擴容性,抵抗硬件損壞等方面做了最大技術保障,如采用RAID1或RAID5,可分別實現數據庫的雙/熱備份功能。包括節目單信息,定時轉播,直播或錄播等播出狀態數據,各種素材的安全存儲和修改調用,并且一般還由系統管理人員,通過相應的操作系統活動目錄和權限管理,分別配給使用者不同的功能使用,最大限度的提供了資源的共享,同時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避免出現誤操作刪除、惡意數據更改、數據損壞等災難性事故發生。

三. 節目內容監測監控不斷完善
     音頻工作站從較早的實現自動播出管理、文稿和音頻素材共享、廣告、審聽、審核、錄音制作等基礎站點,全面向終端用戶分級發展,從而實現廣播電臺系統化,工作站不限于前端管理,還把監控監測多點,實時掌控各信號流程點等全部納入進來,信號制作、傳輸、發射、接收一體化,通過圖形界面表現出來,讓技術人員隨時掌握,為快速判斷故障處理問題提供了保障。另外,在監測監控上還增加了應急播出墊片,熱啟動備播站等功能,做到安全播出萬無一失。
     相比而言,這是一些對AVS100附加功能方面的建議和改進,為彌補該系統(圖4為主播出界面)監測監控方面的不足,我臺專門購置了北京發射臺DGN-16D音頻信號停播報警器;另外在播出節目編排上需要每天編播一次,播出機構和控制機房一體化,播出后無自動記錄;在廣告記數、記時上實現電腦管理不方便,這些缺點造成的后果是雖然實現了自動化播出,仍不能做到“無人值機,有人留守”的目標,整個系統的人為干預因素較大。而在永安博的方案中就新增了64個采樣點的監控報警、自動倒備等功能,并且改進了播出的整體結構,把播出結構和控制部分分開,節目編排實現編播和審核人員通過后直接上機,省去了值機員節目內容倒庫、編排等中間環節。

見證數字音頻工作站發展歷程

四. 播控系統可擴展性更加靈活
     這方面主要指的是整個系統的開放性,及音頻工作站系統的大小,能否在必要的基礎設備購置后,后期根據需要,靈活的進行擴展升級改造,避免重復性投資。因為不論最早的音頻工作站,還是目前的,都是基于計算機網絡來實現的這一功能,在硬件擴展性上基本上都可以實現。再比如就筆者所了解的,最初目標為了播出音頻內容的安全性,早期的大多數工作站解決方案中采用了*.s48的音頻格式,這樣在使用素材方面,除了廠商統一提供之外,用戶使用CD等外來音頻內容,必須需要一步轉換過程;當前多數音頻工作站都做到了可兼容主流的音頻格式,例如WAVE\BWF\MP3\MP2\S48\WMA等。2000年左右起,多數音頻工作站的解決方案中都內嵌了格式轉換和編輯功能,除此之外,用戶更樂意使用第三方的專業音頻處理軟件完成,如cool edit por2.0等。

五. 來自廠商的增值服務更體貼
     一些廠商可以給用戶每年提供音頻數據庫更新,通用素材方面統一提供,在播出軟件功能方面的完善上,也在不斷進步。作為一款播出工作站,軟件方面所采用的數據庫格式,本身的保密性高不高,對系統的依賴性強不強,非常關鍵。下面幾個永安博PRECIAUDIO安全播出系統中的功能特點,都體現了以用戶為主的服務性,首先是以安全播出為中心規劃音頻網絡、將集中管理風險降到最低;同樣全面支持音頻多格式的播出系統;硬件方面,突破單一專業聲卡限制、聲卡選擇范圍更大;節目規劃、廣告安排、工作量統計、節目管理、開放式接口、兼容當前主流音頻工作站格式,這樣在整體投資和運行維護等方面會大大節約人力物力。

六. 音頻工作站的其他新功能
     網絡化普及之前,廣播電臺互聯網上播出誰都沒有想到,現在卻幾乎是必備的。為達到電臺網絡播出的要求,實現互連網接入,安全的內外網資源共享,網絡直播、點播功能,適應全數字化類型信號接口、傳輸和處理。事實上有些臺站在播出前端,都不可能一步實現全數字化制播,一定時期內是模擬和數字設備并行運行,這就要求音頻工作站在硬件和軟件上實現兩者的兼容,或者說需要擁有數字化后的必備接口。在其他新功能擴展方面,如永安博YAB3000自動化播出系統中(圖5),除了傳統的PRECIAUDIO安全播出系統,NEWSPRO新聞采編系統,NETSWITCH 矩陣控制系統,ROBOT臺網安全管理系統之外,又增加了N&N網間數據安全傳輸系統,AFM彩條監控報警系統,MULTIREC多通道慢錄系統,TELMAN電話采訪錄音系統以及節目考評系統。

見證數字音頻工作站發展歷程

     計算機本身的計算速度,內存,硬盤容量等不斷提高,對音頻工作站影響很大,最顯著的特點是技術和投入的門檻降低,硬件要求由最初必備的硬件專業解壓聲卡,向高質量的準專業聲卡轉變,由于電腦CPU、內存、音頻處理程序的提高,軟件功能越來越強大,逐漸代替了之前需要聲卡本身運算才能達到的一些功能,音頻工作站的門檻降低,功能卻越來越強大,對安全播出,廣告管理,停播報警,主備播出,無人值班等一般要求,例如多核處理器、G級內存等應用,可分別采取軟件編程技術來滿足,并不會影響到整體性能。

[Page]
     以數字調音臺為主的其他數字化周邊設備,統一了音頻制作和傳輸標準,音頻工作站融入廣播電臺自動化播出系統,實現了從輸入到播出過程的整體數字化,傳統的模擬設備,如錄音機、效果器、音頻處理器等,還可以通過工作站和專門的軟件實現整合,整個系統更簡潔、信號流程明了,可靠性和質量大大提高。盡管如此,適當的硬件介入也還是必要的,畢竟從廣播和制作的質量上講,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網絡媒體、移動多媒體廣播等新型傳播方式比重越來越大,傳統的廣播電視、電信通訊行業之間也不再有一個嚴格的區分,從空中的衛星直播到地面的CMMB,廣播行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都給技術進步革新提供了施展的舞臺,音頻工作站也將會多元化,功能方面擴張,不僅限于聲音載體,網絡、平面、視頻、互動等邊緣交叉的方式是未來發展的必然之路,廣播技術在軟硬件開發和服務需求上也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視聽科技視頻號 廣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