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反對3D聲音出現 但3D潮流仍將繼續
2010-08-06
依馬獅廣電網
經濟學人雜志近日發布文章稱,從觀眾到電影工作者出現了一些反對3D電影的聲音,但3D仍將是好萊塢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潮流。以下為全文:
DVD銷售不景氣、盜版猖獗和外部融資崩潰,過去幾年好萊塢真沒什么值得歡呼的。因此一項能帶動收入和利潤的技術應該能受到熱烈歡迎。但事實并非如此,反對3D電影的聲音正在出現。
紐約時報收集了一些電影工作者和觀眾的投訴,他們指控3D電影的制作費和票價昂貴。而且攝像機使用難度高,影片畫面黑暗。3D電影必須使用視頻而非膠片拍攝,讓觀眾感到不真實。
這樣的言論若只出自那些以抵制新技術聞名的老式電影制作人,可能會很快被忽略。但它們現在來自Jon Favreau和J. J. Abrams這樣的新潮人物,而且在圣迭戈一年一度的Comic-con動漫展上也出現了許多對3D的抱怨。該動漫展已日益成為好萊塢營銷的重要場合。如果不能將新技術賣給書呆子,你還能有什么機會?
甚至在Comic-Con之前,精明的媒體分析師Richard Greenfield就試圖打破好萊塢的3D夢。盡管像《阿凡達》、《愛麗絲夢游仙境》等3D影片的票房相當不錯,但其他3D電影如《貓狗大戰》等都票房慘淡。他指出,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人似乎都樂意看2D版的3D電影,這個現象在3D屏幕日益增多的情況下變得明顯。如果好萊塢認為能夠通過對3D電影多收3美元或3.5美元就能實現收支平衡,最好還是再想想,大量糟糕的3D電影會讓觀眾對3D技術倒足胃口。
沒人知道未來會怎樣
不要理會這些批評(好萊塢當然不會)。整個經濟仍非常贊成3D技術,制作3D電影的制作成本(不包含人員成本)比2D電影高不了多少,大約為10%至15%,當技術人員更加熟悉3D后,該數字還會下降。電影院可每張票多收不超過3.5美元,大家仍然能夠賺錢。
3D電影體驗讓非法獲得非常不容易。《阿凡達》在去年年末上線后,2D版迅速出現在文件分享網站上。但這種競爭完全沒有傷害到電影的票房。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盜版,一部分是因為人們還有許多的其他娛樂選擇。好萊塢正通往必看的“電影大片”的商業模式上,3D電影將是區分普通大片的重要類別。
當然,也會有一些3D影片會在電影票房和DVD銷售中遭遇滑鐵盧,但也會有許多精美的2D電影。電影公司可以這樣應付爭議:失敗在好萊塢并不少見,3D潮流仍將繼續。
3D
3D
廣告