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屆的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獎(以下簡稱“金帆獎”)是為了促進各電視臺節目制作水平的提高,考核各電視臺整體技術水平、綜合實力的全國電視行業最高技術獎項。同時,總局科技司每年都會頒布相關的《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獎(金帆獎)獎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來進行相關的指導。
2009年度“金帆獎”于10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進行客觀測量工作,10月26日至10月29日在長春市進行主觀測評工作。吉林電視臺作為2009年度“金帆獎”協辦單位,參與了部分獎項的客觀測量工作和大部分獎項主觀測評的輔助工作。現在就把整個測評過程中的一些心得與各位同仁交流一下。
十一長假剛過,我臺的兩位工程師去北京協助“金帆獎”的客觀測量工作。這兩位工程師以前在臺里一直參加由省局組織的省內選拔“金帆獎”參評磁帶的客觀測量工作,對《辦法》中相關規定也有一定的了解。負責“金帆獎”客觀測量的其他幾位評委是“金帆獎”測量組的老班底,已經多次參加客觀測量,有豐富的經驗和淵博的知識。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2009年度“金帆獎”共設立六個獎項:
一.標準清晰度電視錄制技術質量獎,包括:新聞類、專題類(另設最佳聲音獎)、綜合文體類(另設最佳燈光獎)。
二.高清晰度電視錄制技術質量獎,包括:新聞類、專題類、綜藝類(另設最佳燈光獎)、體育類、電視劇類、聲音類。
三.視頻圖形制作技術質量獎,包括:片頭類、動畫片類。
四.播出技術質量獎
五.金帆綜合大獎
六.組織獎
其中,第二項中的高清聲音獎和第三項中的視頻圖形制作技術質量獎是在北京進行主客觀測評的,測評工作已完成。
2009年度“金帆獎”客觀測量組成員由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吉林電視臺的工程師組成。分成3個組:播出組、標清新聞及標清專題組、高清組(含標清綜合文體)。客觀測量系統圖如下圖所示:


除上述設備外,還備有SONY HDW-M2000P和Panasonic AJ-HD1200AMC高清錄像機,以完成對高清類節目客觀技術指標的測量。
通過3天的緊張測量,3個組都完成了全部參評磁帶的客觀測量工作。下面就把測量過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 引帶部分存在的問題
(一)圖像問題
標清節目中引帶部分的彩條錄制成100/0/100/0。不符合《辦法》中“視頻校準信號為100/0/75/0/彩條”的規定。
經分析可能有2種原因,一是錄制的彩條源就是100/0/100/0;二是參評的標清節目是由高清版節目下變換而來,直接將100/0/100/0彩條錄制到標清磁帶,忽略了標清節目100/0/75/0/彩條的問題。
(二)聲音問題
1.錄制的千周電平不標準
(1)部分參評帶引帶部分千周電平錄制成-18dBFS,這個問題主要集中在Panasonic參評磁帶上。查詢了往年的《辦法》,2008年前,為了適應當時SONY公司和Panasonic公司各自產品中對基準聲音電平的不同規定(-20dBFS和-18dBFS),《辦法》中規定了上述兩種音頻基準電平。2008年后《辦法》中規定“音頻校準信號為基準電平+4dBu(-20dBFS)的1000Hz正弦波”,所以應將Panasonic錄像機基準電平調整至-20dBFS標準;
(2)出現了一些不規范的基準電平(如-19.5dBFS,-16dBFS等),應在錄制時注意。
2.立體聲節目時的千周
《辦法》中規定“立體聲記錄時,兩個聲道應使用相位相同的校準信號,其左聲道宜采用約每間隔3秒間斷約0.25秒作為識別”。本次“金帆獎”評獎有多家電視臺選送了立體聲節目,體現了節目制作水平的提高,但有一些沒有按照要求制作左右聲道的識別信號。其實我們也遇到過類似問題,不清楚0.25秒的閃斷信號如何產生。經過咨詢,我們得知,TEKTRONIX公司和LEADER公司的同步機就可以產生這種閃斷信號。
(三)時碼問題
在測量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個別電視臺選送參評帶彩條的時碼起始位置雖然是從00:00:00:00開始的,但和前邊的引帶時碼不連續而被扣分。
二. 節目部分存在的問題
(一)圖像
1.復合信號電平超過800mV。這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畫面上疊加的字幕信號引起的超標。
2.復合信號電平全程小于600mV。主要原因是后期制作時,為了使復合信號指標不超標,將復合信號壓得過低。
3.黑電平與消隱電平差(底電平)不合格,出現負值。
4.RGB信號超標
RGB信號指標直接關系到圖像質量,也是目前衡量一個節目技術質量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引起RGB信號超標的因素有很多,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的各個環節都會影響RGB指標。為了使一部片子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前期拍攝時最好能攜帶便攜RGB指標監測設備對所拍攝的圖像進行監控。目前TEKTRONIX WFM系列和LEADER LV53系列便攜波形監測儀都有此功能。
前期拍攝時要根據拍攝現場的環境、照度等因素調整攝像機參數,而且要隨著時間和地點的變化不斷地調整攝像機,使前期拍攝圖像的RGB指標符合要求。
在演播室內拍攝主持人圖像時,攝像機的光圈最好采用手動方式調節,以達到最理想的圖像質量。
目前,非編工作站和繪圖系統工作在RGB彩色環境中,常常會產生一些“非法”的視頻信號,這主要是因為基于計算機的編輯、包裝和繪圖系統工作在“寬泛”的RGB彩色環境中,經格式轉換后,會產生一些“無效”的色彩信號。正是這些“無效”的色彩信號引起RGB指標超標。有的系統軟件中有廣播安全色選項,可以避免RGB信號指標超標。如果沒有,可以使用一些RGB監測設備,來實時監視RGB指標。
如果前期拍攝的畫面不理想(存在偏色、灰度、對比度等問題),建議使用具有能夠調節RGB參數并有校色功能的非線(包裝)設備來進行修補和調整,并用具有RGB監測功能的設備來實時監視RGB指標。這樣制作出來的節目,既可以使客觀技術指標符合要求,又不影響主觀圖像效果,甚至還可以提高主觀圖像效果。
(二)聲音
1.聲音電平超標
《辦法》中對標準清晰度節目音頻電平的規定為:“CH1/CH2(左聲道/右聲道)節目聲音峰值電平正常值為-9dBFS,最高不得超過-6dBFS”。本次測量,聲音超標的參評帶大部分聲音電平都是瞬間超標,這主要是在后期配音(樂)時沒有注意引起的。還有個別電視臺整體聲音都大于-6dBFS,這是《辦法》中規定的聲音電平不了解所造成的 [Page]
2.聲音電平較正常值偏低(-20dBFS上下),節目中聲音電平大部分時間都低于-20dBFS。主觀測評時,這些節目會由于聽感偏低而被扣分。
3.節目聲音的國際聲道問題
(1)根據《辦法》中的規定“除新聞類節目外,聲道2必須錄有國際聲。綜合文體類的現場直播節目,允許聲道2記錄與聲道1相同的混合聲”。有部分電視臺選送的非新聞類參評帶沒有按照規定制作國際聲道(只有聲道1或聲道1與聲道2相同)。節目中如果有記者現場出鏡或演播室內主持人解說時,聲道2可記錄與聲道1相同的混合聲。當其他媒體使用時,可以擦除2聲道聲音并再次配音,也可以在原有畫面上增加字幕來起到解說目的。
(2)立體聲節目
《辦法》中對立體聲節目的規定為“對于立體聲節目,聲道1記錄左聲道信號,聲道2記錄右聲道信號”。而對非新聞類節目的立體聲國際聲道未作要求。目前行業內沒有對立體聲的國際聲道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定。但大家在制作立體聲節目時,一般都將聲道3作為左聲道的國際聲道,聲道4作為右聲道的國際聲道。除了制作環繞聲節目和一些特殊需求外,大家都按照上述模式來制作立體聲節目的國際聲道。此次客觀測量,有2個臺選送的立體聲節目就是按照聲道3作為左聲道的國際聲道,聲道4作為右聲道的國際聲道來制作的。
三. 其他問題
1.參評磁帶節目無結尾或片尾黑場不足30秒。
2.參評磁帶節目的起始點沒有從時碼00:01:30:00處接入。
3.參評磁帶節目時長達不到評獎規定的要求。
4.參評磁帶節目時長過長(有的專題時長超過4小時)。
5.個別電視臺選送的新聞類節目盡管時長在規定范圍內,但有明顯的刪減痕跡,不是一檔完整的節目。
6.參評申報表沒有按照2009年下發的統一格式進行申報,給客觀測評帶來一定的困難。
7.部分參評磁帶存在申報項目“跑題”。應歸納到“動畫類”的,申報表上申報的卻是 “專題類”等。
8.一些節目申報表上出現了節目聲音申報錯誤,尤其是對立體聲節目的申報。分析原因,有少數情況是申報人對立體聲概念的不理解,認為只要2個聲道都有聲音就是立體聲節目,更多的原因是筆誤。但這樣會給客觀測量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參照《辦法》中的相關規定,我們在主觀測評專家評委下榻的酒店租用了3個中型會議室,搭建了3個主觀測評會場(含一套高清環繞聲監聽系統)。雖然酒店內的會議室監聽環境不能嚴格滿足環繞聲監聽要求,但經過專家評委現場試聽,認為基本滿足要求。同時,我們也認真核實了3個會場的電力等情況,做到了萬無一失。
經與各位客觀測量老師的交流和協商,我們選用了如右表所示的主觀測評設備。
主觀測評中所有專家評委測評所使用的監視器是Panasonic公司的50英寸專業等離子大屏(TH-50PH11CK)。其中,標清測試組配備了TY-FB7SDC SDI輸入卡,綜藝和高清組配備了TY-FB9HDC HD-SDI輸入卡。
經過了緊張評審工作,2009年度“金帆獎”評審在長春圓滿落下帷幕。通過此次評審活動,讓我們深深感覺到,要想在“金帆獎”評審活動中獲得好的名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認真學習和了解總局科技司每年下發的《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獎(金帆獎)獎勵辦法》,特別要注意其中變動的部分。本次客觀測量時,絕大部分扣分都是因為沒有仔細參照評獎辦法執行所造成的,這部分扣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參評節目要選取好的主題,這樣可以增加主觀測評印象分;
3.在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中要多使用RGB監測儀器。拍攝及制作設備要選取一些狀況較好的設備。從前期拍攝到后期制作,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這樣才能得到滿意的客觀技術指標。同時要注意一個易被忽略的環節,用于錄制參評帶的錄像機也要調整好相關參數指標。
本次評審活動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臨時搭建的環繞聲系統穩定性不好,缺少相應的技術保障人員。我們是在10月25日晚搭建好的環繞聲監聽系統,當晚領導審查后認為達到了理想的效果。26日上午開始測評的時候,整套系統突然又出現聲音相位偏差、聲音電平匹配等問題,廠家人員當晚趕到,連夜解決了問題,耽誤了一些時間。
隨著SONY公司的藍光盤和Panasonic公司的P2卡在國內份額的日益增加,“金帆獎”是否應該引入對藍光盤和P2卡等新存儲介質的技術質量測量?測量依據的標準是什么?鑒于我國目前尚無高清晰度節目磁帶交換規范,故高清晰度節目的評定暫以主觀評價的方式進行。明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獎(金帆獎)獎勵辦法》能否出臺相關高清晰度節目的客觀評定標準?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
希望本篇文章對以后參加“金帆獎”評獎活動的各兄弟臺,以及即將協辦“金帆獎”的兄弟臺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